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河南郏县:民协建到乡镇

时间:2017年09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志勇
0
  “在群众的舞蹈里,我看到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群众的鼓声里,我听到了祖国发展的脉动。郏县民协把组织建设到村镇,有专人负责、有经费、有补助、有办公地点、有管理机制,工作有成效,值得推广。”近日,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调研乡镇民协工作时如是说。在国内部分县区还没有“文联”的情况下,河南郏县的一些乡镇已经率先成立了乡镇“民协”。这一独特的做法,引起了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河南郏县自2006年开始,在完善县文联内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的同时,为了加强对最基层民间文艺工作的服务、引导和帮助,他们以分会的方式,“一杆子扎到底”,把民协组织延伸到了乡镇,把最基层的民间文艺工作纳入到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之内。
  郏县冢头镇民协成立于2006年1月15日,这是河南省内的第一家乡镇级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国内也是首创。郏县民协主席孔令公告诉记者,经过12年来的发展,如今冢头镇民协已发展成为注册会员8000多人、各种门类文艺团体182个、跨越周边四个县市的最基层民间文艺组织。郏县的另一个乡镇民协,茨芭镇民协成立于2007年,迄今也已经吸收了众多热心民间文艺事业的乡村民间文艺爱好者和民间艺术高手,会员遍布全镇各村,也辐射到了周边乡镇,人数达3000多人。
  在茨芭镇民协,记者看到,该民协有明确的章程,会员管理有档案,入会有誓词,活动组织有制度,各村支部书记担任常务理事,保证了文艺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
  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民间文化底蕴深厚,郏县民协把组织建设、服务手臂延伸到了村镇,几乎把民间文学、音乐、舞蹈、雕刻、坠子戏等当地能够找到的民间文艺骨干悉数纳入管理体系中,充分调动民协机构的“神经末梢”发挥作用。
  “在这里,我看到了民风,听到了民声,感受到了民情。”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认为,在乡镇一级开展民协组织建设和管理模式上的探索,可以说是国内民协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联、作协“延伸工作手臂”指示的成功案例之一。
  猜一个谜语,讲一个笑话,摆一盘龙门阵,都是民间文艺;村里的祠堂庙宇建筑,房子上的五脊六兽,寺庙里的菩萨神像,窗户上贴的窗花剪纸,也是民间文艺;吹拉弹唱,婚丧嫁娶的民风民俗,还是民间文艺。可以说,民间文艺渗透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国的村镇莫不如此。那么,郏县能够在乡镇一级开展民协工作有何独到之处呢?
  其实,乡镇民协成立之初,也面临过一些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等局面,为此许多乡镇民协负责人曾不顾风雪寒暑走街串巷进行了长期的宣传发动。“许多民间艺人居所分散,为了动员他们,需要多次登门拜访,有些村镇虽然有文艺基础,但要组建一个表演团队,需要对数十人进行多次动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冢头镇民协主席谷现军说。
  陈建文认为,冢头镇、茨芭镇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二是措施具体、保障有力,三是协会建设管理规范。他还建议郏县文艺工作者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善管理机制,扩大民协会员队伍,抓典型,树榜样,为推动群团改革、提高工作和服务水平起到模范引领的作用,为繁荣发展基层民间文艺事业,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茨芭镇镇长刘世杰告诉记者:“思想上要认识到民间文艺工作的重要性,活动上要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行动上要把工作体现到生活的最基层。”
  短短十来年,郏县的两个乡镇民协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茨芭镇目前共有78个民间文艺团体,41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文艺队,部分村不仅有广场舞队还有铜器队、秧歌队等文艺队伍,平时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相互提高,其乐融融,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今的冢头镇民间文艺事业也是红红火火,给乡村注入了青春活力,35个乡村,村村都有风格各异的文艺团队,每当农闲时节或者傍晚时分,不少群众都前来参加文艺活动,通过自创、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既从中自娱自乐,又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冢头镇、茨芭镇的民间文艺活动好似一缕清风,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这里的社会风尚,让镇子里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打牌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争嘴吵架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学科学懂技术的多了……“民协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党委政府工作的开展,推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刘世杰说。
(编辑:贾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