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摄影>资讯

致青春——青年影像传统印相展在京开幕

时间:2015年05月0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孙 菁
0

程国维作品

  春意盛浓、梦想飞扬,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致青春——青年影像传统印相展》在中国摄影画廊如约亮相。这是继《致青春——2014摄影高校毕业生作品邀请展》的延续,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挖掘、引导和培养青年摄影人才的战略举措之一。

  本次展览的作者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影像专业2010-2013级的8名硕士研究生,他们有的仍然在读,有的已经步入社会、崭露头角。这是一个包容多元的时代,站在巨人的肩膀,拜科技的昌明,对于思路活跃、勇于尝试的青年人来说,创作内容和表达方式都被赋予出更多的可能。展览主题鲜明、理念完整、个性突出,体现出青年人对社会的独特观察、思考和表达;同时,作者们还尝试运用蓝晒法印相、铂金印相、蛋白法印相、银盐、手工上色、艺术微喷、底片合成、手工书制作等摄影成像工艺发展历程中的多种表现方法、技艺,让古老的文明得到尊重和传承。本次展览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青年摄影师艺术表达与创作追求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高校摄影专业的教学成果。

  工艺及装置介绍

  蓝晒法印相工艺(Cyanotype)

  蓝晒法印相工艺又称铁氰酸盐印相法,主要是根据铁化合物能够感光的原理,利用紫外线照射实现曝光,产生蓝色效果及丰富的中间色调,从而得到影调细腻的照片。

  该工艺由英国人约翰?赫谢尔(sir John Herschel)于达盖尔摄影术公布后第三年发明的。因其化学成分和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对环境及设备的要求不高,发明之初就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蛋白法印相工艺(Albumen)

  蛋白法印相工艺是通过鸡蛋中的蛋白将成像所需的化合物固定在纸基上,之后使用硝酸银图层覆膜,硝酸银和蛋白涂层中的氯化铵或氯化钠发生反应,就产生了氯化银,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分解出银,从而在相纸上产生出影像。

  蛋白法印相工艺是1850 年由法国人路易?德西雷?布兰卡儿?埃夫拉尔(Louis DésiréBlanquartEvrard)发明的,是第一种可以规模化生产的用于负片印相相纸的工艺。在 1860-1890 年达到高峰。有资料表明,1866 年英国消耗了600万只鸡蛋用于制造相纸,可见其生产的规模。如今所能见到的 19 世纪的照片,大多数都是蛋白相片。

  铂金/钯金印相工艺(Platinum/Palladium)

  铂金/钯金印相工艺主要是使用含有铂或钯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和其它药剂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感光特性的药剂,涂布在纸张等介质上干燥,形成感光介质,之后通过印相法进行感光、显影、清洗,最终成为可以长时间保存的影像工艺。

  铂金/钯金印相工艺是1873年英国人威廉?威利斯(William Willis)发明的专利技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十分流行,在欧洲和北美有很多铂金纸制造商。

  银盐工艺(Gelatin silver process)

  银盐工艺是通过感光的银与明胶结合,涂布在相纸上,明胶银盐相纸能够在底片曝光后快速形成潜影,之后送到暗房进行冲洗。明胶与相纸之间隔了一层氧化钡,防止感光的化学制剂渗透到相纸纤维之中,使得成像更加清晰明快。

  银盐工艺于1871年出现后迅速发展,暗房成为摄影师的办公场所,影像冲印成为系统化产业,并影响人类整整一个世纪。时至今日,这种工艺已经达到精湛的水平,在寻求高品质成像质量的人群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手工上色工艺(Handcraft coloured)

  手工上色是一种在黑白照片上获得全彩色影像的方法。所用的颜料包括水彩、油质颜料、染料和其他绘画颜料,所用的工具有画笔、手指、棉签、喷笔等。颜料会根据被着色照片所使用的相纸材料不同而有所不同。

  早在达盖尔摄影术流行的年代,手工上色就开始被摄影师们广泛使用。在十九世纪中期和晚期这种工艺一度曾非常流行,对后来彩色摄影胶片应用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促进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彩色胶片普及后,手工上色逐渐淡出公众和艺术领域。到了数码摄影普及的时代,这种古老的技术又重放光彩,一方面,这种工艺为照片增添了独特的、来自人工处理的艺术质感,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摄影的创作语言,凸显了艺术摄影创作的实验性和当代性。

  艺术微喷工艺(Micro art)

  艺术微喷是由顶级打印设备、专用耗材及专业色彩管理软件,通过色彩校正仪,将不同纸张线性及色彩曲线与标准色谱的差异进行精确测量及修正,然后将数据预置到打印控制器中,在输出时调用预置数据,达到最佳效果的输出工艺。

  艺术微喷作品具有极高的防水性、防臭氧性、耐光性、防刮蹭性,完全可以达到艺术品收藏的要求,成为目前艺术品复制输出的主流方式。

  手工书(Handcraftbooks)

  摄影手工书泛指摄影师亲自参与制作完成,印刷或制作数量很少的作品集。摄影手工书是从独立出版手工书演变而来的,它丰富了作者后期表达的呈现方式,并可以不受限制,随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制作的方式也是“丰俭由人”。

  多底合成(Film synthesis)

  多底合成是在一张相纸上用多张底片进行印放的方法。自摄影术发明以来,人们对照片的“修改”行为就未曾停止,如多底合成印放、多次曝光、涂抹拼贴等,这些方法使摄影的形态发生着变化,同时也赋予了摄影艺术表达的力度。

  多底合成的经典代表作是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菲利普?霍尔斯曼(PhillipeHalsman)在1948年创作的作品《原子的达利》,作者把主人公达利和猫、水、画板、椅子等所有东西都以悬浮状态来描绘,制造出失重的、离奇荒诞的效果。

程国维作品

孙茂新作品

孙茂新作品

罗明作品

罗明作品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