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资讯

儿童戏剧前景美好

时间:2019年09月0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谭旭东
0

  自1949年至今,我国儿童戏剧70年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和阶段都涌现了一批优秀剧作家和作品,在国家的文化艺术发展与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发展轨迹

  新中国儿童戏剧甫一发展,起点就很高。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是我国儿童戏剧的第一个专业化团体。该剧院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创作了《小足球队》《枪》《童心》《友情》等一大批优秀儿童戏剧。1953年经相关部门研究、批准,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舞蹈团改建为儿童剧团。经过两年多的培训,1956年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亲自主持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成立。他们演出的《报童》《马兰花》《奇怪的101》《喝延河水长大的》《寒丹鸟的秘密》等优秀剧目,受到了观众的称赞。这一时期,任德耀走上儿童剧创作的舞台,1953年他创作的第一部大型儿童剧《友情》和《马兰花》可谓家喻户晓,影响了新中国第一代儿童。

  “文革”期间,儿童戏剧受到了摧残。但新时期儿童戏剧迎来新的发展。1979年1月5日至1980年2月7日,文化部主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在全国献礼演出的137台剧目中,《报童》和《童心》这两部儿童剧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进入上世纪80年代,儿童戏剧呈现出一片生机活力。1982年文化部举办了首届全国儿童戏剧汇演,来自20多个省市的剧团演出了43个不同题材、风格、样式的话剧、歌剧、舞剧和戏曲。这次汇演展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儿童戏剧的关注与重视。之后几年,各省市纷纷建立儿童剧团或剧队。这一时期,任德耀、胡景芳、欧阳逸冰、孙毅等都致力于儿童剧创作。其中,任德耀创作出了《宋庆龄和孩子们》,影响很大,展示了宋庆龄对孩子的爱,对儿童事业的关心。到上世纪90年代,儿童戏剧迎来了新的变化,它与高科技结合方面比较紧密,同时也开始面临市场化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儿童戏剧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开展了不少展演观摩活动,推出了不少好作品。如,2000年文化部在长沙主办了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春雨沙沙》《少年华罗庚》《寒号鸟》和《月光摇篮曲》等儿童剧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观众和家长老师的欢迎,特别是武汉儿艺的《春雨沙沙》,塑造了众多的少年儿童及老师家长艺术形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郁的诗意。有评论认为:“《春雨沙沙》的出现,不但有着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而且对于儿童剧的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2018年,由曹文轩的儿童小说《青铜葵花》改编的儿童音乐剧《青铜葵花》在江苏各地舞台亮相,吸引了众多儿童对该剧的追捧。这一时期,除了事业单位性质的专业剧团在编剧和演出儿童戏剧,一些民间剧社和文化公司也经营儿童戏剧,它们改编经典故事,参与有关部门举办的全国儿童戏剧节,在儿童戏剧创作和演出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成就辉煌

  新时期儿童戏剧的发展成就辉煌,除了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还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儿童戏剧的题材大幅度拓宽。除大量反映校园生活的戏剧外,《红蜻蜓》《回声》《和月亮交谈的六个晚上》等走出校园围墙,把社会生活的多侧面、成人生活中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适度地展示给少年儿童,让他们学会自己去鉴别选择;《会见宇宙人》《明天飞》等科幻剧,则表现在广袤的宇宙太空中历险,带有浓郁的幻想色彩;《报童》《宋庆龄和孩子们》《喜哥》成功塑造了周恩来、宋庆龄等老一辈热爱儿童的伟人的形象。此外,童话剧《月琴和小老虎》《皮皮鲁和吹牛大王》《大森林里的小故事》《大栓子的小尾巴》《月儿皎皎》和《人参娃娃》等,有的以当代观众的审美意识开掘古代寓言或民间传说中的深刻底蕴,有的竟让中国现代童话人物和外国古代童话人物出现在同一时空,以他们的性格冲撞编制出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剧本都反映出作家对生活独特的发现和丰富的想象。

  二是在题材风格样式等方面,艺术家也各显身手,走出单一的现实生活的模式,尽可能地继承中国传统的写意手法和丰富的假定性,同时又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多种表现技艺,创造出优美的赏心悦目的各具特色的舞台风格和戏剧造型,从而大大加强了儿童戏剧的观赏性、游戏性以及便于观众投入的参与性。一些儿童戏剧经常采用歌舞队表演。这种歌舞队既能烘托戏中人物的心情,又能用他们的形体造型布置成如山、河、树、星体等环境。他们有时是作品中真理的化身,有时又吐露出观众的心声。这种多功能的歌舞队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使舞台不再是单调乏味,而是走向多元,呈现出绚丽斑斓的风貌。

  三是儿童戏剧自由地游刃于体制、市场和信息三个环境。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带来了挑战,儿童戏剧迎来了新的变革,虽然短时期内出现了转型困难,但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进入21世纪,网络和新媒体等相继出现,加上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儿童戏剧面临多重挑战,但它也妥善地与电子媒介结合,演出方式有很大的突破,而且也带着鲜明的产业化痕迹。如,北京儿童戏剧就有了可喜的发展,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做一些有益的努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亲子动漫舞台剧《绝对小孩》,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大型人偶舞台剧《巴啦啦小魔仙之甜心公主》,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经典动画改编《黑猫警长》和北京缤纷无限儿童艺术剧团幽默原创舞台剧《锛儿头小辫儿》等,都是文化产业化的尝试之作。

  美好未来

  值得一提是,从2011年开始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儿童戏剧节”,到今年暑假已经举办了第九届,这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历时37天,推出了来自中国、美国、罗马尼亚、丹麦、韩国、日本等国40多台儿童戏剧,演出200多场,还在济南、成都、辽宁等设立分会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儿童戏剧《火光中的繁星》《小美人鱼》、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音符环游记》和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我们是秦俑》等精彩剧目,打造了一场具有中国特色,又有现代气派的儿童戏剧盛会。“中国儿童戏剧节”的成功举办,也说明了儿童戏剧一直受到关注、重视,是广大儿童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回顾儿童戏剧7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儿童戏剧的成就,面对儿童戏剧现时的探索,瞻望儿童戏剧的未来走势,可以肯定的是,儿童戏剧在儿童审美教育、社会认知、文化修养、人格熏陶和价值观形成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相信,新时代的儿童戏剧的前景更美好。

  (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郝红霞)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