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我少时就喜欢画画,但只是兴趣所至随意涂抹,到上初中参加了课余美术组学习,才得到正规素描、色彩训练。我们的美术老师兰尚廉是内蒙古师大的高材生,水彩画画得非常好,一幅幅精美的水彩写生令我们着迷。兰老师常常带我们到郊外写生,我开始逐步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从此与水彩画结下不解之缘。考入内蒙古师大美术系后又得到妥木斯、徐坚、高帝等老师的教诲,对水彩画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几乎所有的节假日我都约三五好友、同学四处写生,风雨无阻。当时没有自行车,全凭两只脚走遍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城郭四郊,一度还在班里掀起水彩热潮。
读中央美院研究生后,我专攻中国人物画。回顾中国画发展史,曾几度融汇外来艺术。中国画的拓展前进不仅要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也要不断汲取各种艺术优长。我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深深体悟到厚积薄发的道理,对油画、水彩画的学习也使我的中国人物画语汇更加自由丰富,尤觉水彩画色彩的运用、色调的把握、光影的处理、水分的渗化、笔触的率性奔放实在有中国画可借鉴之处。我对水彩画情有独钟亦有此原因。
时光荏苒,画水彩已历数十年,水彩写生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现在,每逢出差、出国必携一套水彩工具,抽空画两幅,日积月累,居然有数百幅之多,在不知不觉中编织起了一段对旅途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