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舞蹈大赛中,来自大庆石化公司,由踢踏舞教师苏娥编导的踢踏舞《踏着铁人脚步走》获得金奖第一名。这是苏娥编导的踢踏舞第四次获得全国金奖。
踢踏舞原本属于欧美国家的民族民间舞蹈,近年来深受亚洲人民的喜爱,如何将这种舶来舞蹈与我国的主题艺术结合起来使其洋为中用,这是很多舞蹈界人士都在探索的一道课题。
苏娥将踢踏舞这种艺术形式与工人题材结合的尝试,最初是以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为音乐主题,用爱尔兰踢踏舞的风格加以变奏来实现的。舞蹈开场,用两组石油工人雕像体现历史的凝聚,引起观众对石油工人和大庆精神的联想。然后以展开的队形和行云流水般的舞步,再现了当年石油会战的沸腾场景。以石油女工柔美的舞姿和清新的节奏反映了石油工人的骄傲和自豪,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以演员整体刚劲的步伐和铿锵的节奏,体现了石油工人创造未来的豪迈气魄和排山倒海般的大无畏精神。舞蹈结尾,以三组托举造型,象征着石油工人的历史功绩和大庆精神丰碑永存!该作品在2002年北京首届国际踢踏舞大赛中获得金奖并参加了第二届CCTV舞蹈大赛,当年10月中旬在河南濮阳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舞蹈大赛上又获得一等奖。
初次尝试的巨大成功,激发了苏娥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也引起了大庆石化公司对员工业余踢踏舞团的重视和支持。几年来,苏娥在认真揣摩踢踏舞和主题音乐各自特点的同时,不断探索踢踏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各种舞蹈语汇同主题音乐的最佳结合点,先后与大庆石化公司员工业余踢踏舞团共同合作,创作并演出了《大步朝前走》、《快乐踢踏》、《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优秀舞蹈作品。
其中《咱们工人有力量》是为参加中国石油第二届艺术节舞蹈展演而创作的。舞蹈音乐以合唱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为主题,在音乐变奏时设计了三次钟声。舞蹈开场,第一次钟声——
一阵遥远的天籁般的钟声,唤醒了被压在“三座大山”下面的工人阶级。他们挥舞着真理的铁锤砸碎了一个充满压迫和剥削的旧世界,建立了一个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舞蹈中场,第二次钟声——
一阵象征着祖国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晨钟响起,它激励着广大工人阶级艰苦奋斗、以无比高涨的劳动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之中。特别是当全体演员以整齐的队列,激昂的步伐推向前台的时候,充分展示了工人阶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臂膀,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舞蹈结尾,第三次钟声——象征着更加辉煌的新时代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全体演员以整体造型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雄壮歌声,反映了工人阶级面向未来,拥抱未来的博大胸怀!演出再次获得本次展演金奖第一名。
2007年7月,为了参加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舞蹈大赛,苏娥选用了弘扬铁人精神的工人歌曲《踏着铁人脚步走》,经过变奏,通过三条黑色长绸缠绕下的铁人写实形象,以来自铁人家乡的当代大庆工人为原型,表现了一群当代新“铁人”的光辉形象和“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的震撼场面。用强劲有力、奔放豪迈的舞步展示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朽的生命力。舞蹈高潮时,铁人的个体形象变成当代石油工人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指引下,踏着铁人的脚步,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形面义无反顾、排山倒海般勇往直前的强大气势。最后,以突然强收的手法结束舞蹈,留给观众的是遥远、神圣、典雅、思索万千、穿越时空的感觉。
以踢踏舞节目参赛、获奖并不是苏娥的初衷,也不是大庆石化公司的初衷。当初他们学习踢踏舞只是为了在员工群众中增加一种形式新颖的体育健身活动而已。当他们初次参赛并获得大奖之后,苏娥与大庆石化公司有关方面都觉得找到了一种对外宣传企业、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方法。凭着自己身在大庆,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刻骨铭心般的认识和理解,凭着自己曾经是产业工人,对产业工人的思想、作风、气质的亲身感受,也凭着自己对弘扬产业工人精神风貌的使命意识,苏娥决心在工人题材舞蹈创作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