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推荐

《雷雨》遭笑场是一种审美扭曲

时间:2014年07月30日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贾梦雨

  7月24日下午,北京人艺经典话剧《雷雨》演员杨立新发出5条微博,称“《雷雨》成了爆笑场”。原来,前一天晚上的公益场《雷雨》,很多大中学生以低价票进场看戏,但让主演们深感意外与尴尬的是,他们的精彩演出竟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这种笑“贯穿全剧”。《雷雨》的“笑场”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文化界人士和观众纷纷加入讨论,观点交锋激烈:有人认为现在的年轻观众不懂得欣赏经典,有人则认为《雷雨》剧本和表演与时代有“代沟”。不过,如果我们更深入一步分析,话剧《雷雨》遭遇笑场,不但与当今表层的娱乐氛围有关,更与深层的文化生态有关。

  现在是一个娱乐高歌猛进的时代,无论什么东西都要与娱乐挂上钩才能赢得市场,久而久之,“笑”几乎成了衡量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和欣赏方式。很多学生在看《雷雨》的时候,热衷于留在剧情的表层空间:繁漪和大少爷周萍的乱伦;四凤怀了大少爷的孩子;周冲跑到四凤家里表示爱慕;周萍夜探四凤窗户被关……这个时候,在学生们眼里,作为悲剧的《雷雨》就成了喜剧,“笑”成了一种自然反应。有网友表示:“不是所有笑声都是藐视,都是不重视艺术。现在孩子的表达方式与过去不同,过去以正色表达严肃,现在以笑面对生活。他们没把话剧当成修行,而是当成娱乐。”其实,这样的观点似是而非,彼时彼刻,他们的“笑”显得不合时宜,是对悲剧的解构。如今各类文艺作品,包括电视、电影乃至歌舞、话剧等,笑场很多,不过,“含金量”却很低,有的很脑残、很低俗的桥段,也能引发观众们的哄堂大笑,这在《三枪》《小时代》《龙门客栈》等影视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内涵与智慧的“笑”已经成为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本能反应,正是在这样的娱乐氛围中,即使面对《雷雨》这样的经典作品,他们也总能从里面发现大量的“笑”料。

  应该说,北京人艺演出的《雷雨》,无论是对原剧本的挖掘还是人物表演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不过,现场不少年轻观众不但缺乏艺术水准,还缺乏相应的艺术修养。我们都知道,在一些高雅演出中,即使你不一定非常认可演员的演出,但一定的艺术礼节必不可少,例如古典音乐会中,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该起立,包括穿着、表情等,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程式”,甚至于显得“刻板”,但就是在这样的仪式中,艺术才能够得到最好的尊重与诠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长期以来曲目不变,表演不变,但依然富有永恒的魅力,观众的“虔诚”几乎达到了敬畏的程度。由此观之,年轻观众在话剧《雷雨》演出过程中,不顾情节的演进,不顾演员的表演,由着自己的性子发出放肆的笑声,这样的笑声,不但刺耳,而且让人感到悲哀。

  文化修养缺乏,其实还是表层的方面,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审美的扭曲。如今,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虚无主义,对严肃、崇高、悲悯等缺乏共鸣,更不要说产生敬意,反过来,却对一些低俗、空虚、无聊的东西趋之若鹜。一方面,沉溺于碎片化的文化氛围中不可自拔,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经典充满了戏谑与嘲讽。因而,一些年轻观众在看话剧《雷雨》的时候,对悲剧性的东西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感知,更不要说在审美空间产生共鸣。这与平时热衷于消遣性、功利性阅读,却对人文性、经典性阅读比较冷漠如出一辙。当然,经典话剧《雷雨》毕竟年代久远,跟当下时空存在一定的反差与错位,如果在不改变原著精神的前提下,在表演上适当做一些改进,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笑场。

  《雷雨》演出中的笑场,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今的文化生态。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文化艺术作品,要么充斥着假大空,一副真理在握、舍我其谁的派头;要么充斥着娱乐八卦,一副消极放纵、随波逐流的架势。我们一方面生硬地把一些东西塞给大众,另一方面又不分青红皂白地迎合大众,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与“合谋”之下,久而久之,社会上充斥着一种涣散的、浮皮的、虚伪的、无聊的文化氛围,而真正优秀的文化,常常无人问津。话剧《雷雨》遭遇的笑场,应该让我们深思,更应该让我们警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