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视>资讯

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拿轻放的题材

时间:2016年06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尼 三
0

评电视剧《三八线》

《三八线》剧照

  电视剧《三八线》(以下简称《三》剧)首轮播出已经落下帷幕。据报道,该剧收视率一路飙升,已位列全国晚间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前三,可见观众欣赏热情之高。笔者也观看了在电视和网络平台上可欣赏到的剧集,感到确实颇有看点。

  首先,如有的报道指出的,这是“开创抗美援朝题材先河的战争史诗巨作”。抗美援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节点意义的历史事件,已经涌现出了反映这一事件的佳作,如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电影作品《上甘岭》《英雄儿女》等,这些精神食粮鼓舞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本剧主创人员选择这一题材可谓慧眼独具,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占据了“有利地形”。

  其次,在“怎么写”的问题上,《三》剧同样有不俗的表现。正如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在表现原有的英雄主义基点之上,加进了一个比较鲜明的人道主义的视野”,这增强了人们认识历史的维度,而在这多维度的呈现中,历史也变得更加丰满、可读。《三》剧从小人物入手,以志愿军战士成长经历为基本线架构剧情,生动刻画了长顺、金旺、栓子等在战火淬炼中,从普通老百姓成长为合格的人民子弟兵的过程,此外,还安排了另一条同理异构的线索,这就是常芳等从普通妇女成长为女兵的过程。在以往一些作品的宏观叙事中,个体往往成为点缀在历史画布上的背景,缺乏生气和温情,在《三》剧中,由于视角的转化,大历史落实为小事件,于是,活生生的人成为历史的主体,历史变成人格养成的注脚。长顺作战勇敢,但有江湖习气,缺乏组织纪律性;栓子为人善良,但天生胆小,一上战场就趴窝;金旺意志坚定,但莽撞冲动……然而志愿军的大熔炉磨掉了这些缺点,把他们炼成了“最可爱的人”。可以说,这部剧是最可爱的人的“史前史”,在一定程度上以艺术的形式回答了“最可爱的人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关乎军魂的重要问题。

  再次,和小人物视角相联系,该剧的细节雕琢也令人眼前一亮。比如,一班长按照上级命令,带队去村里找粮,发现了受饿的朝鲜老乡,反把自己的口粮送给了他们;三连连长“老算盘”和指导员之间配合默契,“一个当爹一个当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但仗打得荡气回肠,而且军队建设也有声有色,这些细节把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以及军队的组织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如,老班长带着金旺运输物资,躲避美军轰炸,十分惊险,喜看战争片者一定大呼过瘾;指导员和连长肩并肩,一起看月亮,憧憬未来的画面则富有诗意;栓子在夜间怀念阵亡的战友,想去拥抱他们,一个个扑空的场景也十分感人,这都让人体会到《三》剧在艺术和制作上的真诚追求。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三》部存在比较大的缺憾。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缺憾与主创者的立意和整体构思有关。前面谈到,该剧的基本视角是小人物的,这本没有错。历史原本就是小人物和大人物共同构成的,而以往的艺术创作,小人物又确实容易被忽视。有的艺术作品偏好表现宏大叙事,笔墨聚焦于帝王将相、领袖英雄,让他们放射出无比的强光,造成的结果呢?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远看郁郁葱葱,近看一片模糊,在这样的作品中,观众或许可以获知一点森林的大体情况,却无法辨识出哪怕一株树木,更遑论枝叶婆娑之美。随着社会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和提升,这当然需要纠正,浓墨重彩地写小人物,也不失为一剂不错的良方。

  但必须看到的是,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特别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那些重要战争,最值得表现的是不同理念和战略的较量,而不仅是一场具体的战斗,或战斗中某个个体。抗美援朝,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遇的第一场大仗,中国、朝鲜、美国、韩国、苏联等各方力量的关系和较量极其复杂,战争虽然发生在中朝边境,折射的却是20世纪中叶世界力量格局的对比与秩序的调整。当时中国的高层决策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力,从决定是否出兵,到选择主将、组织军队、入朝作战、边打边谈、打打谈谈,包括后方配合战争的舆论宣传等,离开了这些主要和“大人物”有关的内容,是无法看清楚这场战争的,更无法正确地回答,这场战争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这样打,为什么打成这样,又为什么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这些当时人有疑惑,现在也还有人不解的问题。

  近年来,抗美援朝相关的资料披露了很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不少,让人们对这场战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我相信,该剧的主创人员对这些新成果新史料已经作了不同程度的利用和吸收,但在剧中却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

  《三》剧着力近景式描写的最大作战单位是“三连”,而在“三连”中,除了连长、指导员,在艺术上完全得到落实的其实是一排一班。实际上,对于抗美援朝这样一场气势恢宏的战争,主要依托于这个层级的作战单位来展现,这样的做法是取巧的,但也是狭窄的。我欣赏其巧,却痛憾其窄。笔触的狭窄直接限制了观众的欣赏效果。细节的东西固然不能缺少,但比找寻和描述细节更重要的,是对细节的有机统合,以及赋予它应有的意义。我们在剧中看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也看到了温暖的、刚毅的、感人的人性光辉,但却不太能看到本应隐藏于其后的伟大情怀。新兵金旺一心想上战场,在运输路上看到被美军飞机炸死的战友,内心十分复杂,而他的老班长只用陕西话说了一句“战争就是这”。新兵老兵的对比,在不露声色中把战争的残酷性表现得十分充分。对于任何亲历战争的个体而言,战争都是残酷的,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来描写战争,那么,任何战争都是反人性的。但在历史的天平上对一场战争加以衡量,砝码却并非其残酷程度,而是这种残酷背后的东西。这才是对战争最深层次的拷问,也只有这些,才能让人思考导致战争的旧秩序以及战争所力图建立的新秩序。这一点,古人都很明白。曹操的《蒿里行》有一名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寥寥数字把战争的残酷直接呈现在读者目前,但我们不能忘记,此诗前面还有两句“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正是诗人对“义”和“凶”的明确分野,使读者在残酷的战争中体会到了正义的可贵。这样来解读历史,才能读出历史应有的氛围和感觉。

  我们不妨重读一下《谁是最可爱的人》,松骨峰战斗之惨烈,相信读过的人终生难忘。但作者没有止笔于此,而是把思考延伸到了战场之后,以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狠”和对朝鲜人民的“爱”,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们也不妨再看一下广受好评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这部剧反映了党的地下工作,应该说,其斗争的残酷性并不亚于战场火线。《北》剧的主角也是小人物,刻画的是北平高校师生群体中的进步分子,很多场景甚至在师生关系、家庭关系这样具体而微的情景中展开,但是,切不可忘记,剧中还有一个以声音出现的“建丰同志”,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观众,都知道这位大人物是谁,他在剧中没有具体形象,只有几十通乡音浓厚的电话,但这个声音却贯穿全剧,观众闻其声如见其人,并可联想到故事发生的宏观历史背景。在《北》剧中,“建丰同志”不是点缀,而是内嵌于剧情的重要角色,以独有的方式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正所谓不着一字,尽显风流。这个只有声音的角色,让观众对那个时代的大氛围大主题大趋势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对剧中描写的一切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把全剧带入了更高明的境地。

  如果说,一味追求宏大叙事的创作手法,可以粗略概括为“只写了三五人”,那么,《三》剧的缺陷或许可以概括为“少写了三五人”。对于创作者而言,抗美援朝不是一个可以轻拿轻放的题材,处理这样的题材,需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也需要高超的艺术技巧,还会碰到因为史料不足、史观多样、史识歧异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真正有志于精品创作的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的真谛时是毫无畏惧的,笔者热望于此,故不揣冒昧,写了上述观后感。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