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邓堂与《江山图》

时间:2019年10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朱万章
0

江山图(局部) 纸本墨笔 邓 堂(清)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代早期在安徽地区出现的“新安画派”盛极一时,其影响所及,不仅广涉以黄山为中心的艺术圈,更遍及江浙及岭南地区。祖籍安徽歙县的汪后来(1674—1752年)随父落籍广东番禺,活跃于广东佛山、番禺一带,但其绘画却传承了“新安画派”余韵,作品如《秋山图》《仿石田南雪图》《罗浮山水册》等与“新安画派”名家如弘仁、查士标、梅清、戴本孝、萧云从等均有相近之处。他在广东开馆授徒,弟子传其画艺、诗歌者颇众。但因诸多原因,除汪后来本人有多件画作行世外,其弟子则罕有作品流传至今。就笔者阅历所及,有画作传世者,仅邓堂一人而已。

  邓堂为广东南海人,字葵君,一字天木,清康熙年间人。他曾师从汪后来,但其生平事迹史载阙如。他擅画山水,有《江山图》卷行世。关于其画艺及行迹,在时人罗天尺(1668—1766年)《邓天木为绘石湖小图歌(邓君堂,南海人)》一诗中可略窥端倪:“邓君动笔摇山岳,二顷湖光一时作。我祖精神画里生,俨然披氅立丘壑。湖南湖北野蝉鸣,荔枝红蘸湖波清。种石种鱼见野意,白云白日流闲庭。欵关两翁知谁是,竹本先生寒塘子。司空冢墓日同游,甪里衣冠古无比。高人争和辋川诗,野衲来看井中史。大极山房石气青,乾坤浑穆元气停。感鱼小隐开一角,鱼乐我乐忘真形。树里南湖见村落,三家两家背寒郭。蚕娘初拜落花风,秧马闲抛看秋获。林泉不复梦朝天,征书谢绝三十年。芙蓉冠戴自高旷,见者往往称神仙。夜郎弃官良有自,邓君丹青传其意。桑麻鸡犬何宛然,端有精灵立君臂。此图我宝如天球,鱼篊五尺橘千头。洛阳金谷长已矣,平泉林木成荒丘。何如湖水犹堪乐,我祖经营尚如昨。请君添我入画图,再布空中好楼阁。”诗中提及的“竹本先生”为彭睿埙,“寒塘子”为梁梿。彭睿埙长于草书,兼擅绘兰竹,其弟子传其艺者形成“竹本派”;梁梿擅绘山水,其子弟传其艺者形成“寒塘画派”。据此可知,此《石湖小图》气势磅礴,且颇具野趣。画中将其时享誉当地的名书画家彭睿埙和梁梿引入画中,说明邓堂的山水画中不乏人物衬景,或类似于清代康熙以降盛行的文人《行乐图》模式。

  如果说《石湖小图》只能靠诗意揣度其画境与画意的话,《江山图》则可以直接反映其画风与意境。画幅由右至左为繁密的茂林、山峦、丘壑、瀑布、峡谷、山涧、踞石而谈的游人、白云深处人家、烟波浩淼的水乡和一望无际的平远湖山,是传统的由密而疏、由实而虚、由近而远的画卷构图模式。画面上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从深山远林到起伏丘岭直至平畴绿野,绵延千里,蔚为壮观。作者用笔粗细结合,粗放处疏远淡逸,雄健有力;精细处工整秀雅,洗尽铅华。画面所呈现出的浅灰而淡逸的格调以及空灵而深远的境界,正是“新安画派”诸家画中常见的笔墨气息。邓氏作此画时,其师汪后来年68岁,正是其艺术如日中天之时,故邓氏此画受其浸淫尤深,其画风与汪后来的诸多画作均有相似之处,或并未脱其窠臼,已有程式化模式。但就画作本身来看,与汪师的萧疏淡远相比,似乎更多一种灵秀之气。难得的是,此长达六米有余的鸿篇巨制纯用水墨一气呵成,作者在运用水墨的浓淡深浅方面,尤见深厚功力。值得重视的是,在此画创作的时代,正是以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为主导的“四王”传统画派一统天下,以邓堂为代表的一批名不见经传的野逸派画家,远离政治与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画技抒写着反主流的绘画意趣,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和众多包括“新安画派”诸家在内的画家一样,共同完善与充实着清初以降的绘画史。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审视邓堂及其《江山图》,未尝不是对主流画史的重新梳理与解构。见微知著,或可为我们完整地解读画史提供可征信的第一手资料。

  在《江山图》卷端,邓堂钤白文方印“臣堂之图章”和朱文方印“葵君一字天木”,卷末则题识曰:“康熙辛丑立秋日画于方至书屋,天木邓堂”,钤白文印“天木”及“邓堂之印”。“康熙辛丑”为康熙六十年(1721年)。裱边有收藏者粲三题签:“邓天木先生山水墨迹,光绪庚辰清和月粲三手玩”,“光绪庚辰”为光绪六年(1880年)。有限的题识与题跋文字及印鉴除了对此画的年代、作者字号及鉴藏印记增加新的认识外,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认识作者的信息,但其画作本身所展现的笔墨气韵与画外奥旨,却清晰地折射出一个传统与野逸并存、主流与末流并举的时代。

  和其师汪后来擅画山水而兼擅墨竹一样,邓堂在山水之外,亦兼擅花卉。汪后来有一首《题门人邓天木所画瓶莲》诗曰:“色即瓶花色,香非墨汁香。绿烟浮玉井,白雨隔银塘。天下一寒水,诗人方嚼霜。灯边移酒具,迟尔泛余杭”,据此可知邓堂擅画设色瓶莲。就诗意可推测,画面除瓶莲外,尚有油灯、酒具等,此图当为文人清供图一类,很能看出其笔情墨趣。这种题材的绘画,在“新安画派”诸家中,确乎是较为少见的。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