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十多天的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即将落下帷幕,选手们精彩纷呈、绚丽多姿的演唱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每场比赛中评委的精彩点评和答疑解惑常常令观众豁然开朗。在本届青歌赛收官之际,本刊分别采访了合唱、美声、民族、流行和原生态五个组别的评委,他们对各组比赛的特点分别加以归纳总结,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编者
徐锡宜:合唱展现音乐和谐之美
央视青歌赛的合唱比赛从参赛队伍的多民族构成的广泛性,作品和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以及融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体的高水平演出,使其成为今年电视文艺独树一帜的亮丽风景线。
虽然参赛队伍的水平不尽相同,获奖的也只是少数,然而获奖并非比赛的唯一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观摩学习,使所有爱好合唱的人们逐步懂得什么是和谐之美的合唱艺术。合唱作为多声部演唱的群体艺术,它要求个人融在集体中,个性融在共性中,无论从音准、节奏、力度、音色、语言、咬字以及声部协调等方面都要求高度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妙动听的合唱效果,才能使我们亲身感受到合唱艺术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艺术美感和精神享受。
如何提高我国的合唱艺术水平?合唱的教学和训练,扎实打好合唱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这基础应包括:合唱的声音训练;合唱的音程、和弦、音准的训练;合唱声部之间的融合、协调,层次感的训练;合唱不同风格、不同类型掌握度的训练;合唱的语言训练等。
面对蓬勃发展的群众合唱,对合唱指挥的培训迫在眉睫。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指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合唱团水平的高低,因此,对年青指挥的培训更为迫切。中国音协已把培训合唱指挥和声部长作为全年工作重点之一。目前优秀合唱新作品的创作和推广也需要政府和专家的更多支持。
陆在易:中国美声应多唱中国歌曲
这一届青歌赛美声唱法的比赛总体演唱水准有了明显提高,我认为是原生态唱法之外的又一亮点。选手们都注意到演唱技巧、方法、内容方面的统一,不仅注重声音、技巧,而且注意内容。举例来说,有的选手在唱外国咏叹调时,注意到了该唱段用在何处,人物表情、规定场景是什么,这样就很能打动人。
歌曲的一度创作停留在纸上,二度创作就看歌唱了,二度创作要经过歌唱者内心思考后通过歌喉展示出来,这要过程,没有分析、创作的过程,当然唱不好。成为真正的歌唱家不容易,不是能唱几首歌就行,要有全面修养,包括文化、历史知识的提高,更何况音乐上修养,否则艺术不能全面真正成熟。
不少选手在选歌方面有偏颇,选择中国歌曲的选手比例相对较少,这是对美声唱法还存在认识误区,总认为演唱外国歌、外国歌剧选段容易展示才华、容易发挥,其实中国歌曲演唱好了,照样拿好成绩。的确,要唱好中国歌曲需要相应的修养和功力,包括吐字、行腔、语感、语调、语气乃至表达中国人的感情方式等等,都要体现。但作为一项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举行的比赛,中国歌曲相对被冷落是不正常的,这一现象必须改变。必须鼓励、提倡唱中国歌曲,以体现在中国举行的比赛。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最近这些年,好的、有表现力的、适合美声演绎的、新创的歌曲确实比较少,因此给他们在选择中国歌曲的余地上带来难处,给演员带来难处,也是给作曲家提出希望,为美声唱法多创作歌曲。
刘青:民族唱法需要创新
这一届青歌赛民族唱法的比赛总体比上届上了个台阶,选手们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实力越来越近,竞争非常激烈。参赛选手大多是参加多次的,也有个别的第一次就拿好成绩的,像男高音泽旺多吉,女高音常思思。有的选手选择的曲目虽然是唱过好几届的作品,在表现上更得心应手,更完整,像金奖获得者吴娜唱《断桥遗梦》,不论是开头、结尾还是前奏、高潮等都趋于完美。
但这次比赛也有一些遗憾和不足。由于这次比赛新歌不加分,大家往往选择更有把握的作品,整体表现为创作不出新,演唱不出新。青歌赛这么好的平台,不能唱红几首歌,是一种遗憾。
通过比赛,我想提以下两点建议。首先,我希望选手们在展示高难度、高技巧的同时,不要忽略音乐性、传唱性,不要忽略听众。高音的灿烂辉煌给人以震撼,是实力歌手展示实力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但参赛选高音要慎之又慎,留有余地。技术不是艺术,艺术需要技术,没有技术的艺术是苍白的,没情感的技巧空洞的,没有灵魂的,高技巧是为表现内容而服务的,要把技巧不留痕迹地带入情感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作品。
另外,我提议比赛歌曲和传唱歌曲应该很好地融合,这次的参赛作品,古典题材的偏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品比较少。我们不应该让观众失望,歌手应该唱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奉献给观众。
金兆钧:流行仍待好歌来
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行组决赛的帷幕已经落下了。结果是没有太大的惊喜,却也看到了一代新人的出现。
流行组整体上另一个特点就是随着歌手们技术水平的提高,所选用的作品大多具备相当的难度,出现了大量选用音乐剧选段或英文经典歌曲的现象,一些原创作品也大多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对此,有些评委认为这是大赛的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但更多评委提出质疑,即为难度而难度不应成为比赛的重心,特别是不能以此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
此外,创作问题仍然显得非常突出,从参赛的原创作品上看,如前所说,大多提高了技术含量,但动听动人的作品却很少。有些作品明显看得出是为了比赛而写,如大量的转调和大量的变化音、过宽的音域等,问题在于这样的作品大多并不好听。假若如此下去,获奖歌手的歌曲不流行就会成为一个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
眼下在竞赛中出现的重技轻艺的问题显然不能全部归咎于大奖赛本身,也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参赛选手和作者。我想,即将举行的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可能会对这些问题提供另一个可行的解决渠道。如果说,青歌大奖赛就其本身的特质更多地要完成发现新人的任务,那么创作大赛则应该完成给新人们提供好作品的任务毕竟,对于新人来讲,“歌捧人”还是重要的第一步,再好的条件没有好作品,新人们很难真正地走向市场。
田青:原生态发展重在传承
这一届青歌赛的原生态唱法比上一届有了进步和提高,表现在参赛队伍和参赛品种增多两个方面。上一届青歌赛原生态唱法是第一次亮相,各省报名的参赛选手较少,这一届有了明显增多;上一届由于报名队伍较少,参赛品种也不多,这次的原生态演唱的品种增加了很多,不少过去少见的品种都出现了,使比赛更加精彩丰富,很多人都反映好看、好听,而且质量有了提高。如果说上一届原生态唱法的李怀秀、李怀德姐弟像黑马一样一唱惊四座,那么这一届的原生态唱法可以说是万马奔腾,不同种类的作品几乎都好。
这两年,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原生态(这一称呼我认为叫民族民间唱法更合适)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和源,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是一致的。上一届青歌赛时,大家对原生态唱法这一新鲜事物还有很多非议,但这次已经听不到了,大家在看法上达到了和谐统一,齐声赞颂原生态唱法了不起。我认为是唱法多样了,看法齐同了。
关于原生态唱法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我认为传承是基础,发展是建立在传承基础上的,是在本民族文化背景和本体下的发展。但发展不是嫁接。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强调多样性实际是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要把老祖宗的东西保留下来,不能用西洋的方法嫁接,所以我们强调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