濞戞搩鍘煎ù妤呭棘閸パ屽妳闁煎湱鍎ゅ﹢鎶芥偩瀹€鍐х矒闁告艾鐗呯槐锟�

19125年4月5日 星期六

9:43:25
以奥运的名义,全球书家共展书法之美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07    作者:张亚萌 高庆春    来源:中国艺术报

    奥运会开幕前,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北京市文联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举办。自199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7届的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由被称为“书法联合国”的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简称“国际书联”)负责执行,而国际书联秘书处在2007年11月由新加坡成功移交中国书协,在这其中“奥运之机”功不可没。大展举办后不久,旨在表达书家真情,推动人文奥运的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捐赠仪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在奥运的名义下,书法家们向世界展示了被称为“艺中之艺”的书法艺术的独特风采。

东方符号与体育精神的精彩对接

——书家精品捐赠奥运场馆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凸显东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以表现中国书法、篆刻文化为全世界广泛知晓。如何让象征东方符号的书法与象征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进行对接?在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的热潮还没有消退之时,7月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捐赠仪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东南广场隆重举行。

    在仪式中,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代表中国书协向中国奥运博物馆捐赠了百米书法长卷。中国书协顾问刘艺、佟韦,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副主席邵秉仁,包商银行董事长闫旺林代表中国书协分别将1000件书法名家精品捐赠给“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中国奥运博物馆、奥运村等奥运场馆和机构。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代表奥组委向中国书协回赠了奥运礼品。

    为更好依托奥运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书法的文化魅力,推动人文奥运,表达全国书法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支持,中国书协在全国开展了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决定向北京奥运各场馆捐赠1000件书法名家作品,用于在奥运场馆悬挂,或作为礼品赠送奥运教练员、运动员及有关贵宾。

    这一活动自今年4月开展以来,得到了中宣部、北京奥组委、中国文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书法家的热烈响应。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沈鹏、李铎、张海等均提供了巨幅精品力作,已作为首批进馆作品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悬挂于“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奥运重点场馆,其余作品也将分批被各奥运场馆悬挂和收藏。

    捐赠仪式最后,现场所有来宾和书法家代表举起百米书法长卷共同合影,定格下作为背景的“鸟巢”,定格下奥运会前的北京蓝天,定格下2008年全国书法界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镜头,也定格了在奥运名义下东方符号与体育精神精彩对接的那一瞬。

书法中的奥运情怀

    作为“相约北京——2008”系列活动之一,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宗旨,无论在开幕式文体表演、书法长卷展示以及展览主体——书法作品中,都能体现出书法、奥运的主题词语。

    展览可称为当今书坛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泛的书法盛会:来自中国(包括港澳台)、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法国、美国、加拿大、巴西、泰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埃及、摩洛哥18个国家的583件书法作品,包括汉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维吾尔文、蒙古文、藏文等。语种之多样,书体之纷呈,技艺之精湛,风格之各异,足以展现当代国际书法艺术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态势,因而也成为各国书法艺术家展现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促进国际书法艺术交流和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

    打开当今书法艺术创作的大门,呈现的是多门类、多语种、多风格交相辉映、共同发展的书坛风景:中国书法的真草篆隶行,韩国书艺的隶书韩文相互映衬,日本书道的前卫书、大字书、假名书……在此基础上,本次展览还打破了国际书展法、艺、道“一统天下”的局面,藏文的朱匝体、维吾尔文的结力塔力克体、阿拉伯文化中如同迷宫一般的文字与图画,乃至西方世界更为流行的“象形”现代书法,在展览中都有体现。在这其中,国人借鉴、引用其它艺术形式所作出的探索、侨居海外的华人和异质文明中的艺术家对中国文字艺术以及对其背后悠远绵长的中华文化韵味的竭力品味与捕捉,都在尺幅天地中一一展现出来。

简约大美构筑“书法长城”

    近600件作品、18个国家的数十个书法组织相聚北京,展览又如何在打开书法之门后不致“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观展过程中“迷失”了对艺术水平和作品内涵的判断力?为方便观众欣赏,主办方在所有作品的展签上用汉字进行了释义。徜徉于作品之中,我们能够发现,作品反映的大多都是和平、幸福、进取、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不仅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期盼,也是人文奥运的核心精神所在。无论是欧阳中石的“大同”、拉巴次仁的“只有世界处于和平宁静,人们才能安居乐业”,还是黄金炳的“花枝春满,天心月圆”,都代表了当今国际书法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最高水准,彰显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使人文奥运与书法艺术达到了一次完美的结合。

    在开幕式现场,20余名中外书家代表现场书写了与奥运相关内容的书法作品并赠送给北京奥组委。长卷上,“天下和平”、“心仪祖国系奥运”、“笔歌墨舞盛迎奥运”等语句,通过汉字、日文、韩文、阿拉伯文等语言,向世界传达了对北京奥运会的祝福和企盼。100名太极剑手组成的纵横各10人的方阵,手持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创作的10幅书法长卷依次举起,展示“全球书家同书奥运”书法百米长卷,构成壮美的“书法长城”。“全球书家同书奥运”这一主题在现场活动中能够显现,在作品展览中也能凸显:人文奥运精神,恰好就体现在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借由不同语种、不同形式的书法传达同一理念,中国书法因而绽放出鲜明的光彩。或许本届交流大展的标志更形象直观地传达了这种意味:红黑两道毛笔划下的笔触映衬着地球,构成眼睛的形象,颇具力量感的红色、具有现代泼墨意味的黑色以及洁白的底色三者中和后即是灰色——书法的“三原色”所组成的“简约大美”,寓意全世界都在关注书法,特别是奥运之年的中国书法。推开丰富绚丽的书法之门,我们看到的是期盼奥运、共享和平的人文情怀。

国际书法家联合总会的温馨氛围

    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的成功举办,让许多书界名宿都评价说,自中国书协成立以来近30年,如此盛况还是第一次遇到。1988年12月11日,国际书联在新加坡成立,共同发起者——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中国书协、日本(财团法人)每日书道会、马来西亚书艺协会、韩国东方研书会、中国香港书道协会的代表一致推举新加坡书协会长陈声桂为执行董事长,负责国际书联秘书处的日常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际书联已经发展到16个团体会员、9名个人会员,先后组织了8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已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巨流,让书法艺术在今日的艺坛占据重要地位,并将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在此基础上,这个松散型的国际性民间书法组织在20年中于新加坡、北京、东京、吉隆坡、台北、首尔成功举办了7次国际书法交流大展。2006年3月,中国书协代表团出席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七届国际书法交流展期间,新加坡书协着眼于书法艺术的长远发展,看到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有利时机,提出将国际书联秘书处移交中国的意向,此意向于2007年11月11日正式达成。

    “国际书联秘书处移交中国,意味着中国书协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完善常设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会员和书法家之间的交流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空间,把常设机构建设成为世界各国书法组织和书法家的温馨和谐之家。我们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面向世界和未来,把古老的书法艺术进一步弘扬光大,为国际书法事业的全面繁荣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张海如此表示。

    国际书联就像书法的联合国总部,而国际书联工作会议就好比“书法联合国大会”。在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开幕之后召开的本次会议上,国际书联各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和国际书法同道共同探讨了组织更名、建立章程、确定会旗会徽等事宜。大家在讨论后将国际书联由“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更名为“国际书法家联合总会”,确定了会旗会徽的设计方案,同意建立章程以明确会员的权利与义务,将其从松散型变为紧密型的国际文化团体。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确定2010年第九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的举办地。经过商讨,大会决定第九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将在日本奈良举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共融,随着全球书家瞩目奥运、共襄盛举,书法艺术正以其深远的历史底蕴和旺盛的生命力向世界各个角落延伸,成为人们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途径;“书法联合国”发挥的积极作用,营造的温馨氛围,就在此刻显现。

濞戞搩鍘煎ù妤呭棘閸パ屽妳闁煎湱鍎ゅ﹢鎶芥偩瀹€鍐х矒闁告艾鐗呯槐锟�

 
濞戞搩鍘煎ù妤呭棘閸パ屽妳闁煎湱鍎ゅ﹢鎶芥偩瀹€鍐х矒闁告艾鐗呯槐锟�
闁绘鐗婂ḿ鍫ュ箥閳ь剟寮甸敓锟� 濞戞搩鍘煎ù妤呮嚌閻戞ɑ閽╅柟韬插劤閵囷拷
濞戞搩鍘煎ù妤呮嚌閻戞ɑ閽╅柟韬插劤閵囩偤宕烽弶鎸庣祷闁挎稒鑹剧€佃櫕绂嶉鈧粩鍓佹啿閸喚鍘旈柛鏍ф惈婢х姴霉瀹勬澘纭€婵炲矉鎷�11闁告瑦鐏氶埀顑藉亾闂侇収鍠氱槐顏堟晬閿燂拷100009闁靛棌鍋撻柣顫祷閻︿粙鏁嶉敓锟�010-64025528
濞e浄绱曢鍫ユ晬閿燂拷cflac@126.com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濞存粎鎮侰P濠㈣鎷�05067365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