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热点推荐

平安年 美不停

时间:2021年02月2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百灵
0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家人团聚、喜庆过节是人们的共同选择。在就地过年政策倡导下,很多人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牛年春节。各地艺术场馆因为防控疫情的需要,纷纷采取了预约、限流、错峰等措施开放场馆,与此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精彩纷呈的展览和艺术活动,吸引就地过年的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享受艺术魅力,过审美新年、文化春节。

  大展缤纷“不打烊”

  近年来,走进美术馆、博物馆过大年,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新年俗。而与此同时,美术馆、博物馆也在不断推出颇有新意的跨年展,让美术馆充满艺术与新年的气息,吸引观众的热烈参与。

  欣赏精美文物,品味传统文化。新年伊始,北京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推出了精彩纷呈的特色大展,为就地过年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假日文化选择。春节期间,中国美术馆推出“美在耕耘”大展,展出的近600件作品中,不仅以牛为题材的名作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很多表现人们生产生活的艺术佳作。该展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据中国美术馆相关工作人员透露,7天长假期间的门票早在节前就已全部约满。国家博物馆则有25个展览陪观众过大年。有以牛为主题的“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还有“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等专项特展。

  春节期间,广东各大美术馆推出多个美术大展。其中,广东美术馆举办四大展览:“致甜蜜的生活——20世纪以来岭南风物专题研究展”“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扮戏——现代视野下传统戏曲题材绘画研究展”和“传承红色基因,喜迎建党百年——粤陕国画名家陕北行”。广州艺术博物院提供了“惠风和畅——明清春天题材绘画展”和“法从对象生——黎雄才写生作品展”等八大展览。关山月美术馆春节期间也推出了4个线下展览,包括“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当下·重置——2021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作品展(第五回)”“策源地与试验场——设计艺术在深圳(1987—2019)”和“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展览关涉到从古至今、历史与政治、文化与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春节期间,上海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展览也精彩纷呈,据统计上海的35家美术馆共呈现了75个展览,接待观众5.1万人次。其中,中华艺术宫特别推出了三大展览,分别是 “春又芳菲——2021 海派民间艺术新春展”“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艺术家作品中的人民主题表达”和“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共展出500多件来自各艺术机构和个人的藏品,5000多平方米的多个展厅,通过时间线、故事线、题材线等多条线索,将作品形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经纬交汇,以全新的展陈理念策划出一个主旋律美术大展。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顾建军表示,此次大展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展览,不但有壮阔的史诗般的观感,更多的作品关注社会民生,很有烟火气。展品几乎涵盖全种类的美术作品,题材方面也不拘一格,可以满足男女老少各类观众的需要。

  春节期间,浙江美术馆有两个展览可供欣赏,分别是“雅集兴答——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和“中国年——文化与设计系列展”。其中,“中国年:文化与设计”展览系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合办,策展人金晓依介绍,展览从中国年俗形象视觉设计的角度呈现,通过时空、仪礼、器用、娱戏、馈赠等方面,对传统年俗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角度进行展示,让年青一代了解传统中的“中国年”。展览与中国5个艺术院校合作,提炼中国年俗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今日“中国年”的视觉形象进行了新的探索,用现代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再设计,应用和丰富今天的美好生活,综合呈现一个具有当代价值、文化特点和可能性的“中国年”。据该馆馆长应金飞介绍,春节期间,浙江美术馆日均观展人数达到1600人次。

  精彩惠民不重样

  过年期间,各美术馆不仅推出了各有特色的精彩展览,美术馆人还以展览为依托,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让观众在美术馆里深切体会“美意延年”。

  大年初一,中国美术馆一楼内红色的灯笼与牛题材的作品相得益彰,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和副馆长安远远、张晴等一道为观众送上了馆内书法家书写的福字,参观展览收获的“意外之福”让很多观众兴奋不已。“中国美术馆每年大年初一都要给观众送福。去年,因为疫情闭馆临时取消了送福活动,今年春节,提倡就地过年,中国美术馆精心筹划了‘美在耕耘’大展,并写下这一张张饱含温度的‘福’字,为大家送去牛年美的祝福。感谢首都人民、全国人民对美术馆事业的支持。”吴为山说。

  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坚强走出的湖北美术馆也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美的盛宴。该馆不仅为观众准备了4个展览,还精心策划了几个跨年活动,旨在为观众寻回春节仪式感——“牛气五福”为观众送上“福”字,“一起‘趣’寻宝”通过趣味问答寻找藏在美术馆的“小秘密”,“新春至读书”为观众准备了与新年有关的艺术图书,一系列活动让美术馆充满趣味、年味和文化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特的艺术之旅。

  新年期间,中华艺术宫也配合展览推出一系列公共教育手工体验互动活动:大年初二的海派剪纸、大年初三的掐丝珐琅、初四的结艺编织、初五的海派面塑,以及将在元宵节举办的海派灯彩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民间手工体验活动,把海派民间艺术传承融入当下生活。

  广州艺术博物院更是玩出了许多新花样:看展览、接福气、赏桃花、玩醒狮、画油画、做雕塑……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从线下到线上,“‘牛’你真好,艺博带你过大年系列活动”每天不重样,从各个方面介绍广东的春节年俗,让就地过年的观众过好文化年。

  云端风景不拘束

  预约制的启用、人数的限制,使得2021年的美术馆、博物馆不再是说走就走的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之下,“云”上相会成为美术馆不约而同的选择,而经过了庚子年的疫情,线上展的模式已经成熟,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尝试,具备了更多的互动性,从而拓展了展览的展示空间,拉近了艺术与观众的距离。以上海为例,据上海市文旅局消息,2021年春节假期的7天时间,上海各美术馆共举办103项线上活动,浏览量170万人次;全市各博物馆推出“云展览”,浏览量超40万人次,充分体现出艺术的巨大吸引力。

  首先是与网络媒体合作,推出艺术项目。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于春节前在推荐频道和中华文博频道上线“博物馆说”专题,展播143家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为用户送上一份“云端”文化大餐。

  中华艺术宫在微信及抖音平台连续推出在线展览赏析+策展人说。新春大展“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线上短视频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艺术家作品中的人民主体表达”推出策展人李晓峰说展览,为大家解读艺术板块中的故事线索、历史线索、逻辑线索;“回眸——张乐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策展人朱国荣讲述展览如何全面展示张乐平的艺术成就。这样的“云观展”方式,丰富了市民节日文化生活。

  江苏省美术馆联合新华网推出“牛气冲天!带你探寻春联里的年俗魅力”文化惠民专场直播活动,将“福”气传递到千家万户。江苏省美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徐惠泉以及三位副馆长张兴来、赵彥国、王国斌通过直播为大家阐释了贴春联、贴“福”字的传统渊源和文化寓意,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就能畅听春联背后蕴含的年俗文化。

  浙江美术馆还推出了五洲四海“云”上欢——浙江美术馆欢乐春节线上展览。其中,浙江美术馆为春节主题展览“中国年:文化与设计”和“春之幻:综合艺术展”制作的官方中英文网站被纳入文化和旅游部2021“欢乐春节”线上项目库,陆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保加利亚索非亚等中国文化中心平台推出,向全球华人和外国公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新春的喜悦和美好的祝福。线上展览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了浙江美术馆现场展览的概览,线上展厅展示了“新年画”“新门神”“新年海报”“新福字”“新红包”“新民间玩具”等有着全新视觉体验的设计作品以及蕴含的设计理念,展览还制作了一批中国春节主题的动画和短片,以剪纸动画、指偶动画和情景化角色扮演等形式,展现年轻人对中国年文化的全新解读和奇妙创意。

  此外,更多的美术馆如广州艺术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成都画院美术馆等,利用线上展厅、微信平台等推出系列线上展览、解说和讲座等活动,实现了艺术的广泛传播。

  此前,线上活动只是线下展览、物理空间的补充,但现在,线上展览已经成为美术馆、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方面,使之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美术馆,提供给观众更多、更深入的信息。尤其是春节期间,线上平台以自由活泼的方式呈现不一样的艺术知识,创造不一样的“云端”体验,丰富了人们的假期。

  过年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期待,新的过年方式让“就地过年”年味儿不减。随着时代进步,过年的外在形式还将不断变化,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内核依然不变,假期已过,展览不停,美术馆、博物馆必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文化体验。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