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也需要“救灾”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18    作者:焦皎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主席白淑湘,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冯双白带队,组织青年舞蹈家黄豆豆、王小燕、山翀、王亚彬、马丽等人参加的一支艺术心理援助小队于6月19日-21日前往四川灾区对那里受灾群众、帐篷小学学生、驻地部队开展心理救援活动。针对灾后群众的心理创伤,这支队伍希望能通过舞蹈的形式不着痕迹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对那些直接或间接受到心灵创伤的人群开展艺术心理救援,以期能减轻他们心灵上的负担。

    为了更有效地对不同的人群展开心理救援,6月17日中国舞协特别从北京武警总医院邀请了具有国际心理救援资格的两名专家来协会举行讲座,所有赴灾区的艺术家、协会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辅导。专家解释说:“对于受灾民众来说,心理救助和营救生命同等重要。通常在地震后3周左右,人们从震惊、呆滞和身体伤痛中平复过来,心理危机开始出现。”大家认真听取了讲座,还纷纷就自己准备的节目与专家交流,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由于了解到受灾群众中有些是羌族,而羌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因此冯双白建议就从羌族舞蹈入手,通过这种轻松的交流方式,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救助和被救助的关系。6月19日艺术心理救援队一行10人到达四川成都。四川省舞蹈家协会请来了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杨莉为大家教授羌族民间舞蹈“莎朗”。由于这种舞蹈是大家手拉手围成圈跳,步伐简单易学,所以非常适合在广场上跳。冯双白还组织演员对所带的节目逐个研究并讨论互动方式,对要去的不同地区面对的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方案,力求将舞蹈心理援助的作用更好地发挥。

    6月20日心理救援队首先前往四川什邡市文化馆舞蹈学校,到达后看到的是100多名舞蹈小学员整齐地站在文化馆的门口迎接。看到这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舞蹈家,孩子们急切、兴奋地围拢上来。当冯双白问孩子们想不想跟舞蹈家们学习舞蹈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几位舞蹈家站在文化馆的台阶上,孩子们则站在人行便道上,跟着录音机里的音乐,一板一眼地学起了《升国旗仪式舞》。周边的群众看到这样的情景都围拢过来观看,很多旁边民居里的小孩子看到也都参加进来,几遍下来孩子们就跳得有模有样了。舞蹈家们走到孩子们中间为他们纠正动作,给灾区的孩子们上了生动而珍贵的一堂舞蹈课。

    离开了什邡市又前往山区里的蓥华镇,道路由于地震早已面目全非,柏油路面由于断裂已经被工程抢险队全部铲掉。车行起来十分困难,一路辗转约4个小时,一路上道路两旁全都是倒塌的民房和搭建的简易避震篷,时近中午抵达了一处安置点。这里有一所爱心帐篷小学、驻地某部官兵、南京军区卫生防疫部队、江苏疫控中心和什邡应急救援队。

    由于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帐篷小学的地面十分泥泞,部队官兵听说艺术家们要来,头一天晚上连夜用塑料布盖在泥地上铺出一小块空地,并用几块木板和砖头搭建起十分简易的小舞台。看到有人来,本来正在吃中饭的孩子们开始从帐篷里向外张望。这所小学有前后几个镇子里的学校幸存下来的300多名孩子,他们的同学中有一半多都被埋在废墟中永远地离开了。

    演出在冯双白诙谐的主持中开始,他为大家介绍了此行每一位舞蹈家。首先是舞蹈家黄豆豆表演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尽管舞台十分简陋,木板搭建的舞台很不平整,黄豆豆还是在上面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令台下的观众一次次惊呼和鼓掌的高难技巧动作。舞蹈最后,黄豆豆举着国旗跳到了孩子中间,孩子们兴奋地跳起来争着去摸头上挥舞的国旗,齐声合唱着“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气氛立刻变得欢快起来。山翀表演的《江南吟》,柔美曼妙的舞姿博得了在场战士和群众的阵阵掌声。白淑湘也激动地为大家表演了《我为亲人熬鸡汤》。

    王亚彬在表演完《扇舞丹青》后,邀请台下的小朋友们做起了“鬼脸传递”,将各种怪相一个个地模仿并传递给下一个人,开始孩子们都多少有些腼腆,一个鬼脸传递下来往往早已面目全非,台下的大人孩子看着台上这些各不相同的怪相早已笑得前仰后合,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参加下一组。快乐是孩子的天性,简单的小游戏也让他们在此刻抛开了灾难的阴影,脸上满是纯真热烈的笑容。马丽表演的《竹林深处》,用残缺的肢体表演出精湛的舞蹈,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王小燕表演的《找情郎》是欢快的东北秧歌,在来四川之前曾向来讲课的心理专家提出担心这种热闹的东北秧歌是否适宜在灾区群众中表演,专家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说灾区的群众也需要欢乐,需要爱,就是要让他们从地震的悲伤中走出来保持快乐的心态。事实也证明这个节目十分受欢迎,表演到高潮,王小燕将提前准备好的几十条手绢纷纷抛向观众中,孩子们全都离开自己的座位跳起来去接飞舞的手绢,笑闹声响成一片……

    战士们也上来表演他们自己的节目,有的唱歌,有的朗诵……演出与互动穿插在一起,现场气氛和谐融洽,这里没有演员与观众,没有台上台下的距离,只有人与人之间彼此贴近的心灵和爱的对话。

    活动接近尾声,扩音器里放出在场的羌族人熟悉的“莎朗”旋律,在场的每一位演员都走到人群中,拉起了孩子、战士、医生、教师和志愿者们围成圆圈教他们跳起“莎朗”。教的认真教,学的认真学。别看那些小战士们抗震救灾时个个不含糊,可跳起舞来却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每个人都被这快乐感染了,场地很小,加入进来的人却越来越多,圆圈围了一层又一层。远处围观的群众也都跟着音乐拍起手来,崇山峻岭中回响着音乐和笑声。

    跳完了圈舞,孩子们迟迟不愿离开,聚在周围意犹未尽地要求接着玩。“我们来学跳《升国旗仪式舞》吧!”一声招呼孩子们都跟着练起来,听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响庄严的国歌,看着孩子那纯真稚气的舞姿,大家再一次被孩子感动了:“多么可爱的孩子们!看到朝气蓬勃的他们,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地震的破坏是有限的,灾区重建的明天会更好。”

    驻地某部的一位营长在活动结束后激动地拉着白淑湘的手说:“真是没想到,演出我们看过好几次了,你们这样的还真是没见过,来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今天真是太高兴了!”孩子们和舞蹈家们也早已不再陌生,围着每个人要签名,孩子们的作业本、纸条、甚至衣服上都留下了许多鼓励和关切的话语:“小男子汉就该勇敢,相信经历了磨难的你一定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一个小女孩在山翀给她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后说:“姐姐,这是我的贺卡,送给你吧。你写信的时候给我寄张天安门的照片行么?”山翀拥抱了这个红着脸的孩子说:“一定给你寄。”其他孩子看到了,也纷纷要求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抱一抱。其实这就是最好的心理治疗,它让孩子们感觉到了爱。

    短短的一下午,孩子们已经和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有了感情。演出结束了,孩子们簇拥着演员们离开,一直送到很远。孩子们问:“你们明天还要去哪?得知要去都江堰的时候还关心地提醒说:“都江堰还是有点危险的。姐姐,你们要小心。”孩子们是纯真的,坚强的,懂得感恩,面对我们的相机镜头,露出了最纯真、灿烂的笑容。

    6月21日艺术心理救援队来到了都江堰一个灾区群众安置点,这里住着都江堰受灾情况严重的5000多居民。在活动板房的空地上,音响车放起了“莎朗”的音乐。大人、孩子们从活动板房中纷纷走出来陆续聚集在空地旁。有的群众激动地说:“这是我们的音乐,我就是羌族的。听着可真亲切!”舞蹈家们又拉起了站在一旁的孩子们做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很快孩子们就玩得高兴起来。由于有了前一天的经验,在从头到尾的演出活动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欢乐不断。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采访了冯双白几次赴灾区慰问的感受,“综艺快报”也播出了这次艺术心理援助纪实。此行的活动结束了,但心理救援还没有结束,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