濞戞搩鍘煎ù妤呭棘閸パ屽妳闁煎湱鍎ゅ﹢鎶芥偩瀹€鍐х矒闁告艾鐗呯槐锟�

19125年4月6日 星期日

14:52:41
从威尼斯到北京的感悟——访国际策展人温琴佐•桑福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11    作者:涂辛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2003年首届北京双年展开始,温琴佐·桑福已经连续3届担任国际策展人。在展览期间,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探讨双年展在当代艺术领域作出的探索。

    记者:您曾是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又是3届北京双年展的策展人,在策展方面北京和威尼斯有何不同?

    温琴佐·桑福:我作为北京双年展3届的策展人,同时与威尼斯双年展合作过。以我的工作经验来说,威尼斯双年展主要展示的是当代艺术,展览本身是当代艺术家的汇集,在选择作品上也是寻找一种挑战性,更注重的是创新。北京双年展是在传统内部寻找一种新的可能性。其特点是遵守规则,在规则的前提下做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不太支持当代艺术中具有破坏性的、争议性的试验,还是希望在和谐的环境下寻求一些创新。

    记者:北京双年展一直以来致力于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的发展成果,您对于中国艺术创作、展示方面显现出的民族性怎么看?

    温琴佐·桑福:人都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艺术家的创作肯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其内心世界的表达都与外部生存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有关系,这一点体现在中国艺术家身上尤为突出。中国艺术家不光具有民族特点,还在创作中使用特殊的表现形式,多带有东方色彩。

    记者:北京双年展与西方双年展在国际性上做得如何?您对中国的架上绘画的发展有何评价?

    温琴佐·桑福:可能在目前的阶段,中国的双年展刚刚发展起来,影响力不如有百年历史的西方双年展,但是北京双年展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很多外国的艺术家是很想参加的。受展览环境、场地限制,还有一些很著名的艺术家遗憾地没能来参加。

    世界上的艺术整体特征是回归架上绘画,包括很多新媒体艺术家也开始在做架上作品。当然,这与艺术市场有一定的关系,收藏家更愿意收藏绘画作品,因为拿回家里可以挂到墙上,展示方式的要求不高;同时,收藏家也希望他们拥有的艺术品是唯一的,别的艺术形式的作品不见得是唯一的,绘画作品的唯一性更强些。中国的架上绘画有优势,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绘画精髓还有较多的保留,中国艺术家的传统技巧的训练也是很严格的。所以艺术市场上对于中国绘画作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一些讨巧的、取悦市场的作品始终缺少深刻的思考,优秀的作品需要真正地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思想。

濞戞搩鍘煎ù妤呭棘閸パ屽妳闁煎湱鍎ゅ﹢鎶芥偩瀹€鍐х矒闁告艾鐗呯槐锟�

 
濞戞搩鍘煎ù妤呭棘閸パ屽妳闁煎湱鍎ゅ﹢鎶芥偩瀹€鍐х矒闁告艾鐗呯槐锟�
闁绘鐗婂ḿ鍫ュ箥閳ь剟寮甸敓锟� 濞戞搩鍘煎ù妤呮嚌閻戞ɑ閽╅柟韬插劤閵囷拷
濞戞搩鍘煎ù妤呮嚌閻戞ɑ閽╅柟韬插劤閵囩偤宕烽弶鎸庣祷闁挎稒鑹剧€佃櫕绂嶉鈧粩鍓佹啿閸喚鍘旈柛鏍ф惈婢х姴霉瀹勬澘纭€婵炲矉鎷�11闁告瑦鐏氶埀顑藉亾闂侇収鍠氱槐顏堟晬閿燂拷100009闁靛棌鍋撻柣顫祷閻︿粙鏁嶉敓锟�010-64025528
濞e浄绱曢鍫ユ晬閿燂拷cflac@126.com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濞存粎鎮侰P濠㈣鎷�05067365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