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对中国,对中华民族,甚至对每一个音乐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是因为2008将为奥运会做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包括奥林匹克艺术节,音乐会演出,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主要是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的精神风貌,也包括展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奥运会不只是一个体育盛事,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盛宴。值此之际,中国音乐家协会、国家大剧院积极致力于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举办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第一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等系列活动,中国交响乐事业可谓遍地开花,大家期盼已久的交响乐的春天即将到来。
在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交响乐事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广大音乐工作者酝酿已久的激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历经近1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交响乐团在职业化的建设方面进步非常快,比如像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国家交响乐团,这三个乐团的水准,在演奏同一台音乐会时和欧洲乐团水平相差不大,西方的主流媒体曾给予很高评价。当然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这个水准相差不大的音乐会我们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排练达到,而他们只需要一到两天。毕竟交响乐是西方的音乐文化,传到中国才100多年,我们国家交响乐团发展的历史,也才五六十年,但是这几个乐团的进步速度和他们现在所达到的水准,还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大家都说我这些年特别热心推崇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创作和演出,这方面我是受到过一点“刺激”才鞭策我决心为建立中国交响乐学派努力工作。1997年7月香港回归的时候,我在纽约林肯中心的艾维费舍音乐厅指挥了一场音乐会,音乐会的曲目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钢琴协奏曲《黄河》,还有古筝协奏曲《海青拿天鹅》,完全是中国的作品,还有一些留美的声乐演唱家也演唱了国外非常著名的咏叹调。演出结束后,很多外国人习惯到后台祝贺,大多数人都会问出像“参加演出的这些音乐家都是在中国成长的吗?”“是中国培养的吗?”“写这个作品的作曲家是在中国吗?”“中国人看得懂五线谱吗?”这样的问题。那时候西方人并不太了解中国的变化和进步,以为中国人还戴着瓜皮帽、穿着长大褂,他们认为交响乐是西方的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中国居然还有人写交响音乐、协奏曲,不可思议。从那以后我就觉得,无论以后我去指挥哪个外国乐团,我一定要演奏一两部中国的交响乐作品。我带北京交响乐团去欧洲巡演过三次,也都是半场中国作品,半场欧洲传统古典音乐,专演中国的没有可比性,我们中国人能够完整准确地高水准地演奏欧洲的古典音乐,但是我们也拿出了中国现代创作的交响乐,这是通过交响乐让西方了解我们的很好的方式和手段。
从去年开始,有百余年历史的著名古典唱片公司“EMI”跟北京交响乐团签约发行唱片。首发的两张CD唱片分别收录中国民族交响乐作品和西方经典管弦乐作品,其中有唐建平创作的打击乐协奏曲《圣火—2008》,鲍元恺创作的《京剧交响曲》;威尔第的歌剧《命运之力》序曲和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我想说一说前两部作品。在我们国家拿到奥运会举办权之后,音乐界也是热情高涨,想写出表达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又具有现代意识的交响乐作品。我就邀请唐建平写了打击乐协奏曲《圣火—2008》。2006年欧洲巡演的时候这部作品风靡欧洲,包括在慕尼黑的音乐厅、纽伦堡音乐厅、布鲁克纳音乐厅,都获得了国际级的反响,体现出当代中国的风貌。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外国人觉得京剧很神秘,怎样能够用他们理解的语言让他们了解京剧?北京交响乐团委约作曲家鲍元恺创作了《京剧交响曲》,用交响乐表现京剧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没有唱,没有中国乐器,但里边的元素全是中国文化,这就是中国最古典的东西,但是用西方最容易理解的欣赏模式去平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用交响乐这一当代世界共同的音乐语言,并用西方的现代技术手段、创作方式,来弘扬中华民族古老的、优秀的传统,这就是创新。
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这是国家和民族的一大盛事,我们要在外国人面前展示我们中国的文化底蕴和优秀民族传统。通过奥运会赢得众多国际友人和新的朋友,来展示中国新的面貌,展示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让他们知道,中国不只是经济发展了,中国不只是有奥运,还有新的音乐厅,还有交响乐,还有掌握了世界先进文明和技术手段的艺术家、文化工作者。奥运只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盛会,但是文化工程的建设是长期的、永久的,而且是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国家地位和软实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