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191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锝�棣栥€€椤�锝�瑕併€€闂�锝�鍦般€€鏂�锝�缁存潈琛屽姩锝�鏂囪壓璇勮锝�涔濆窞鍓垔锝�涔︺€€缂�锝�鑹烘湳鏄熸渤锝�鐗瑰埆鍏虫敞锝�鐧惧璁鸿壓锝�鑹烘捣鏄ョ锝�涓栨儏鍐欑湡锝�
锝�閲嶅ぇ鎶ラ亾锝�涓撱€€棰�锝�閽熼紦妤�锝�鑹鸿嫅璧扮瑪锝�鍚嶅璁胯皥锝�璁拌€呬笓鏍�锝�鎶ョぞ鍔ㄦ€�锝�鍒婄櫥骞垮憡锝�璁㈤槄鎶ョ焊锝�鑱旂郴鏂瑰紡锝滄姤绀剧畝浠嬶綔
黄河•长江•大海——周韶华艺术三部曲画展巡礼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08    作者:项前    来源:中国艺术报

    湖北省终身成就艺术家周韶华先生,将于近期隆重推出他的“黄河、长江、大海三部曲画展”,这个画展集中了他30年来的代表作品,是一次水平很高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画展。

    在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特定历史年代,中国画坛对如何继承与创新,有不知所措之感。主要问题是没有找到与时代相对应的话语形式,也没有找到再发展的切入点。对此,如何作出历史性的回应?周韶华受改革开放的推动,思想豁然开朗,他认为中国画的现代性如果离开本土文化这一参照系,是不会找到终极目标的。为回应时代要求,他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三大坐标作为他的新的对应策略,设计出了黄河、长江、大海这个艺术三部曲,以使自己的创作能站在时代的前沿。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启动“大河寻源”到现在,整整用了30年时间。继“黄河”之后是“长江”,以《荆楚狂歌》为标志。紧接着他完成了第三部曲“大海之子”。这个艺术三部曲表明了他的坚定信念和要实现的目标。横跨两个世纪的艺术三部曲,倾尽了他的全部心血。他的突破点主要是把中国山水画从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这个画展证明,他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

    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变革以融合与革新为主流倾向,其主要表现是不循“四王”余绪而转向画家主体感受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特点是回归自然与人生。这成为他对百年中国画坛如何发出时代最强音的有力回答。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他自觉担当起探索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使命,寻找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对应物,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契合点,进而把创新艺术语言作为切入点,这是有关中国画命运与前途的哲思。在新的时代精神氛围中,他在实现传统内在生命与现代风格的和谐统一,在进一步启发自己对中国山水画从古典形态转化为现代形态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不断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他意识到,传统的生机与前途就孕育在现实生活与现实审美需求中,现代艺术的生命也蕴藏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传统之中。艺术三部曲的每一个乐章都要解决这个基本矛盾,这是他的艺术三部曲的基本命题。

    实践证明,从传统中创新是可能的,从现实出发创新也是可能的。中国画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但必须落脚在中华文化的原点。寻源就是追根寻本,把触角延伸到传统文化的根上。当代艺术的发展生机既蕴藏于传统,也蕴藏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蕴藏于创作主体的心中。

    这次画展的举办是周韶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一个历史性进程。他既继承了传统又拓展了传统,同时证明了,检验画家的重要指标是他的艺术实践及其作品,而不是空喊口号。在雪山草地之间,他感受到的是原生态的具有历史感与苍茫雄浑感的民族魂魄。在汉唐故都,在大江南北,在巴蜀、荆楚和吴越故地,他寻找到了上古艺术的新生命。他的“寻源”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探源之旅。呼唤民族灵魂不再是口头语,而是渗透到艺术形态之中了。画家要永远抱住艺术本体,他的经验表明,不管怎样标新立异,创新不能以牺牲本土文化精神为代价。

    这个艺术三部曲共挑选了160幅作品,既有鸿篇巨制,也有很多抒情小品,是他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厚礼,也是他奉献给广大观众的一场美术盛宴。

    画展将于10月15日在湖北省艺术馆开幕。之后将到济南、北京等地巡回展出。

    周韶华 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石岛。1941年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1948年随华东野战军渡黄河南下。在解放战争中曾荣立一等功,并开始在大型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分配到湖北省文联任秘书兼美术组长。此后相继担任湖北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现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湖北省美协名誉主席、湖北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和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中共十三大、十五大代表。200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其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因举办大河寻源画展、六十年艺术探索展、梦溯仰韶画展、汉唐雄风巡回展和发表《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等文章为业内所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先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60多次,出版画集十多种,出版《面向新世纪》等文集5部,先后访问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德国、瑞士、奥地利、美国、波兰、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讲学。曾获屈原文艺创作奖、文艺明星奖等多种奖项,是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鐗堟潈鎵€鏈� 涓浗鑹烘湳鎶ョぞ
涓浗鑹烘湳鎶ョぞ鍦板潃锛氬寳浜競瑗垮煄鍖哄墠娴峰崡娌�11鍙枫€€閭紪锛�100009銆€鐢佃瘽锛�010-64025528
淇$锛�cflac@126.com銆€銆€浜琁CP澶�0506736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