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斋艺话(二十九)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01     作者:林岫     来源:中国艺术报

    被中国古籍列为人类主要自然灾害的有洪水(又称水潦)、冰雪(恒寒)、地震、沛雨(恒阴)、蝗蝻、雷电、旱涸(恒旸)、风火(风祸火灾)、山崩(山颓)、冬燠(冬热)等十类,在史籍编目上统归五行之属。

    史志五行,始自汉书,后代史官因循而下,大同小异。因为自然灾害关系国计民生,小灾一州一地遭殃,大灾九州四野惶恐,弄不好,灾民聚啸如潮,砸户抢米、举旗造反、烧衙戮官,会扩大事态,演成大乱,故历代朝廷于此一般不敢掉以轻心。尽管混水摸鱼、乘乱发财的奸佞墨吏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但灾报的规章和程序,以及赈灾的措施和范围,例如伤亡统计的方法和发放粥汤的投米量等历代都明文立法,不但要求“依之行事,随之核查”,而且灾后考察官吏业绩,清廉者论功行赏,贪邪者核罪重罚,大面子上皆必须说得过去。

    十类自然灾害中,通常以前五类为最。譬如地震,古代虽然也有民间监测,但防灾意识差,加之科学技术手段和监测仪器落后,监测点之间信息传递迟缓,往往贻误大事。面对鸟鱼惶恐、蛇蟹登堂、山河异声、树伏地裂等反常的奇相怪状,即使饱读典籍的文化人,也不一定警觉,往往以政风人事附会之,或曰瑞象即现,或曰异端在朝,臆断虚妄。只有少数的聪明人,能趁机借题发挥,利用皇上畏惧自然灾害的威慑力,进谏忠言,以期意外之效。

    说“异端在朝”的,多半是别有用心,趁机投井下石,想排除对手。例如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南京夜逢雷电,谨身殿着大火,漫及奉天殿和华盖殿,火势难抑,奉天诸门皆毁烧殆尽。御史吕昌与守备李贤有隙,遂劾奏逮治李贤等,幸好明英宗那天没犯糊涂,居然不信吕昌的异象谗言,饶恕了李贤。是年八月虽有英宗被瓦剌军俘获,官军死伤十万的巨厄之变,但新即位的郕王(朱祁钰,即景帝代宗)依旧不信“异端”,诏“凡有灾异,有司及时奏闻,言祥瑞谄谀者罪之”,一时杜绝谗口,也免去灾事添乱。

    以政风人事附会的,大都将灾害发生前的一些异常现象故意炫耀成吉相瑞象,恭维圣上贤德动天;此皆谄媚奸小所为,捧晕了圣上,乘便加官晋爵,只想肥私利己,然而耽误了防范,一旦灾害降临,遭罪受苦的就多是黎民百姓了。

    上述南京火灾后两年,即景泰二年(1451),国事稍安,百官奉迎。南京太常寺罗辅呈报在坛井汲水,发现水黄冒气,“闻酒气芳洌”,以为“醴泉”,当是大瑞(编造由头,只为献媚)。会兵部尚书王骥往坛井取得酒来(应是精心设计),荐奉先殿。礼部遂报奉代宗(步步为营),没想到,代宗“不为伪瑞所惑”,拒绝瑞酒,本是苍生之幸,然而是年,在江南兴修水利二十年的工部尚书周忱(1381-1453,字恂如,善行书,进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任过南畿巡抚)忽然遭受弹劾,被代宗罢官。第二年(1452)即黄河决堤,徐州和济宁平地水高一丈,南畿河南陕西俱成洪水汪洋。

    虽然清官、贪吏都主宰不了大灾降临,但警觉后及时防范治理,普救苍生,至少可以减除灾害伤亡。郕王能将“言祥瑞谄谀者”一并论罪,而且拒绝瑞酒,“不为伪瑞所惑”,清警非常,谁知龙椅上没坐两年就开始犯晕。可见天下陷阱多多,不为伪瑞所惑,或为奸邪谗构,果真成了“天害难预,人害难逃”,那就不是一般的社会问题了。

    面对灾害,敢于进谏皇上的清官中有一位必须提及的大书法家,是唐代虞世南(558-638,字伯施)。

    据《旧唐书》载,贞观八年(634年)七月七日,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奇怪,问秘书监虞世南曰:“是何灾异?”虞世南虽然解释不了大地震前的异常征兆,但灵机一动,立即以四件类同的史事借机进谏太宗尊礼修德。

    其一,“春秋时梁山崩,晋侯召伯宗而问”,伯宗劝其尊礼,晋侯从之,最后安然无害。其二,汉文帝(刘恒)九年(175年)时,齐、楚地域二十九座山同日发生山崩。于是文帝出令,免去郡国岁献,施惠于天下,远近欢洽,亦不为灾。其三,后汉灵帝(刘宏)时,青蛇现于御座,社稷亦无大害。其四,晋惠帝(司马衷)时,大蛇长三百步,公然经市入庙,亦坐定二十年皇位。最后说,“今蛇见(即现)山泽,盖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亦不足怪也。唯修德可以消变”,希望皇上能修德消灾,安定天下。四证凿凿,勿庸置疑,唐太宗闻之有理,便赞同了虞世南的“蛇象说”。

    大书法家虞世南面临自然灾害沉著机警,抓住机会进谏太宗,不管能起多大的作用,这事干得漂亮,让太宗尊礼修德,对天下百姓来说,总是有利无害。另外,能即席联想四件类同的史事,若无满腹经纶,焉得援史据典,张嘴就来?

    虞世南书法得承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传授,入门正,又勤于学,又恰在雄志恢宏的初唐,书艺自成气象不难。世以虞、欧(欧阳询)并誉,称为“虞欧”;《宣和书谱》评曰“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破的中肯,堪称明眼。若以上述进谏太宗事参佐其“内含刚柔”的书法,弥觉“书如其人”、“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俱言之不虚。

    (2008年5月22日)

    

    禹,乃上古帝王,史称大禹、神禹。禹本黄帝的曾孙,姓姒氏,名文命。古代称名之前冠以“大”字,敬称,表示至崇的敬重。其父鲧治水无功被诛,禹继承父业,平水土,开九州,治水之功惠被千秋。封夏伯,故又称伯禹、夏后氏。以功继舜位,后东巡至会稽而死。其子启继位,创立夏朝。《史记》卷二有《夏本纪》。《会稽志》云“三月五日俗传神禹生日”,又苏轼《上巳游涂山荆山》自注“淮南人谓禹以六月六日生。是日数万人会山上。虽传记不载,然相传如此”,故禹生日有二说。

    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敢与大自然较量的最早的伟大记录。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评价舜身边二十二位功臣时说“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此功,等同开天辟地,就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是难以想象的旷世大工程。与其父相比,小子有胆有识,以疏导泄通的方法治水,胜过其父的息壤之术,功德无量,最终成了吾国最早最伟大的治水英雄;这一点,无人不晓,古今无疑,但说大禹还是名著中国书法史上的大书法家,就会让今天很多人着实感到意外了。

    唐代韩愈的《岣嵝山诗》:“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提到过岣嵝山颠有奇特古文字的《神禹碑》,同朝的刘禹锡在《寄吕衡州诗》中亦曰:“尝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回忆曾经耳闻过的《神禹铭》,也评其“秘文螭虎形”,神奇得难以言表。

    二诗中提及的《神禹碑》,又称《神禹铭》,就是史称衡山岣嵝峰的《神禹治水碑》。此碑可为夏文化的见证,也是治水英雄大禹作为大书法家的书法历史痕迹。相传大禹导水通渎,每治理一处,常刻石画壁,以为标志。然而,此碑早已不存,有南宋嘉定(1208-1224)碑记并楷书“右帝禹刻”(南宋何致书)四字的是岳麓山《禹王碑》。明代杨慎《法帖神品目》卷一记录最详。依杨慎当时所录,九州大禹的书碑大约存有数种:其一,“衡山岣嵝峰《神禹治水碑》,在长沙,凡七十七字”。其二,“小孤山禹刻,在扬子江中”。其三,“庐山洞中禹刻,在庐山上霄峰,七十二字,仅‘有鸿荒漾’等六字可辨”。其它,又“阳明洞禹书。《淳化阁帖》禹书十二字”。

    另外,书史传曰大禹始创钟鼎书,亦可姑存一说。

    钟鼎书,是仿钟鼎之形的一种象形文字。唐韦续《墨薮·五十六种书》曰:“夏后氏象锺(钟)鼎形为篆,作锺鼎书。” 宋陈思《书小史》亦承此说,曰:“禹因九牧贡金,铸鼎象物,故作锺鼎书,象锺鼎篆。”关于钟鼎篆的解释,用明代顾璘《息园存稿》的说法,则是“古者书法之兴,皆取象山水虫鱼草木之类”,因为“禹精于水”,故“今篆体皆有流水(之)形”。不管此书实用与否,观物采象,象形书契,传之即是文字文化,大禹创辟亦属有功。

    但是,让今人最感意外的是,大禹本西川道汶川地区的羌人。

    关于大禹的祖籍,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西汉陆贾的《新语·术事》和范晔的《后汉书·戴叔鸾传》皆从司马迁说;西汉扬雄的《蜀记》更加具体,认为“禹本汶川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曰:“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基本上与《蜀记》同。按广柔县,汉置,故城在今汶川县西北,有石纽村。

    今夏汶川地区特大地震之后,熟悉历史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西羌大禹;治理堰塞湖最终选定泄洪疏导方案时,更让人缅怀那位因功被千秋而不朽的西羌大禹。鲧禹父子两代的顽强,令千秋肃然。或许,正是父亲“息壤”的失败才成全了大禹“泄导”的成功。就这样,从历经过太多灾害的西羌和无数次与苦难抗争的磨砺中崛起,大禹成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抗灾英雄。

    历史无言,但步履沉重地行过,中华的子孙都能听得到那浩荡的回声。

    (2008年6月2日)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