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戏剧>戏剧评论

聚焦双重文化,透视评剧艺术

时间:2022年04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毛忠
0
聚焦双重文化,透视评剧艺术
——评《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

  作为《中国地方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之一的《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由青年学者焦振文撰写。该书从乡土与市井双重文化视角观照评剧艺术,体现着向民间戏曲文化本质立场回归的一种高度自觉。诚如该书主编、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在丛书总序中所言:“本丛书以体现戏曲的地方性、民间性为宗旨,以颇具特色的地方戏为切入点,找到它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之间历史联系的最佳透视角度”,该书应该说基本遵循了这一宗旨。评剧研究者不乏其人,但多从剧种发展简史、剧作家评传、剧本文学等戏曲本体视角展开研究,较少有人专门从文化的视角对评剧艺术予以观照。该书从乡土与市井文化联姻的视角研究评剧,找到了评剧与文化的“最佳透视角度”。

  该书在绪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评剧是乡土与市井文化的联姻产物,“评剧是扎根于冀东大地,孕育在乡土民间的,因此它必然带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评剧又是由冀东的田间地头流布于唐山、天津、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因此它又必然沾染上市井文化气息。所以,评剧艺术兼具乡土与市井两种文化气质,是这两者文化联姻的产物”。作者在分析两种文化时并没有将二者孤立化、静止化,而是强调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性,认为乡土文化与市井文化之间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是彼此交错的而非完全隔绝的,更是在不断频繁交往的,正是这种频繁的、密切的交流,才不断地、共同地丰富着评剧艺术的思想主题与审美情趣。作者继而阐述了乡土文化与市井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评剧艺术对双重文化承载的具体表现。

  评剧是近代以来的新兴剧种,它是在冀东滦南一带农村广为流传的说唱莲花落的基础上,同时广泛汲取京剧、河北梆子、唐山皮影戏、乐亭大鼓以及东北二人转等姊妹艺术的养分而逐步形成的。早期的评剧艺人多为破产的农民,所演剧目多为乡土农村的家长里短,无论唱腔还是念白都具有浓郁的冀东滦南一带的方言色彩,剧情戏理也多为民间的思维模式,呈现出典型的乡土文化特征;评剧从滦南农村进入永平府,继而进入近现代工商业大都市唐山、天津等地后,迅速受到市井文化的熏染,呈现出了有别于早期评剧的艺术面貌:评剧艺人开始了职业化,许多戏班开始着力培养评剧艺人,尤其是女演员。评剧坤伶的出现,极大提升了评剧的艺术格局,拓展了评剧的表现题材,大批反映市井风情题材的作品出现,比如有才子佳人的爱情婚恋戏、社会公案戏、家庭伦理戏。剧中的主人公多是市井小民,小商小贩以及风尘女子,即便有诸如《花为媒》《王少安赶船》等才子佳人的剧目,但也与文人笔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的才子佳人大异其趣;即便有诸如《杨八姐游春》《打金枝》《井台会》等帝王将相的剧目,也多侧重表现市井民间臆想下的家长里短与伦理道德。与题材相适应,在审美情趣上也出现了求新、求奇、尚俗的审美旨趣。此外,在唱腔、宾白方面,评剧进城后,以成兆才、白玉霜等为代表的评剧艺人为了开拓评剧演出市场,迎合都市观众的审美习惯,开始在生、旦等行当中使用普通话。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评剧也没有失去其原本的乡土文化气质。所以该书作者从乡土与市井两种文化来透视评剧艺术,来寻找评剧与文化的契合点是较有见地的。

  除绪论外,全书由五章构成,形成了其内在的逻辑性和理论自足性。前两章“冀东乡土市井孕育的民间文化”与“乡土市井里的‘土疙瘩’成了精”阐述了评剧由冀东滦南一带的乡野民间孕育到逐步形成乃至冲州撞府流布、发展及壮大的过程,从宏观视角阐述了评剧艺术是如何附着乡土市井文化色彩的。第三章“演戏与看戏:乡土市井的狂欢”则是从观众、演出环境以及演出生态的视角来阐述评剧的乡土市井文化属性,作者指出“演员与观众构成了戏曲表演艺术最为基本的元素,谁来演、给谁演、何时演、在哪演、如何演……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彰显了戏曲剧种之间独特的文化气质与审美诉求”。评剧前身莲花落是植根于冀东乡野民间的一种撂地说唱艺术,所以它的欣赏对象自然是乡野村夫、妇孺儿童。进入城市,评剧的欣赏者自然是市民阶层,其演出场所也转向了茶楼酒肆、露天广场、十字街头、都市影剧院乃至士绅阶层的私人堂会等。尤其在旧社会城市的观众较之农村要复杂得多,除去普通的市井细民之外,还有地痞、流氓、恶霸、官商、警察、兵痞、洋人等,总之,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所不包,真正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市井社会。从第四章到第六章开始由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作者通过选取评剧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兆才、白玉霜和新凤霞为个案,借鉴《史记》“以类相从”的原则,继而实现由点带面,以斑窥豹的目的。第四章具体阐述了开山鼻祖成兆才对评剧乡土与市井文化气质的剧种底色的奠基之功,其中涉及到成兆才的艺术成长史,评剧剧目的改编、整理与创排,剧目的乡土市井气息审美旨趣以及他对评剧艺术的革新;第五章以评剧白派创始人白玉霜为主线,分别阐述评剧鼎盛时期的“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小白玉霜对白派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评剧经典《秦香莲》;第六章以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为主线,阐述了以新凤霞、赵丽蓉等为代表的评剧艺人的生存空间,尤其阐述了旧社会的乡土市井社会对其表演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继而又评述了新派评剧的代表剧目《花为媒》与《刘巧儿》的经典化历程及其艺术风格,同时论述了当代新派代表性传人谷文月的代表剧目《杨三姐告状》。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在阐述上述问题时始终紧紧围绕评剧剧种的乡土与市井的文化特质进行,始终将剧种置于文化的视野中予以观照和考察。

  当然,该书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乡土与市井文化在评剧不同时期的双向互动的表现尚有待深入论述,对于评剧老生流派的关注尚显不够,可能其中有作者自己取舍方面的倾向性考虑。

  刘祯认为,“戏曲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是地方文化哺育和滋养、催生了戏曲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地方剧种,文化是其第一属性”,包括《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在内的这套《中国地方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从文化的视角来观照剧种的艺术特质,无疑能为新时代非遗背景下中国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作者系梅兰芳纪念馆信息研究处副研究员)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