19125年4月6日 星期日
9月21日至10月25日,系列艺术回顾展“回望·反思·重读经典”第五回展“马训班与中国现代性油画的兴起”在北京久画廊举办。本次展览展示了1955年至1957年由中央美院油画系主办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员——冯法祀、靳尚谊、詹建俊、谌北新等当时创作的素描和油画60余幅,回顾了珍贵的马训班时光,并提供给今人研究、学习、感受半个世纪前作品的价值与光辉的机会。
小朋友做功课的景象、农民劳作的场面、普通工人的肖像……作品展现的内容把观众直接拉回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始投入经济建设高潮的那个时代。当时国家为推广油画教育,从苏联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请来了苏联功勋艺术家、斯大林文艺奖金获得者马克西莫夫教授,以中央美院为主干,在全国以推荐加考试的方法选拔了21个学生组成了油画训练班,由马克西莫夫教授执教培训,为期两年,后人将这个培训班简称为“马训班”。
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当油画界的年轻一代都热衷于画照片、画卡通时,再次回顾这些作品,经历过马训班的老一辈艺术家都表示,训练班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却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片油画的“白桦林”至今仍然显示出重大的意义。
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回忆说,1955年到1956年马克西莫夫重点指导油画训练班作基础练习,1956年到1957年注重创作实践,为新中国的油画创作和教学步入正轨培养师资力量。
靳尚谊曾多次提到通过马训班的学习解决了形体结构认识上的问题,著名艺术家侯一民通过马训班学习到了辩证法思想,而著名油画家詹建俊则表示,对他来说受益最大的主要在色彩方面。
同时,马克西莫夫以苏联油画教学体系为蓝本,协助中央美院油画系制定教学大纲,由此开始,中央美院油画教学及其它专业教学逐步脱离了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的粗放办学状态,步入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有评论家指出,马训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给学员带去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教学体系,这种训练方法能够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油画技术。无论时代如何前进,风格如何变迁,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无论写实还是观念,无论世界的还是民族的,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的艺术品种以其特有的体系在中国传承着——在这其中,属于马训班所带来的那一片“白桦林”的景致至今未曾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