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5年4月6日 星期日
中国油画学会于2006年举办的“精神与品格——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曾经引起国内油画界的广泛关注;承接此展,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油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与秦皇岛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即将于9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在筹备的近两年时间中,共收到油画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4000余件送评作品,经过3轮评选,选出了160件作品参展。展览希望在注重历史与现实发展的承继关系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艺术的创造成就,通过具有现代性和时代感的油画作品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在谈到此次展览的主题时表示,“精神与品格”和“拓展与融合”两个展览在学术专题上带有一定的连续性,但又有所不同:前一个展览主要展现的是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整体面貌,而本次展览则要侧重对中国油画发展中的“现代性”问题作一次回顾和梳理,从而展现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局面。
本次展览从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关注的是“人”,即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观照。评论家邵大箴说,当代艺术家要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写照”,审视这个迅速变化时代中的人性,即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单一的传统写实语言已经无法表达当代主体意识的丰富性,也无法表达现代人面对都市奇观和社会变化时的多样复杂的反应,因此在展览中,作品在表现“人”这一题材方面是多视角的,所运用的油画语言比过去更加自在和自信。第二部分关注的是自然,即自然的诗性表现。第三部分则关注的是人对世界的想象与重构。
詹建俊表示,相对于内容的多样丰富,在语言的现代感上着力,是当代油画创作多元化中的一个共同趋势,这反映出油画家们带着对“现代性”问题的思索,在艺术语言的广采博取基础上努力发挥自己的个性。邵大箴说,现代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艺术媒材的变革,旧媒材的改造和新媒材的采用,不仅会丰富绘画语言的手段和表现力,而且会促进绘画观念的更新。这次展览上,有一些作者运用新媒材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形式语言新颖,还折射出新科技时代人们求变化、求多样、求丰富的审美理念。相对传统形态的艺术,现代艺术更加重视语言自身的表现力,讲求形式的感染力,但这并不表示它轻视题材内容的选取,而是力求在形式语言自身中传达某种文化意味或表达某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