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闹胶州 真情迎奥运
http://www.cflac.org.cn    2008-05-23    作者:孙茜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中国文联、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山东省文联、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胶州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承办的“首届中国秧歌节”,5月8日至10日在山东青岛、胶州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七支代表队的数百名民间秧歌高手同时精彩亮相,一展中国民间艺术奇葩的魅力。

    “中国秧歌节”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在2008年新推出的全国性民间歌舞展演的大型活动,本次秧歌节的宗旨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思想,推进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繁荣中国民族民间歌舞创作与发展。同时,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文化的抢救、挖掘、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引导和促进作用。

    5月8日晚,在胶州市三里河公园北岸,“首届中国秧歌节开幕式暨主题晚会”正式拉开“首届中国秧歌节”的帷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中国舞协名誉主席贾作光,主席白淑湘,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冯双白,副主席左青、刘敏,中国舞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刘春香,中国舞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甲芹,青岛市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若飞,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凤胜,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胶州市市长刘赞松等观看了开幕式演出。按照“门类齐全、特色浓郁、鼓励创新”原则,组委会调集了来自天南地北各具特色的秧歌队伍。其中,辽宁省海城市海城《高跷秧歌》张扬了东北大秧歌的热辣劲;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安塞腰鼓》吹来豪放朴实的西北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凤秧歌》演绎了山西秧歌独具的厚重;山东《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将山东秧歌的柔媚刻画得入木三分;有“天下第一龙”美誉的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雨坛彩龙》展现秧歌悠长的历史和浪漫的巴蜀情怀;广东省东莞市《高台舞狮》则让观者在屏息凝神的同时赞叹于优美的秧歌也能惊险纷呈……这些风格迥然却个个流光溢彩的秧歌作品都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风格,生动传神地讴歌出不同地方风物的细节和品质,展现了神州地大物博却和谐统一的民族精神和风貌。这些秧歌的编排在保持风格纯正的基础上,突出了观赏性、创新性、娱乐性和多样性四大特色,让现场的观众情不自禁地为之惊叹、为之喝彩。

    5月9日早上,舞蹈界专家、秧歌队代表在胶州宾馆参加了秧歌节研讨会。中共胶州市委书记祝华等胶州市委领导到会并致辞,冯双白主持了会议。研讨会围绕秧歌文化的共性与各地秧歌特征的关系、新时期秧歌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秧歌在普通大众健身活动中的功能和地位、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秧歌艺术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贾作光、吕艺生、潘志涛、左青、刘敏、刘春香等专家学者在肯定本次活动意义的基础上,对秧歌艺术的继续发展提出各自的想法;各地秧歌代表踊跃发言,介绍当地秧歌发展、传承状况。

    5月9日下午和5月10日早上,分别在青岛市的“五四广场”和胶州市举行了“万人扭着秧歌迎奥运”主题活动,将秧歌节活动推向高潮。热闹非凡的秧歌表达了中国人民盼奥运、庆奥运的拳拳之心,为“人文奥运”增光添彩,彰显了中国老百姓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10日晚上,“首届中国秧歌节”在胶州人民会堂正式落下帷幕。闭幕式上颁发了特别纪念表演团队和个人、特别纪念演唱个人、优秀表演团队、最佳表演团队等荣誉证书,并宣读《胶州宣言》,宣言决定自2008年始,“中国秧歌节”作为一项常设活动,以规约的形式,每2年举办一次,举办地固定设置在山东省胶州市,并授予胶州市“中国秧歌之乡”称号,同时宣言中还在中国秧歌的发展保护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首届中国秧歌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这次盛会的举行不仅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秧歌异彩纷呈、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更重要的是使秧歌艺术真正走近了观众,与观众近距离地接触。三天中,展演、巡游的队伍所到之处无不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人们为我国秧歌艺术的博大精深称道,为我们的民族瑰宝骄傲,他们的热情让我们的艺术家、民间艺人深深感受到,人民需要自己的民族艺术、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秧歌始终拥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希望在我们舞蹈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秧歌节”能够走得更好,中国秧歌能够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