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文学>热点推荐

中国文学70年:与共和国同行 以精品奉献人民

时间:2019年09月30日 来源:文艺报 作者:李晓晨
0

  中国文学70年:与共和国同行 以精品奉献人民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中国当代文学也走过了70年光辉历程。70年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创作出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经典艺术形象。70年来,中国文学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的文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学

  新中国的文学,是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学。从赵树理、柳青到路遥、贾大山,一代代作家以自己的人生和创作证明着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剧中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剧作者”。

  正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所指出的,70年来中国文艺的根本成就在于,我们探索、开辟、坚持、发展了一条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壮阔的时代发展同步伐、共生长的道路,它的根本性质、它的前无古人的革命性和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在于,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它在人民的生活和实践中获得内容和形式,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自己的目标,它始终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为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人民,这个大写的词语镶嵌在一代又一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心底,熔铸于一部又一部文学作品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自觉追求。他们在沸腾的群山、在忙碌的厂矿、在希望的田野上寻找灵感,书写中国故事。《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三家巷》《平凡的世界》……这些作品中“最可爱的人”,构成了中国文学丰富的人民形象谱系,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民族记忆。

  “反映生活是文学存在的理由,源自生活是文学产生的来由。作家们之所以能够写出经典作品,首要原因正在于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评论家白烨说,在此过程中,深入认识和把握生活动向,深切了解和体察民意所向,把自己所见所感经由文学想象化为艺术形象,使其成为人民生活的艺术结晶。这其中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柳青扎根皇甫村创作出的《创业史》。在皇甫村的14年,柳青实现了从立场到情感的全面转变。《创业史》是在写他人还是在写自己,是在写农民生计还是在写自我命运,已经水乳交融、难解难分了——作家深入生活的效果是用“生活深入作家”的程度来反映的,这是柳青发人深省的经验之谈。

  植根人民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70年来,中国文学始终与时代同步伐,凝心聚力,培根铸魂。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队伍齐整壮大,各体裁门类百花竞放,文学评奖引领风尚,理论评论披沙拣金,文学出版迅猛发展,对外交流卓有成效,不少作家获得国际奖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上海的早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班主任》《哥德巴赫猜想》《伤痕》《乔厂长上任记》《白鹿原》……在时间长河中,发时代先声,引风气之先,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钱小芊撰文指出,70年来,小说创作精品迭出,对民族历史与现实生活生动表现和深刻观照,不断挖掘中国文学的思想深度、开拓叙事艺术的表现空间。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关注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新诗、旧体诗词和散文杂文与人民生活的关联更加紧密,对人民情感的抒发更加深刻有力。网络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科幻文学与时俱进、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为文学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国家级文学奖项陆续设立,倡导、鼓励并推出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有力促进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

  植根人民大地,当代文学与时代同频共振。在评论家潘凯雄看来,70年来长篇小说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时代既可以是当下时空,也可以包涵时代跨度和历史纵深,既能够近距离贴身表现,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后再行反思;时代绝不仅是浮在表象的人、事、物,更重要的是准确而深刻地捕捉到时代感和时代精神。在广袤时空中呈现时代感是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70年提供给后人的一条重要启示。

  评论家李炳银以报告文学为例指出,当报告文学以接近现实的态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时候,鲜活的社会生活就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其提供力量和支持,使得这种立足现实的文学焕发出生机。最近的40多年是中国社会起伏变化最大的时候,报告文学正是在这个时候适时成长,御风而行,给社会以及时的呼应,在催促社会文明进程中发力,在客观地认识书写中保存时代精神和创造业绩,成为社会历史在场的见证者和文学记录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新的艺术创造

  历史的指针定格于2014年10月15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给内蒙古乌兰牧骑队员、给老艺术家牛犇写信,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致信祝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做出一系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脚踩坚实大地,进行艺术创造,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国家和人民书写精品力作。

  现实主义不断深化,历久弥新,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作家的自觉追求。评论家王干认为,现实主义虽然也出现过起伏,但由于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始终顽强地坚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叙事方式,不断调整丰富自己,在一个漫长的时间进程中从单一走向多种可能,从平面走向立体,形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现实主义大家族。如今,新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风貌展现在作家面前,为作家呈现出博大而深厚的“文本”,如何解读这一新的“文本”,从而创作出新的现实主义力作,是召唤,也是挑战。

  新时代需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生活中、在人民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艰苦的艺术创造中竭尽全力给出解答。评论家梁鸿鹰说,文学的生命在创造,在于对人的命运、情感的特异性表达的执著寻找,在于各种不同风格的确立与探求。70年来,中国作家在艺术探索的征途上,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步伐。他们深深扎根中国大地、现实生活,发扬中华美学精神,沿着古典现实主义和“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代表的中国文学传统开拓前行,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追求。而在新的背景下,中国作家充分汲取世界文学与国际文化的思想艺术资源,不断在吐故纳新中获得创新的力量,在人与历史、社会、现实、文化的复杂关系中不断寻找审美创造的可能性。

  探索永不止步,创造没有捷径。评论家陈晓明认为,70年的中国文学始终贯穿着一种探索的精神,中国文学一直想走自己的道路,想为我们承受的历史、面对的现实表达出中国作家的心声。正是这种探索精神,表现出中国文学顽强的历史渴望,就是在历史给定的境遇中执著地探索中国文学的道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展开关于社会主义文学方向的探索、80年代中后期“回到文学本身”的艺术探索,到90年代以来乡土中国叙事融合多样性的艺术经验,70年来的中国文学,始终不渝地探索着中国文学的新的道路。如何在强大的历史理性抱负的引导下展开文学美学上的创造,如何与世界优秀文学保持富有活力的对话,如何酿就中国文学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仍然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70年来,中国文学与新中国一起栉风沐雨,荣辱与共,走过峥嵘岁月。回望来路,可鉴未来。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作家,面对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定当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推动中国文学努力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康春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郭青剑)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