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19125年4月6日 星期日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 页要 闻地 方维权行动文艺评论九州副刊书 缘艺术星河特别关注百家论艺艺海春秋世情写真
重大报道专 题钟鼓楼艺苑走笔名家访谈记者专栏报社动态刊登广告订阅报纸联系方式|报社简介|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大型演唱会举行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15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8月1日建军节恰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纪念日,为重温建军81年来的光辉历程,热情歌颂人民子弟兵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丰功伟绩,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联合主办的“8·1庆81——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1周年大型演唱会”7月11日、12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也为今年的建军节庆典活动增添了新的亮点。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杨志今,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等出席并观看了演唱会。

    这次演唱会邀请了张也、王霞、刘斌、佟铁鑫、李丹阳、蔡国庆、王宏伟、谭晶、刘和刚、吕薇、祖海、雷佳、陈思思、哈辉、白雪、李晖、师鹏、王丽达、姚贝娜、张海庆、陈笠笠、吴娜、钟丽燕、王庆爽、常思思、吕宏伟、东方、王志昕、蒋倩如、泽旺多吉等部队、地方著名歌唱家和知名青年歌手,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唱团、中国武警文工团男声合唱团,采用合唱、领唱、独唱等形式,演唱建军81年来诞生的一批优秀军旅歌曲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新创作的一批感人肺腑的歌曲。

    除强大的演出阵容和丰富的演唱曲目外,这次演唱会还另有两大看点值得关注,即组歌《光辉的八一》(选段)和男声合唱版《长征组歌》(选段)的首度隆重推出。

    新近创作的组歌《光辉的八一》由方正创作歌词,凝练地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历程,深情表达了我军在新时期的重大使命。《光辉的八一》由“南昌枪声”等10段组成,这次演唱会选取其中“南昌枪声”、“延安灯火”、“命运决战”、“东方巨响”、“新的使命”5段,分别由臧云飞、孟庆云、刘青、肖白、印青5位著名军旅作曲家谱成混声合唱,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唱团合唱,总政歌舞团交响乐团演奏,李玉宁担纲指挥。不少专家看过此次首演的组歌《光辉的八一》(选段)后说,该作品很有新时代军旅歌曲的特点,恢宏大气,十分豪迈。此次大型演唱会总策划、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郁钧剑谈到,军歌的发展跟时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世纪50年代,军歌主要体现的是人民军队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60年代则是体现一种军人的责任感,70年代更多地表现了军民鱼水情,80年代把军人与家乡和祖国紧密结合起来,90年代就是着重于军人情怀的抒发了。2000年后能广泛流传的军歌相对少了一些,这也与和平年代的大环境有关。这次演唱会上选用《光辉的八一》中5段歌词,就是希望为繁荣新时期的军歌创作尽一份心力。

    《长征组歌》是久唱不衰的红色经典,凝结着几代观众的情结。随着时代的前行,经典更需要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地传输给观众。这次演唱会首次尝试将《长征组歌》的“告别”、“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大会师”5个唱段改编为男声合唱,由中国武警文工团男声合唱团和中国武警文工团交响乐团联袂推出。中国武警文工团团长郑健介绍说,男声合唱版《长征组歌》保留原有的旋律不变,但在编配上更注重男声合唱的特点,使其更加厚重和恢宏。根据《长征组歌》词作者肖华将军亲属的建议,男声合唱版《长征组歌》的歌词使用肖华将军1964年的首创原稿,因此,男声合唱版《长征组歌》除部分歌词与经典版本的《长征组歌》有所不同外,“遵义会议放光辉”和“四渡赤水出奇兵”两个唱段的名称还使用了“进遵义”和“入云南”。在领唱方面特别加入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更加具有时代感,从观众的反应来看他们是非常喜欢的。另外“过雪山草地”部分原来是男声领唱,此次邀请王霞作为女声领唱,效果也非常好。郑健还谈到,新时期的军旅文艺远不是“铁板一块”,也提倡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就像总有一些歌曲会让人热血沸腾,也总有一种声音会让人热血沸腾,这支来自于部队的男声合唱团将铿锵有力而不失细腻的声音和演唱方法带给更多的听众,也将部队的军威和国家的声威展现了出来。

    看完演出,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十分激动,不顾年事已高走到舞台前与郑健亲切握手表示祝贺。王新兰谈到,改编《长征组歌》是一个新的创举,经典作品也应该是随时代前行而发展,且越来越丰富,这样的举动必将赋予《长征组歌》新的生命力。记者在现场还采访了《长征组歌》的作曲之一、著名作曲家李遇秋,他说,男声合唱给予他很大震撼,通常印象中女高音是主旋律的承担者,男声多是第二位的,但武警文工团男声合唱团将军队气魄和歌曲本身的气势磅礴结合起来,经过混声合唱体现得非常充分,这个创意可谓大胆,但又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多方面考证在艺术上进行了较为成熟的处理,他很满意。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中国艺术报社
中国艺术报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cflac@126.com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