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电影评论

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个体记忆的艺术建构

时间:2021年09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宜庸
0

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剧照 

  9月3日,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全国公映。他们是谁?1950年时,年轻的他们经历了什么?那些经历对他们产生了什么影响?片名所引发的这些疑问,随着画外音的讲述逐渐得到解答:他们是71年前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征战时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15岁,如同今天的00后,笑容灿烂,热血方刚。

  抗美援朝题材作为中国纪录片众多创作题材中的一种,无论创作角度有何独特,无论艺术手段是否丰富,作品的最重要主题都必然是展现志愿军战士毫无畏惧的气概以及捍卫和平正义的渴望。在框定主题的前提下,显然这部98分钟的纪录电影,无意于完整呈现、全景还原这场共计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197653名战士牺牲在异国他乡、持续时间为2年零9个月的战争历程。9月2日上午,10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1226件相关遗物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2013年中韩双方达成“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协议,在2014年至2020年的七年时间里,七批共716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到祖国,这是第八批。除了疫情的影响,这也是影片公映日期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而不是2020年“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原因——聚焦战争背景下的个人经历、心理状态。

  据报道,该片的摄制团队从2018年6月开拍第一位老兵到2020年8月结束对最后一位老兵的拍摄,采访了近50名老兵,积累了80多小时的素材,最终基于多种原因考虑,选择了这26位志愿军老兵口述的内容片段。为什么是这26位老兵?他们曾经是炮兵、文艺兵、军医、翻译、司机、后勤人员等,年龄、兵种、参军时间不同,但都是那段峥嵘岁月的亲历者、幸存者,由他们来口述历史,其代表性不言而喻——能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史事细节,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说服力。作为第一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普通人情感和故事的纪录电影,该片紧扣两个关键词“1950年”与“年轻”,以26位现年90岁左右的志愿军老兵口述历史的方式,从个体记忆的微观角度,带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浴血年代,从而建构新的集体记忆。换言之,影片摒弃了全方位的宏观视角,没有采用专家评述与解说词,甚至也没有激烈战斗的特效镜头,没有明显的章节结构,而是主要由人物访谈串连全片,以内在情感牵引叙事,不时穿插的文献资料、影像档案、静态图片与解说文字,则起到了解释背景、补充互证、衔接转场、烘托情绪等作用。

  鲜活细节所带来的心灵震撼是巨大的,通过老兵动情的述说,透过老兵动容的眼泪,隔着银幕,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我们才得知,侦察兵怎样趁着夜色潜入敌营为挨饿的战友们带回带枣的、热的年糕;战士们过春节的时候就着弹坑积水吃水饺;五个女兵在洞口互相抓虱子,敌机发射下来的子弹当场让其中一个牺牲了……也因此,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最可爱的人”:当年的文工团队员任红举在水磨房里发现一位负伤的指导员,对方给他一个银元请他转交给自己妹妹,他在对方牺牲后用钢笔写下“李振唐”的名字插在水磨房旁边;曾经的机枪手叶发坤在战友牺牲后,把两人的合照对折了过去,从此没有再打开,从合照上只看见他的右肩上有一只手;担任过军医的薛英杰念念不忘逝去的战友,每每忆起战友就激动痛哭,希望找回战友的遗骸……

  老兵们既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又是历史事件的观察者,当战争已经成为过去,他们回忆、讲述时的视点、态度也可能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对于事件的感知、认识则完全属于当下。不过,时隔71年,他们的记忆可靠吗?老兵王贯三说,“这个我的记忆可能……”老兵刘素谦也想不起来自己是哪年去参战的。按理说创作者可以将老兵们的这些迷糊瞬间删去,但他们依然不避讳讲述人当下的真实状态,选择让个人有权如实说出自己的记忆,即便因年代久远而记忆模糊。反倒因此,让观众倍感真切,沉浸在他们的故事中。英雄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也不是钢铁铸造的,创作者甚至允许老兵们去述说自己的紧张、害怕、脆弱、遗憾、委屈,“我们出去的时候是不知道的,心情是紧张”“我才知道什么叫战场,不是电影描写的这个”“稀里糊涂就打了”“我不愿意想过去,不愿意想,一想控制不了”“我宁可什么都不要,我也要把你带回去”“为老兵说句话”……从老兵们口语化的讲述中,从年轻与年老的今昔强烈对比中,观众感知到了岁月的无情、战争的惨烈,接触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当然,假如影片隐去后半部突然出现的采访者的声音,删去一些重复的影像档案,彻底地让老兵们的口述成为影片的影像主体,则更能体现口述历史纪录片的特殊价值。

  影片还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什么样的记忆能够被保留?决定记忆被建构的力量是什么?个体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需要通过倾听、记录、被看见、被传播,才能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否则仅仅是个体记忆而已。只有当个体记忆转变成集体记忆一部分,补充、修复、矫正和保存了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才得以多方位反映历史,更接近历史真相。对于没有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人来说,真正理解、认识这一战争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抗美援朝集体记忆也可能会随着幸存的志愿军这一记忆群体的相继过世、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不那么清晰可见,因此对抗美援朝集体记忆的建构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正如老兵刘素谦所言,“你们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了。”的确,影片公映之际,她已与世长辞,这位对着采访者夸奖老战友“她现在更漂亮”,然后又补一句“这是说笑话”的幽默老人,她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银幕上。

  影片通过抢救式的拍摄,挖掘和记录老兵们的记忆,充分发挥个体记忆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战争给老兵们带来的心灵创伤和命运转变,彰显“每一个人的牺牲都是有价值”的主题,也让抗美援朝这段国人共有的集体记忆有了独特的角度和温度。特别是当片尾字幕缓慢滚动上升之时,老兵们在左边的小画框中再次现身,表达他们对于战争的态度、和平的期盼以及国家的祝福时,影片的情感基调至此发生了变化,由缅怀烈士的哀思转化为正面积极的乐观昂扬。恰恰是这些普通战士身上所传递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动观众,引发共情,并顺理成章地实现了电影的精神导向功能。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这是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是一场1950年的年轻人与当下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隔空对话。这也是用影像铭记历史,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的最好方式。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福建省影协副主席) 

(编辑:张钰童)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