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古时候也称为“启蛰”,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也就是今天的 16:53正式进入“惊蛰”。
惊蛰祭雷神
《周礼》云:“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可见惊蛰这一节气,与打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人也自然地在隆隆雷声的“熏陶”下,构建出了雷神的形象,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神化,也是远古时期很多民族都有的一种普遍现象了。
惊蛰始于雷,所以在古代的民间,在惊蛰前后也有很多祭祀雷神的民俗活动,比如贴上雷神的画像,摆上供品,以及去雷神庙里上香祷告等等。
雷公庙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趁势蒙鼓皮。这是因为在古人的想象中雷神的形象是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有蒙鼓皮击鼓。人们认为,只有顺应天时,才能求得事半功倍之效。
雷公形象演变
提到雷神(雷公)的形象,其实从古至今还是经历了挺大的变化。
最早的雷神的形象,是“龙身人头”的,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先民构建的这个龙的形象,和雷的声音就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最早的雷神有个龙的身子也并不奇怪了。
大约到了汉代以后,雷神才逐渐的人格化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里面记载,当时的人们在给雷神画像的时候,一般都是画成一个大汉的形象,一手拿着连鼓,一手拿着上方下尖的锥子。
当时的人认为,轰隆隆那个雷声,就是雷公用连鼓发出的;而比较尖利的雷声,则是雷公挥锥的声音。壮士奋挥锥,这雷公可谓是“爆裂鼓手”了。这个雷公的形象流传时间很长,唐代敦煌石窟里的雷公形象,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初唐雷公图(莫高窟329窟)
再到了后来,大概明清时期,雷公的形象又有了变化,变成长着鸟嘴肉翅,手持斧凿的形象。
其实雷神还有一些其他形象,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有人认为雷公是形似猕猴的神,晋人干宝《搜神记》里就是如此主张,也难怪《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又会被称为“活雷公”。
在唐朝时,有人认为雷公是个遍身鳞甲的猪头怪兽,在如今广东省雷州半岛西边的一座雷公庙就有一座“豕首鳞身”的雷公像,那雷公像活像个猪八戒。
不过,无论是孙悟空还是猪八戒的造型,都是偏处一隅、昙花一现的,更为流行的还是力士型雷公和鸡嘴有翅的雷公形象。
雷公电母是如何成为好搭档的
咱们中国的古人在构建神灵形象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世俗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加入到里面。比如大家都认为夫妻和睦是好的,于是古人们就给很多神安排了“对象”:看着西王母很孤单,就造了个东王公给她;看着雷公没人陪,于是设计了电母。
雷公和电母
电母的形象在典籍中出现,比雷公要晚得多。《宋史》中说当时的仪仗队里有“雷公电母旗”,到了《元史》里才说得比较清楚:电母旗上的电母,是一个绣衣、朱裙、白裤,两手运光的巾帼英雄形象。
那雷公和电母又是如何成为最佳搭档的呢?台湾的民间故事给了一个很完满的解释。
原来电母是民间的一位孝女,由于夫家贫困、丈夫又早死,她跟瞎眼的婆婆相依为命,每天连买米的钱都是个问题。所以,媳妇只好把仅有的一点米煮成饭给婆婆吃,自己吃胡瓜度日。
后来婆婆知道了,于心不忍,趁着媳妇外出务农时,自己吃了胡瓜子,把米饭留给媳妇。但婆婆的胡瓜子还没吃完,就被刚回来的媳妇看到了,媳妇将瓜子一把抢过来倒掉,要婆婆吃饭。
但这时,正在天上观察凡间的雷公大概因为近视眼的原因,误以为这个媳妇将米饭倒在地上,糟蹋粮食还欺负婆婆,一时生气便将孝媳用雷给劈死了。
站酷插画师一个角宿绘制的雷公和电母
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为了避免糊涂的雷公再误杀好人,便将那冤死的孝媳封为电母,每当雷公要打雷前,先让电母发出闪电让雷公看清楚,不致再打死好人。
关于雷击,民间有种种传说。无论是雷公之雷还是龙打雷,皆是人们将雷看成有知有情有生命的神,这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