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资讯

九叶派诗人郑敏的诗与思

时间:2022年01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曾丽华
0

   1月3日,郑敏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郑敏是九叶派诗人,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教授。1920年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闽侯,祖父王又典是前清颇有名气的词人。郑敏两岁时过继给姨妈抚养,养父姓郑,是她亲生父亲赴法留学时的好友。养父是个矿业工程师,十分注重培育孩子的健康体质。作为郑家唯一的孩子,郑敏受到精心的爱护和良好的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1年开始发表诗歌,与穆旦、杜运燮并称“联大三星”,1943年大学毕业。1948年到美国布朗大学半工半读学习,1952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巴金十分爱护青年作家,帮助编辑出版《诗集:一九四二——一九四七》,于是郑敏的第一部诗集在1949年出版。1955年,郑敏夫妇历尽艰难回国,郑敏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 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1980年后成为“九叶”诗派的重要女诗人,恢复诗歌写作,继续文学研究和诗歌理论研究。一个装满了沉思的心灵,完美阐释着“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的诗论。

  幸运在西南,成名在联大

  1937年在抗战烽火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遭到破坏。为了保存高等学府的实力,三校联合迁到长沙组建临时大学, 1938年被迫再度南迁昆明,组成中国教育史上熠熠生辉的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郑敏考入西南联大,由于文学素养积淀深厚,她选择感兴趣的哲学系修读,师从冯友兰、汤用彤、闻一多、郑昕、冯文潜等名家,深受濡染。郑敏得到诗人冯至的当面指点和提携。诗才斐然的她,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诗篇。

  当时西南联大的校舍简陋,图书不全,教室就是几排铁皮房子。校园里却聚集了国内顶级的教授和大师,学术思想敏锐。在《郑敏:跨越世纪的诗哲人生》一文中,郑敏讲述了西南联大的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的熏陶:“我觉得西南联大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教授的生活就是他们的思想,无论什么时候都在思考,人跟所研究的东西是融为一体的。”

  郑敏提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丽的昆明湖畔,在西南联大的学习,有那么多大师、那么多社团,学术空气那么活跃,真是幸运。在《诗集:一九四二——一九四七》中,收录有《西南联大颂》一诗,郑敏赞颂西南联大“当每一个嫩芽在黑暗中挣扎着生长,你是那唯一放射在我们记忆里的太阳”!

  结缘冯至,钟情于《豹》冯至是郑敏的诗歌引路人。冯至在西南联大开设“歌德研究”和“德文”两门课,他研究里尔克的创作,翻译里尔克的书信和十四行诗,风格也是里尔克式的潜沉内向。大学三年级时,一次德文课后,郑敏将一本窄窄的抄有诗作的纸本递上,请冯至指教。正是在冯至老师的引领下,郑敏与哲学也与里尔克的诗结下一生的情缘。

  通过阅读冯至的诗作和翻译,郑敏发现里尔克诗歌的魅力。里尔克是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提出“诗是经验”(而不是情感),诗作要有超越物象的意蕴。郑敏对《豹》情有独钟,借鉴创作出一系列咏物诗,如《马》《鹰》《树》,表现静中见动的雕像之美。“原是一个奔驰的力的收敛”的静立的马、“毅然的带着渴望/从高空中矫捷下降”的冷静的鹰、“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土地上”的祈祷沉思的树,达到“思想知觉化”的奇异效果。这些诗句描绘出了一幅画或一座雕像,让人从静寂中看到生命力的舞动,引发深远的哲思。

  坚韧的思考,不懈的追寻

  改革开放以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的郑敏为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等课程,重新投身英美文学研究。此后,郑敏恢复诗歌创作,继续坚韧不懈地追寻,焕发出她的第二次诗歌生命,相继写出两百多首新诗作品,出版《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郑敏诗集(1979—1999)》。《寻觅集》曾获第二届全国诗歌奖。她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思潮进行探索和反思,撰写多部诗学论著,对诗歌的批评研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

  对于郑敏,诗歌成为生命血脉中的一部分,她的诗和生命之间画着相互转换的符号。她写下《渴望:一只雄狮》表达挣脱传统束缚,寻觅自由灵魂的渴望。《诗人与死》(组诗十九首)是十四行诗的经典之作,诗歌情感深切,渗透着沉思,折射着哲理,表达对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忧思,是郑敏的诗哲使命。《心象》《郑敏诗集(1979—1999)》反省着世事、生活与生命,许多诗作具有内在的音乐旋律,结构精致。《诗人与诗》在诗歌中寻找生命的强烈震波,极具艺术魅力。

  知性诗学,关注生命

  郑敏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也是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以哲学作为诗歌的底蕴,以人文的感情为诗歌的经纬,这是郑敏诗歌的特点,其诗歌创作与理论观念相得益彰。在回顾生活与创作经历的时候,郑敏在《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中说:“最早时,我最有兴趣的是诗歌艺术、音乐,而后我感到必须再上一层楼,那就是哲学;再后,我觉得哲学是一盏夜行灯,诗歌、音乐、艺术是我的身体的寓所,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了解人类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所走过的路。这种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我此生求知欲的最大动力……”郑敏出版多部诗歌论集,如《英美诗歌戏剧研究》《结构一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思维·文化·诗学》等。郑敏赞赏海德格尔“诗歌与哲学是近邻”一语,认为哲学需要诗魂去除其涩味,诗歌需要哲学的内蕴提升才能传达出“意永”。

  进入新世纪,郑敏依然关注新诗的发展状况,谈论新诗与传统,诗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位置。在《诗与历史》《新诗与传统》中,强调古典诗歌的境界、格律、辞藻、结构,目的在于打破新诗现代性的迷思。古典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才是今后中国诗歌的创新之路。郑敏强调建立中国新诗诗学,新诗应体现汉语文学语言所特有的“形象美”与深厚的“境界”内涵,传递了对诗歌文化的信心。郑敏呼吁年轻诗人要肩负时代重任,要有关注人类、自然、地球命运的眼光,对文明、野蛮做深刻的思考。如张清华在《郑敏的诗》中所言:“诗人的命运是预言家,是先知者,他永远远眺,永远思考人类的命运,因此永远是人类历史的哨兵。”

  郑敏诗人的诗与思

  郑敏学习哲学,喜欢沉思,崇尚“静中见动”的雕塑美。1943年创作的《金黄的稻束》成为其代表作。在西南联大浓郁的诗歌氛围下,哲学和文学的融汇酝酿成醇香的酒,提炼出“金黄的稻束在沉思”这一经典意象,由观物而达到对存在本原的思索,全诗具有深沉凝重的雕塑之美。

  金黄的稻束立在大地上,比雕像还要静默,这静默不是消极冷漠,而是聚集着生命的动感与力量!在伟大的历史创造者面前,“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肩荷着伟大的疲倦”的稻束,站在那儿低首沉思,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映现出类似罗丹《思想者》的雕塑美,从稻束低首的瞬间获得诗意的永恒。正是在智性静默中,在对历史的回溯中,诗句把“母亲”与“历史”关联起来,让人感受到土地的深厚、母爱的博大,如郑敏所言:“‘母爱’实际上是人类博爱思想之源头,深深地影响人类文明、伦理及各方面的理想和审美”。整首诗对伟大人类进行了礼赞。

  诗人郑敏先生千古!

  (作者系集美大学副教授)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