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191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锝�棣栥€€椤�锝�瑕併€€闂�锝�鍦般€€鏂�锝�缁存潈琛屽姩锝�鏂囪壓璇勮锝�涔濆窞鍓垔锝�涔︺€€缂�锝�鑹烘湳鏄熸渤锝�鐗瑰埆鍏虫敞锝�鐧惧璁鸿壓锝�鑹烘捣鏄ョ锝�涓栨儏鍐欑湡锝�
锝�閲嶅ぇ鎶ラ亾锝�涓撱€€棰�锝�閽熼紦妤�锝�鑹鸿嫅璧扮瑪锝�鍚嶅璁胯皥锝�璁拌€呬笓鏍�锝�鎶ョぞ鍔ㄦ€�锝�鍒婄櫥骞垮憡锝�璁㈤槄鎶ョ焊锝�鑱旂郴鏂瑰紡锝滄姤绀剧畝浠嬶綔
音乐传播教学要注重实践
http://www.cflac.org.cn    2008-04-08    作者:丁薇    来源:《艺术教育》专刊

    随着传媒业不断壮大和发展,与之相连的文化艺术传媒形式也开始越来越细致化地呈现出来。近些年,中国传媒大学专门设立了音乐传播专业,并逐年发展起来,本刊记者日前对该校影视艺术学院音乐传播专业方向老师、中国音协音乐传播学会秘书长谢涛进行了采访。

    在中国传媒大学这样一所具有丰富传媒教学资源的院校建立音乐传播专业,无疑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据谢涛介绍,中国传媒大学的音乐传播专业,立足于学校在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媒介教育领域的优势,将音乐传播专业定位为以音乐学为基础,以传播学为依托,以音乐在现代传媒中的多元组合方式和传播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音乐策划、音乐制作、音乐传播、音乐产品营销等新型音乐应用门类作为主要的研究、教学手段,是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在此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分为音乐、传播、管理三大部分,要求学生对现代传媒有较深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具备音乐艺术的基本表达力、判断力和鉴赏力,掌握音乐项目策划、市场营销、统计管理、节目制作与编辑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方法,具有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受众研究等方面的专门工作能力。谢涛告诉记者,这样的专业定位,突出强调了音乐传播的学术研究与音乐在传播媒介中的应用实践相结合,强调音乐传播教学与鲜活的社会音乐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应用型、实践型的特点。

    在课程设置中,名家课堂是其中一门特色课,主要内容就是请业内最富声望、有经验的音乐家和音乐传播从业者到课堂上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和在第一线从事音乐传播的工作人员保持最密切的交流,这样学生可以掌握动态的、前沿的一手资讯。

    谢涛重点教授音乐传播调查课程,授课时间是一年半,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音乐传播这个行业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为学生搭建桥梁从而帮助他们完成对这个行业总体状况的探知,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个学期,老师会为学生提供很多选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但前提是不能重复,选题的内容是调研一个和音乐传播相关的机构或团体,在设定好调查目标后,就去调查和了解机构或团体里的所有情况,大到所调查对象的运营模式,小到对象中的具体人数,然后再将所有信息放在市场的整个大背景下来分析。在这个调查、采集、分析的过程中,不仅为自己就业捕捉大量的信息,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公关协调的能力,也教会他们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等等。在一个选题提出来以后,学生能迅速地、快节奏地、全方位地把相关资料整理出来,并能找到调查对象中的核心人物来给他们解疑,这就是音乐传媒专业要求的核心能力之一,在这项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就会对今天音乐的现状、产业运作及其未来发展有了全面的认知。当然所有的调查都需要与学生本人未来就业的方向和兴趣点有所结合。

    课堂讨论也是课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学生采集回来的信息都在课堂上讨论,一个同学的兴奋点就变成了所有同学的兴奋点,一个同学的成果就会变成大家的成果,扩大了学生的信息资源达到汇聚的效应。

    安排、组织学生出去采风非常重要,谢涛说,去年8月底他带学生去云南进行了民族音乐传播与产业化模式的调研。从昆明开始,就请当地有名望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专家就云南各种形式的音乐为学生们作介绍,并对他们调研的目标和工作重点进行了点评。然后又去丽江考察开发得非常完善、商业化运作成功的纳西古乐,把它作为音乐产业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考察他们的发展过程。这样的采风可以让同学们开阔视野,也对音乐传播的继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鐗堟潈鎵€鏈� 涓浗鑹烘湳鎶ョぞ
涓浗鑹烘湳鎶ョぞ鍦板潃锛氬寳浜競瑗垮煄鍖哄墠娴峰崡娌�11鍙枫€€閭紪锛�100009銆€鐢佃瘽锛�010-64025528
淇$锛�cflac@126.com銆€銆€浜琁CP澶�05067365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