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12地震发生后,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收到一位名叫李惠新的中国音协会员来信,信发自地震灾区四川省绵竹市。面对一片废墟,满目疮痍,作为一名词作者,李惠新拿起手中的笔,在救灾帐篷的烛光下写下几首歌词寄至中国音协,请求帮助推荐作曲家合作。徐沛东读着李惠新寄来的歌词,感慨万千,连夜为《感恩》一词谱曲,并写信鼓励文艺工作者用音乐作品来安抚受伤的心灵,振奋重建家园的信心。由于震后通信有困难,徐沛东的信没有发出,《中国艺术报》6月3日将徐沛东、李惠新的信和词曲作品刊发出来,一时成为音乐界一段感人佳话。在中国音协赴地震灾区的慰问演出中,歌唱演员在灾区唱响了歌曲《感恩》;在中国音协机关里,爱唱歌的人们也时常哼唱这首《感恩》。每当抒情的旋律响起时,了解这段故事的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感动,为灾区的音乐工作者感动,为灾难发生后的真情大爱感动。日前,徐沛东第二次收到李惠新的来信,这段感人的故事再传佳音。本刊将来信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尊敬的沛东老师:
您好!
我是上次给您寄歌词的音协会员李惠新。今天中午接到中国音协一位王姓女士打来的电话,说您已收到我寄的歌词,并有谱曲,她还转达了您对我们灾区的关切和问候,令我十分感动。谢谢您!非常感谢!
我们绵竹虽然是重灾区,死难一万多人,受灾群众达五十万,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所有人有吃、穿、住、医,没有瘟疫发生,这真是奇迹!震后不久,我们当地的音乐工作者就在余震中、帐篷里、蜡烛下投入创作,为子弟兵和受灾群众慰问演出。没有条件录制伴奏带,就用从废墟里刨出的手风琴伴奏,大家流着泪排练,流着泪演出。我们只是想证明,大难面前,我们音乐人没有倒下,我们是废墟上倔强的歌者,努力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灾后重建的任务还很重,许多人还没能走出恐惧的阴影,还需要帮助他们拾起重建家园的信心。这时候的歌声具有特殊的安抚和激励作用。因此我建议,中国音协呼吁音乐人奉献爱心,精选一批抗震救灾的优秀歌曲,录制成碟(含伴奏版),方便我们灾区慰问演出。
随信寄来我刚谱写的两首歌曲,望赐教。
再次感谢您和中国音协同仁们的关心和支持,顺祝大家工作顺利!
祝安!
四川省绵竹市文化馆 李惠新
2008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