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资讯

“东方设计的诗意探寻”创作研讨之十

时间:2017年12月0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吒文
0

  嘉宾:刘钊(北京)、赵志策(石家庄)、甘森忠(厦门)、郝琮(石家庄)、战国栋(大连)、张原(呼和浩特)、张勇正(石家庄)、杨进珉(武汉)、王振兴/吴静(唐山)、范振坤(济南)(以收稿先后为序)

  统稿:曹汝平(宁波)、叶佑天(武汉/北京)

  主持:张通(北京)

  主持人语:历时一年,“东方设计的诗意探寻”已经走到第10期,国内外百余位设计界同道不吝赐稿,让“东方设计”这一话题已然蔚为大观。仰赖学界前辈和业界精英支持,本期我们继续邀请设计诸贤再叙“东方设计”,言者无需辞趣翩翩,只需将东方设计的旨趣拈取一二,便是“东风吹开锦绣谷”。

  刘钊:东方美学在汉字艺术与设计中有很多体现,汉字造型就是这种美的设计载体之一。我非常幸运地从硕士阶段就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就印刷字体设计而言,网络、智能载体的普及加速了全球字库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版权保护意识和本土文化的觉醒,使得汉字艺术设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受到来自各界的普遍关注,印刷字体设计徒然升温,成为最热门的设计类型之一。很多人都在谈字体,很多设计师也参与了标志字体设计、字库字体设计、长篇阅读字体设计、屏幕字体设计、展示字体设计、个人定制字体和企业的定制字体设计,在为文字设计艺术、字体设计产业繁荣感到热血沸腾的同时,我越来越感受到文字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普及的重要性。为甲方进行的字体设计项目,我要知道标准制定的原则是什么?甲方的意图是什么?对文字标准化修改的程度可以有多大?对于跨文化项目,如果涉及到其他语言的文字,这些标准和设计原则应该与其他的设计师达成一致。因为其他国家的设计师往往并不知道中国语言的文字标准,所以就需要借助跨国合作来通力完成跨文化设计。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民粹主义抬头,任何质疑和学术讨论都不应该简单的扣上“西方中心论”来回避。在文化面前,人很渺小,我们要尊重中国文化、尊重汉字,我们同样在用我们的设计传承文化。我们要对汉字负责,这也是对使用中文的人和下一代字体设计师负责。不断争论正是由于文化热而产生,客观来说是好事情,既然大家要建立中文的审美标准,那让我们也先来了解一下西方人对字体设计的认识,所以我向大家推荐“国际文字设计智库”丛书,本套丛书由英国雷丁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国际文字设计协会联合推荐,第一本书《文本造型》已经进入书籍设计阶段,并于明年春天正式推出,敬请期待。本书的目的在于彼此充分了解,只有了解规则,才有超越对方、打破规则的可能,我祝愿设计师设计出更多、更优秀的汉字字体设计作品。

  刘钊,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语委汉字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国际文字设计协会中国国家代表。字体学术活动之一“字道”的总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字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字库厂商TypeTogether中国区市场总监。文化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汉字艺术设计项目和中央美术学院“百年辉煌”工程重大理论研究项目负责人。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美学版块总策划,组织国际论坛及相关展览。曾在斯坦福大学、雷丁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创新学院、上海美院等地讲学。刘钊是思源黑体、思源宋体汉字字库(大陆、港台部分)的设计师之一。2016年至今担任Granshan国际非拉丁字体设计比赛评委。字体设计软件Glyphs简体中文版的译者及教程的审校者。中央美术学院、雷丁大学、国际文字设计协会联合推荐的“拉丁字体设计丛书”中文版主编。微博 @刘钊_CAFA_ATypI #字道——文字设计对话#浏览量超过2100万,搭建中国汉字艺术与设计的学术平台。

  赵志策:众所周知,经济和设计的关系牢不可分,经济是设计的温床,只有经济基础好,设计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近10年来,中国经济日益崛起,“中国制造”由此逐步转型为“中国创造”,这就给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功能与视觉表现上,她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映射,因此东方设计承载着的正是东方文化。由于近些年东西文化交流频繁,东方文化再次与西方文化碰撞、融合,与此相应,东方设计必然也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发展。

  如此,中国设计师的职责不再是单纯追求视觉形式的表现,而应当着眼于东方传统文化,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用设计的方式展示给世界。当然,中国设计的形态仍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毕竟文化是多元化发展的,所以我们要“眼里盯着洋人,手里捏着现代,心里装着传统,才能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赵志策,副教授,河北地质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平行计-河北平面设计联盟发起人;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河北区评委;河北省教育厅中等职业技能大赛艺术设计评委;石家庄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艺术设计评委;河北地质大学山海文化文创工作室设计总监。石家庄经济学院UIS系统、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VIS系统、河北地质大学UIS系统、香港方舟商学院视觉形象设计、香港方舟建筑监理公司视觉形象设计、中厚新能源视觉形象设计、培乐思特、朱训书屋、太行学社、长城研究院等设计被采用。

  甘森忠:首先,中国设计师探寻东方设计诗意语言的途径之一,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国的设计元素。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着丰厚传统艺术资源的中华民族文化,其中有很多可供探寻的诗意设计元素。从纵向发展来看,每个朝代的不同艺术特质都值得我们传承学习,例如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简洁质朴、清代的精湛典雅等等。从横向对比来看,则有很多地域性或者民族性的艺术元素值得借鉴使用,如陕西皮影,江南的蓝印花布,彝族刺绣,白族银器等等非常丰富,不胜枚举。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思考。其次,中国设计师在探寻中国设计元素的同时,更应该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以中国元素作为设计素材,显然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或生搬硬套贴标签式的应用,而是要消化吸收,解构重构,融合当代国际化的设计语言来表现,才能让中国元素焕发新生,才能将我们的中国元素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在这方面,其实已有很多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把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创作出很多经典设计。再次,探寻中国元素的同时也要关注设计的时代性。因为设计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5年前的设计,甚至2年前的设计都有可能不符当下的设计审美,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改变设计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所以我们在关注传统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科技对设计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如上所述,身兼设计师、教师双重身份的我们,除了要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外,更有责任把中国元素国际化、时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思想贯彻到教学当中去。

  甘森忠,厦门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系副主任。影像与设计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高校摄影教育协会理事,厦门平面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两件作品入选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第九届全国美展之设计展。《中国设计年鉴》第九卷征集海报设计者。作品入选第8届乌克兰国际生态海报三年展、IDN亚太设计大赛、《中国摄影年鉴》等。论文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策划拍摄《老鹭江表情》纪录片。海峡两岸爱情微电影评审、韩国2017K-Design设计大赛评审、亚洲ASIA DESIGN PRIZE 2018大赛评审。致力于影像与设计的跨界研究。

  郝琮:在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于美和什么是美,一直在不断被讨论和探寻的话题。东西方对于美的认知和呈现有着各自独特而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表达:西方哲学和美学从思考到表达的基本态度是物我对立。在对立思想的支配下,揭示事物规律的理性认识;中国哲学和美学思想则将中庸谦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为至高。东西方设计层面的意识和形态的差异由此显现,同时也就变得更易区分、理解。处于东方漫长而又丰厚的文化积淀之上的中国设计师,在文化使命的感召下,设计理念和表达形式应以大美、壮美、素朴为主线,并结合实际加以深化研究,使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既具有浑厚博大的文化涵摄之美、至刚至大的崇高之美以及独特而宏大得气韵之美。同时,在老庄哲学的天道意识、儒学的内圣外王、魏晋玄学的本末有无之形而上追问、佛教禅宗的问心自明等带有终极指向的中国哲学体系的滋养下,东方设计应始终表现出独特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怀。这就是东方设计理念和审美意识提升的关键所在。

  郝琮,现为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设计师沙龙理事。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作品获德国产品设计大奖“红点奖”;入围起亚汽车设计大赛全国30强;获第三届金曦奖国际设计比赛唯一金奖;获首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专业教师组产品与服装类一等奖、视觉传达类二等奖;获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海报展优秀奖。入选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当代国际水墨设计展”;2013年出版个人专著《燕赵美术史》获河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2017年出版个人专著《河北美术通史》;获由教育部等单位联合授予的第二届全国公益广告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ONE SHOW中华青年创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大广赛河北赛区评委。

  战国栋:汉字从甲骨文开始,经金、篆、隶、行草、楷、活字发展到今天,已有3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从古文字演变过来而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因为汉字的存在成就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哲学、审美,它无疑是中国人最伟大的一项发明。

  汉字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饱含着精神力量的书写,向来没有间断过。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中国汉字的书写、字形及阅读早已被彻底“格式化”“工具化”。键盘的敲击录入格式化了执笔书写,划一冷静的文本阅读格式化了文章的达意传情。汉字在追求经济、实用、高效等现代价值标准下,变得越发几何、冷酷、张扬……即使是诸如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等字库字体,因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也使得原本依书写而生的气韵严重缺失,成为只有其形而无其韵的僵化且无神的数码字库产品。然而在这样的语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期待汉字字体向传统东方美学回归,重新找回书写的精神与情绪,以打破这长久以来的“格式化”面貌。于适应现代媒体阅读需求之中,为汉字字体注入一丝传统书写之气韵,为文本行文注入一丝节奏韵律,为阅读注入一丝人文之关怀,成为字体设计师思考的重心。而海量的书法理论文献、古人书法遗存、碑帖、书札等为字体设计提供了可借鉴学习的资源,现代数码技术则为其提供了保障,至此字体设计成为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全新的媒体时代,中国的汉字设计必定会焕发出新的面貌,并彰显应有的民族自信。

  战国栋,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讲师。SGDA会员;纽约ADC会员;汉仪字库签约字体设计师。曾就读于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开始字体设计学习。2010年在名古屋举办个展发表作品《传递信息的字体-中国报纸用新字体研究》;2011年完成[文本明朝][铁线黑体][绛云明朝][瑞意]四款字体的提案试做,作为大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发表,并获得当年的[优秀作品奖],被爱知县立艺术大学收藏;2012年与汉仪字库签约合作开发瑞意宋体字库;2016年3月瑞意宋体字库正式发售;2017年字体瑞意宋入选东京TDC和中国TDC;2017年字体瑞云宋体入选日本typography和GDC平面设计在中国。

  张原:有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本事,才有参天悟道的智慧,这对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西方人是学不来的,这不是人的差异,是土壤的差异,不管什么肤色的人,只要从这片土里生长,就会有这个先天基因。肤色相貌都遮不住骨子里的先天基因,因为不管你怎么刻意,也是在先天基础上刻意为之,就像刻写了个“到此一游”而已,并没有改变墙的属性,这样“到此一游”的设计观念很受欢迎,因为易见、易解,其实这是东方智慧退化的表现。现在所谓的新中式理念,就是“到此一游”的理念,以为新了、变了,其实我们只是看到“到此一游”这几个字而已,以为用新材料、新技术复个古就是新中式了。东方智慧是尊天道、法自然,自然之道在于时时变化,何来新旧,无一刻可得,所以尊重变化,尊重当代,这是东方智慧,这样观念下的设计才是东方设计。这种不流于执着一时一物、看山非山、看水非水、超越物质形态、不受时空牵绊、睹物见性的心境,就是一种诗意。在这样一种观念下的设计还不够诗意吗?当我们面对任何一个事物,接受他的现状是智慧,不执着于他的现状就是诗意,这种心境下的设计,我以为就是东方设计的诗意,也是东方设计的魅力。

  张原,先行品牌高级合伙人、创意总监。中国设计师沙龙CDS常务理事,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委员,尖荷系组委会成员、全国设计实战导师;尖荷行动内蒙古区域负责人;《亚太设计论坛草原行》总策划;《2016气韵中国邀请展》内蒙古站策展人;《中国设计三人行》内蒙古站总策划。

  张勇正:东方文化的初始是感性的,以诗性传达。纵观几千年东方文化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化发展分支组合的圈层,是所有东方文化元素造就的文明。设计一词作为design的中文翻译,之前有其本意,有共通也有差异。诗是汉语艺术的典型代表,简明表意且情感丰富,与所有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一样追求写意。

  伴随时代发展和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东方语境下的文化艺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我们总是感叹,东方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在日本更发达,我们错过或者失去了太多,从而将文化的不自信进一步放大。确实,作为东方文明起源地之一,千百年来我们的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虽唐风宋韵不再明显,但这也可以称之为“发展”,因为存在即是合理,“诗意”依然还有。

  设计是新时代的产物,也应该是之前所有文化的集成。东方设计带着诗意的探究,是在东方文化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作物,或多或少或显或隐都有东方文化的基因,不用刻意归类于东或西,适用于设计应用的情境便是。诗意所代表的设计感受和作品意境也不必刻意培养,只要营造出氛围,自然会有设计师选择吸收,设计能力不是通过教化得来,不必刻意为之。

  我们总习惯于将东西方文化并置对立,水火不容。从哲学层面讲,东西文化本源或有共通之处,再加上时间所带来的交融,或许会形成全球语境。

  张勇正,教师,设计师,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

  杨进珉:东方概念的提出,必有其特殊的内涵。地球形态本无东西之分,刻意的标注之后,才具备了地理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无数影响深远的理论。东方设计是一种怎样的设计?其核心界定是什么?她与西方设计有本质的不同吗?……一连串的发问,似乎了解东方设计的心情更为急迫。

  中国是东方大国,文化影响深远,在东方文化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对中国设计某些侧面的分析,似乎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东方设计的内涵。

  中国设计中有崇尚自然的特性,不论设计作品、设计理论还是设计材料、设计方法,均讲求对自然的理解和阐释。古人既发现了广袤自然中处处皆有材料美,“东方之美者,有医毋闾之珣玗琪,东南方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西南方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西汉·刘安)”;又强调使用材料要有限度,讲求“取材于万物以足用”,不可“因物伤夭”(北宋·欧阳修);美材的加工处理,讲求“因象”以“授”(东汉·王符)和“视其理”(北宋·沈括);又要做到物尽其用,不可浪费,“美金以铸剑戟,恶金以铸锄夷”(《国语》)。这些观点虽然朴实,但都是在尊重自然的背景下提出的,似乎已具备了“可持续”之意。

  中国设计中又充满辩证关系,体现在设计品的使用功能和附加功能之间,能够找到比较恰当的连接点并赋予丰富的内涵和寓意。装饰、色彩、形态等造型因素的使用亦然。图案装饰既可以“明尊卑,别上下”、所以“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左传》),又需强调“制器者,珍于周急,不以采饰外形为善”(东晋·葛洪)。辩证关系的运用,可以让一件瓷碗,成为平淡无奇的粗瓷杂器,也可以是文人案前的清玩雅器。很多时候,产品的材料属性可能并不是其显得珍贵的主要原因。使用功能和附加功能之间关系的转换以及附加功能的延伸,都可以提升和改变产品的物用观。

  以上个层面的分析,试图在宏观的背景中还原中国设计的环境和思辨,为梳理东方设计的庞杂概念提供参考。

  杨进珉,艺术硕士,副教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与设计系主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数字媒体专业建设协会理事,湖北省古玩与艺术品商会理事。艺术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美术大赛、展览的各类奖项,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教科研项目。

  王振兴/吴静:今天的“东方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所能涵盖的,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与交替,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轨迹。在现今各个设计领域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都有代表东方设计的各种元素存在,不论是传统的设计创作,还是现代的艺术作品,或多或少的都能找寻到“东方”的元素与符号。我们现在谈论的“东方设计”已不再是一个区域名词,而是一种逐渐形成了被广泛接纳的设计领域。在世界设计与艺术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具有“东方”底蕴的文化符号出现,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风格与形式,不再是某个地域或国家的标志,而变成了具有鲜明色彩的世界设计与艺术。相信未来“东方设计”将是世界设计与艺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创新直接影响着设计与艺术未来发展轨迹。

  王振兴,设计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产品设计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韩国牧园大学产品设计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韩国首尔科学技术大学通用化设计专业,获得设计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中国工业设计会员;韩国设计协会会员;韩国设计趋势协会会员;韩国情报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地区责任人)。

  吴静,设计学博士。200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视觉传达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韩国牧园大学产品设计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韩国首尔科学技术大学视觉传达专业,获得设计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韩国设计协会会员;韩国设计趋势协会会员;韩国情报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地区责任人)。

  范振坤:在“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高校巡展中,当代工艺美术家常沙娜先生为艺术栉风沐雨、无私奉献的精神令观众折服。常先生的艺术源自敦煌,在先生的作品里,我们却能读到现代生活所特有的意味。联系到当下的“东方设计”,常先生的“民族风”值得思量。一般而言,国际化和民族风是设计方法两大出口,国际化更强调“极简主义”,民族风更强调“装饰美感”。极简、极繁本身并无问题,问题是和风格碰在一起以后,就容易产生“标签化”的误导,如此产生了“极陋”和“极乱”之乱象。回到本质,简,是由繁入简后的简,其真谛是大道至简,常先生提取敦煌元素进行的日用品设计,造型干练不拖沓,这对当下设计颇有启发。把偶发的灵光闪现当做风格的表达,用这种不可控的方法从事设计,不能算设计创意,顶多属于取悦某类人群的设计“伎俩”,于设计的发展无益。简,就像母体里的胎儿,它可以从中汲取无尽的滋养,当它离开母体来到这个世界上,它可以用自身的功能印证母体的伟大。设计的母体就是传统,设计的创新就是离开母体再生的过程,它简而不陋,繁而不杂,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根植传统、有目的再造的过程。

  常沙娜先生用自己的艺术人生诠释了一种设计创新的方法。

  范振坤,现为山东管理学院副教授、艺术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艺术硕士,清华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山东省美术与设计教育联盟、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济南文化创意设计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设计基础教育及视觉设计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主持策划多项专业竞赛、学术活动和品牌设计案例,个人作品和论文发表在《设计艺术研究》、《创新与设计》、《设计艺术》、《上海艺术家》等专业期刊。曾获中国设计先锋人物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