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中国文联的艺术家们,你们的到来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高兴地对记者说。在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即将升空之际,9月15日至16日,中国文联组织部分书画家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慰问奋战在一线的“神舟七号”飞船科研人员,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热烈欢迎。
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带队,著名书画家申万胜、马振声、程振国、赵宁安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地处大漠戈壁深处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世界大型载人航天发射场之一。一下飞机,艺术家们立即为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所震惊,更生发出对默默奉献在这片戈壁和荒漠上的航天科学家们由衷的敬佩。视线所及,是无边无际的戈壁和荒漠,延展到天的尽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大的发射架映入眼帘,它的雄伟身姿似乎正等待着即将穿越苍穹的“神舟七号”飞船。虽然“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工作非常紧张,但听说艺术家们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姜卫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总设计师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政工部部长李杰热情接待了大家,并和艺术家们进行了热情的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戚发轫、姜卫星、尚志、张柏楠为大家介绍了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有关情况。透过科学家朴素的话语,艺术家们近距离地了解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冯远表示,这次慰问采风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地感受航天人、学习航天精神的机会,我们非常荣幸,内心充满谢意和敬意。中国航天事业多年来一步步发展起来,非常了不起。中国航天人在我们心目中是国家英雄、国家功臣,是国家硬实力的建设者和推进者,继“神五”、“神六”成功发射之后,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必定将我国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冯远代表中国文联和此次参加慰问的艺术家,衷心祝愿“神舟七号”飞船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再给全体中国人民一个惊喜,给世界人民一个惊喜,也祝愿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我们的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突破。
在秋日的金色阳光中,艺术家们漫步在航天城,体验戈壁深处航天人的生活。马振声告诉记者,这里一片荒凉,但科研人员却热情高涨,一丝不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真是了不起。程振国和赵宁安对发射现场的一个标语非常感兴趣:祖国利益至上的政治文化、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文化、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文化、同舟共济的团队文化。程振国表示,这样的口号简单朴素,却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我们航天人的敬业精神。
茫茫戈壁,秋风把胡杨树染成醉人的金黄,夕阳赋予了顽强生长的骆驼刺更多的色彩,也给了艺术家们尽情想象的空间。他们纷纷挥毫泼墨,用手中的笔尽情地挥洒出自己内心深处对航天人的感佩和敬意,那带着暖意的激情在艺术家们的手中流淌,流出纸张,流进了航天人的心里。
虽然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航天事业,但在广大航天科研人员心里,艺术永远占有一席之地。看到艺术家们的一幅幅书画精品,广大科研人员同样充满了感动。戚发轫激动地说,非常感谢中国文联的艺术家们来到这里慰问我们。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文艺,多年来,中国文学艺术界为航天事业做了很多的宣传和推广活动。航天人的成功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张柏楠表示,中国文联组织艺术家专程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慰问我们,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文联广大艺术家对卫星发射科研人员的关心和鼓励。作为“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负责整个“神舟七号”的项目管理,从技术的实现,到质量的保障和技术的节点完成等多个方面。申万胜专门为“神舟七号”飞船实验队创作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书法作品遒劲有力、激情勃发,让尚志非常激动,他说,艺术家们的作品将使他们工作更加努力。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慰问结束后,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和祝愿:满载着亿万国人心愿的“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