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即时新闻(旧)

文化空间设计需整合思维

时间:2014年08月10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黄建成
0

  中国以前的文化展示空间设计,常局限于博物馆、美术馆中,并且往往认为展示就是陈列,少有主动传递信息、与观众互动的意识。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改观,近年来更是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加强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交流活动的相继举办,大大拓宽了对空间一体化设计、展示设计的理解,在展览、文化空间设计上呈现出很多新的探索。

  在当今中国进行文化展示空间的设计,首先要重视设计各个环节的对接和融合,进行整合设计,因为单纯从某一阶段、某一局部进行的设计一定是片面的,会导致前后脱节、软硬分离等问题。国外已有的建筑主体与展示空间同步一体化设计的经验可资借鉴,这种合作可以避免常见的内部展示空间设计和既有建筑衔接的难题。两个团队一起构建设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大的建筑景观规划到最后内部细节的设计,都由两个团队共同完成,最后融为真正的联合体或者是一体化设计,这应该成为国内进行空间设计的一个趋势:尽可能打通建筑与空间设计,不适合打通的地方就按照专业区分分别进行。

  展示空间的多元化、多功能需求,也应该得到重视。以前博物馆固定的展示空间比例要占到80%,一旦设立就很难改动,而现在大家都希望在同一个空间中呈现不同的空间展示效果,希望能够多元化地利用空间,因此现如今对于展示空间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空间分割、组合的灵活度。比如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除了马王堆展区是固定的以外,其他60%—70%的空间都可以随意布置不同的展览,这便是为了应对社会对博物馆空间、展示的多元化需求而进行的设计。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呈现方式进行新的发掘和转化,也是文化展示空间设计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历史文物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对于文物中历史传承关系的展示和优秀文化的弘扬,是博物馆陈列工作的主要目的。今天,博物馆的陈列不应再是简单的文物摆放,而要思考如何与当代人的信息接收模式、体验模式进行对接,或者进行媒体转化、艺术转化。比如,在2005年和2010年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都面临怎样利用“中国符号”的问题,尽管设计界对此多有争议,但是最终的设计并不是单纯地拿来,而是从国家文化形象表达的角度、从世界各国观众理解和接受的角度,对“中国符号”进行了转化,并且在设计中尝试了于传统中置入新的技术手段和互动方式,如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内的多媒体浮雕艺术墙——华夏文明之旅,是在壁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中加入了多媒体电视墙、互动装置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将《清明上河图》进行了动态化、媒体化放大展出,给观众以新鲜的文化和视觉体验。

  除了对文化空间设计本身的思考,设计师还应该有更强的文化自觉。近年来,国内大建博物馆、美术馆,这于整体文化战略而言是好事,有文化项目才能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而言,决策层、大众、设计师都欢迎。但在这个建造的浪潮中,也出现了个别问题,尤为突出的是,某些建筑变成了政府的政绩工程,导致一些地方不顾实际地进行拔苗助长、定指标,比如每个城市都要有两馆一厅、一馆一厅等,可能有些地方并没有足够的文化资源、管理条件,但还是要建造、运行这些场馆,甚至还有好几个城市都提出要建成博物馆城、区。博物馆不能简单地说建就建,关键要看有没有这种文化的传承和积累,否则就算建了博物馆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甚至维持不下去。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不能只为了经济利益就配合这种浮躁的做法——其结果会造成一些“批发性设计”,面貌雷同,形式空洞。设计师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放慢节奏,多斟酌、多调研、多积累,做一些和历史、文化相对应的视觉形态的生成,在设计师可掌控的范围之内,让空间设计作品感强一点、文化性强一些。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