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个月后的纪念
——纪念汶川大地震摄影展、全国抗震救灾公益设计展举行
本报驻四川记者 邓 风
6月12日14时28分,在5·12地震发生1个月的日子,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摄协、四川省美协、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等共同主办的纪念汶川大地震摄影展、“我们在一起”全国抗震救灾公益设计展在成都四川美术馆举行,以此纪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献给致力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各方人士。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谭振亚少将,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郑晓幸,省文联党组副书记陈黔鲁,成都军区联勤部副参谋长何松大校,省摄协主席康大荃,省美协主席钱来忠以及来自灾区彭州的代表和四川省的摄影家、美术家、少年儿童千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杨茂成主持展览开幕式。
黄启国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在这场中华民族与惨绝人寰的自然灾害所做的最为坚决、最为悲壮、凯歌高奏的战斗中,四川省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没有缺位,他们患难之时见真情,危难之际出英雄。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正用文艺特有的方式表现英雄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我们已经推出了不少好作品,还将推出一批又一批的好作品。
参加四川省纪念汶川大地震摄影展的四川摄影家们,以自己的方式集体投入抗震救灾中,大地震发生后,这些亲历灾难的摄影家一边积极抗震救灾,一边拿起相机,在第一时间记录下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凝聚成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瞬间,向世人展示了对这场伟大斗争忠实而悲壮的记录,有的摄影家还为抗震救灾献出了生命。此次展出的161幅摄影作品,是从数百位摄影家的两万余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包括“敬礼男孩”、“握笔的手”等传播广远的作品。
全国抗震救灾公益设计活动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慈善总会、四川省文联的大力支持。该活动组委会从5月14日面向全国征稿,短短十日就有2100名作者投来3008幅稿件,为地震灾区人民、为全国人民创作了一幅幅饱含真情、鼓励社会捐赠、鼓舞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的好作品。据统计,全国报刊媒体共印刷公益广告3360万份,为抗震救灾筹集了大量资金,有力地支援了灾区建设。
在展览上,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美术馆联合向彭州磁丰中学捐赠了物品,还向受灾的师生、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公安干警、新闻记者代表捐赠了部分衣物。
在此展开幕之际,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5·12大地震》大型摄影画册、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和中国文联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的《我们在一起——5·12全国抗震救灾公益设计作品集》也同时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