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曲艺>资讯

曲漫长安,回归盛世年华

时间:2017年04月0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转眼又快是一年端午,仿佛又闻到了曲坛盛会的气息。不知从哪年开始,一到端午,北京的文艺舞台上总是能看到一场精彩绝伦的曲艺演出。这无非要得益于有那么一群为守护传承这门艺术的青年,在执着的经营着。人们总说,生活的节奏太快了。社会发展至此,速度停不下来是必然,可人们对于娱乐的依赖与消遣自古未变。新生代偶像与现代文化接踵而至,一代一代淹没了太多。曲艺也在时间的长河中生存着,它如今就像一个老人,阅历无数,却步履蹒跚,行动艰难。它曾经也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掌握着演艺界的主流市场。一件长衫,鼓板丝弦,叱咤南北。演员曲调悠扬、嗓音浑厚、身段柔美,迷着台下每一位观众。如今,亦如鼓词中唱的“青山绿水依然在,不觉得某家我都两鬓惨”,再组织一场传统艺术活动,却非是一件易事了。从策划、准备,到联系方方面面的人,可谓几经周折。既要考虑到如今曲艺市场受众面窄小,又要满足广大曲艺爱好者对于一场高质量的曲艺演出的向往,还要接受如今演出市场的残酷现实,十分艰难。 

  但艺术就是艺术。时间如何流淌,它总是保持那么完美,那么迷人。几句京腔京韵,一落儿婀娜委婉的梅花调,一支荡荡悠悠的岔曲,丝弦响起,听者依会上瘾,闻者依会动情,因它而戳心…… 

  这场演出中,不少高龄艺术家都参与了进来,这可谓是全国,目前北方曲艺演出中的最强阵容,已无法超越。赵玉明、马增蕙、章学楷、田立禾诸位先生皆已耄耋之年,莫岐先生也已年近八旬,近年来更是鲜登舞台。此次老先生们的加盟,不仅为曲坛后学创造了一次难得的观摩机会,更是为全国曲迷们奉献了一席饕餮盛宴,不仅是晚生后辈的幸事,更是广大曲迷、乃至曲艺界、文艺界的幸事。特别是此次恢复全堂八角鼓演出形式,有很多濒临失传曲种重现舞台,如什不闲、马头调、金派梅花大鼓、滑稽大鼓,都是鲜见于舞台,随着近年非遗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些曲种纷纷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系统保护了这些曲种的传承。刘春爱先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骆派京韵大鼓的传承人表示,参加此次活动非常高兴,跟几位耄耋的老先生比自己就算是年轻人了,要更好的把曲艺艺术传承下去。赵玉明先生已年近九旬,怹表示自己雄心还在,最爱的永远是她的观众。马增蕙先生这次要和她的老搭档白慧谦先生进行合作,可谓锦上添花,而且马老师也为这场演出的组织策划付出了不少力量。先生们都是又可敬又开爱的,他们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不顾年事已高,为的就是把自己最精彩的瞬间留给他们最爱的观众。如今他们站在舞台上,具有磁性的嗓音、传神的表演、迷人的眼神……那种强大的气场与台风,瞬间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无比的踏实,让人觉得我们的传统艺术还是那么的优秀。仿佛留在老艺人身上的只有年龄的痕迹,然而他们呈现出来的艺术,依旧像是那穿着绸缎旗袍的少女,容光焕发、生机勃勃。老先生这是把掉进了曲艺里,不计名利地把曲艺当成生命在维护着、传承着。 

  曲漫长安,这又将成为曲艺界一桩盛事。感觉曲艺不是那个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它依旧健壮地矗立在这个社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就像一颗青年人强有力的心脏,依旧在努力地跳动着、成长着。你看,台底下又听醉了一片不是……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