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大国扶贫》:真扶贫、扶真贫,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塑像

时间:2018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何瑞涓
0

  巴中是四川脱贫攻坚战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探索出脱贫攻坚的“巴中模式”。作家贺享雍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扶贫》,以近30万字的篇幅生动饱满地记录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脱真贫、真脱贫的动人故事,首发于《中国作家·纪实版》,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大国扶贫——献给第一线扶贫工作者》及姊妹书《脱贫攻坚我们的行动——23位第一书记访谈录》。4月17日,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四川省作协、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贺享雍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扶贫》研讨会暨巴中市重点文艺项目推介会在京举行,何建明、王山、侯志明、刘周远、胡平、黄传会、贺绍俊等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贺享雍之前主要创作小说,这是他的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为了这部作品,贺享雍踏上扶贫攻坚第一线,用100多天时间,走遍巴中山山水水,采访了100多位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的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乡镇领导、包村干部、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产业扶贫的企业家、困难户等。贺享雍说,没有一线扶贫工作者的奋斗奉献和牺牲,脱贫攻坚要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是不可能的,作家有责任为他们代言,将他们平凡、质朴的故事写成新的史诗,以此留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一个奋进时代的前进史、心灵史和精神史。

  与会专家认为,《大国扶贫》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记录了扶贫攻坚战中取得的重大业绩,刻画了一线扶贫工作者群像,诠释了巴中经验的丰富内涵,扎实深入,真切感人。作品的思想性尤其受到关注与肯定。评论家胡平指出,现在写扶贫的作品很多,通常写扶贫主要是写扶贫事迹,基本只写阳面不写阴影,缺少对问题的总结与反思。而《大国扶贫》没有回避问题,贺享雍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家庭贫困的原因是好吃懒做,扶贫措施又使得他们更加依赖政府,扶贫不仅仅是物质扶贫,更重要的是精神扶贫、文化扶贫,扶贫先扶志,作品中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思想性和启示性。《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杨晓升认为,作品扎实、深入、用心,始终贯穿着问题意识,深入揭示生活的复杂性与扶贫的难度,如村民争当贫困户、互相攀比互相揭发、一些村干部欺上瞒下、脱贫户因病再致贫、上级指挥的不切实际、扶贫对象的不满与抱怨等等,都是扶贫工作中的难题,也考验着一线扶贫工作者真扶贫、扶真贫的能力,这些问题的呈现自然而然,真实可信,也使得作品更为厚重。

  写报告文学和写小说不同,贺享雍的报告文学也发挥了他作为小说家的才能与优势,提高了作品的文学性与可读性。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指出,很多报告文学作家人物的语言就是新闻报道,一百个人物用的都是同一种语言,贺享雍作品语言生动鲜活,个性鲜明,融入四川方言,增添了作品趣味。胡平认为,作品善于写人物,对故事敏感,将人物故事铺开来写,挖掘细节生动而有趣味,刻画人物肖像传神,仿佛能让读者看到人物长什么模样。评论家贺绍俊则认为,《大国扶贫》用了字胜于文的写作方式,作品叙述上流畅、文字上活泼、情感上投入,不输文采,但相对于写小说,作者收敛了他讲述故事的优势,忠实于采访记录,让采访对象直接说话,客观可信。评论家彭程指出,《大国扶贫》扎实饱满的品格从根本上讲来自于作者深入生活与细致采访,“如果缺乏在生活的海洋涵养,很难挥洒出这样的效果,再一次印证了唯有真正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一个中国的作家书写乡村乡土,尤其是书写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指出,扶贫攻坚战中文学不能缺席,作家不能缺席,《大国扶贫》选择了好题材、好地方、好角度,贺享雍做了大量艰苦的采访工作,同时又以对故乡特殊的情感书写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从而创作完成了一部扎实饱满有温度的作品。《当代》杂志社社长孔令燕对作品感触颇多,认为这是一部有温度、有道德、有情感的优秀作品,贺享雍不太像作家,更像每天跟农民打成一片的基层干部,跋山涉水不辞辛劳,田间地头书写扶贫新篇,实实在在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了文艺要为人民为时代服务的使命。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