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宏大有之 炫酷亮之——德国新媒体艺术一瞥

时间:2017年09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亚萌
0

比特·瀑布(装置) 朱利叶斯·波普

  “两年前我曾参加过一个叫‘新媒体50年’的展览,虽然它被称作‘新’,但这个展览题目告诉我们:这个门类已经和我们同龄了。”德国新媒体艺术家朱利安·罗斯菲德在“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项目中的“凝固的时间——德国新媒体艺术”展览上如是说。这个于9月17日至11月12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中,7件出自哈伦·法伦基、朱利安·罗斯菲德、黑特·史德耶尔、克莱门斯·冯·魏德迈、马塞尔·奥登巴赫、尤尔根·克劳克、朱利叶斯·波普的作品“描绘”了德国媒体艺术的基本发展轨迹,突出了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将单一的艺术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作为承载观念的载体,让人们感受到作品以外的体量和学术价值。

  上世纪60年代末,视频和计算机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主体,这些新媒体主要用于记事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概念艺术等。从那时起,德国的视频艺术家表现出对政治的关注,哈伦·法伦基在他们当中显得尤为突出。他曾是前卫电视制片人和导演,其搭档是亚历山大·克鲁格——德国电影影像随笔的创始人之一。由于大众文化对电影尤其是文艺和前卫电影的冲击性影响,哈伦·法伦基转向了视觉艺术创作。在作品中,他保留了随笔和电影的特点,尤其关注感知的规律,即机器制造的图像世界如何操纵感知,乃至于形成和改变观者的世界观。2006年他创作的视频装置《110年后工人离开工厂》使用了12个并排连接的显示器,作品的内容以1895年卢米埃尔的纪录短片《工人离开工厂》为起始,向观众展示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影片中的工厂。

  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从单个显示器播放录像带渐渐发展到由多显示器的多波段装置共同播放影像的时代;尤尔根·克劳克的《我行我立》所“记录”的诸多细节组成了一个现实存在的、独立的视听场域。与他同时代的马塞尔·奥登巴赫却乐于探索以社会编码形式存在的规范如何成为人类记忆感知的来源,他的作品也呼吁观众获得思想上的解放:他在2016年专门为维也纳艺术馆创作了双频装置影像作品《无可证明》,作品以弗里茨·克莱莫1951年为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设计的一个纪念碑为主题,这个纪念碑在1954年至1958年间建于魏玛附近的埃特斯山上。镜头聚焦于纪念碑大约15分钟的时间,在这悠长的15分钟里,他拍摄了纪念碑的众多雕像细节和周围风景,以此研究记忆和历史的可视化等话题。

  艺术家克莱门斯·冯·魏德迈也介入了戏剧化描写、纪录片等相融合的新媒体创作领域。他创作于2013年的影像装置作品《开端,活人之死》是用电影史中一些经典场景重新编辑组合而成的作品。影片分布于5个屏幕上,每个屏幕间有6秒的播放时间延宕,作品揭示了雕塑以及其生产制作、膜拜和毁灭是如何以电影的方式呈现的。

  展览中最为宏大的作品是朱利安·罗斯菲德在2011年创作的影像装置《我的家乡是一片乌云遮蔽的黑暗土地》,这件约30分钟的作品题目取自特奥尔多·莱辛的作品,是以考古的方式对德国和地区历史的表现:森林经过了舞台化的处理,糅合了文字、音乐和声响等元素,以浪漫主义的方式展现了德国人的自然乐土和精神家园,散发出浓浓的民族气息。在这个意义上,森林同时属于自然与人类文化,缓解了二者的对立。其中一个画面中清晰可见一个男性的身影,他在用烟雾机为树木上方制造云朵,令人想到卡斯帕·大卫·弗雷德里希1818年画下的被公认为德国浪漫主义象征的《漫步于雾海之上》,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弗雷德里希的这件绘画对德国浪漫民族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功不可没,但在罗斯菲德的作品中,绘画的痕迹却被删去了,这种对艺术媒介独立性的强调,正是朱利安·罗斯菲德对电影摄影叙事性的回应。

  如果说朱利安·罗斯菲德的作品最“宏大”,那么朱利叶斯·波普的作品则最“炫酷”。伴随着“哗——哗——”声飞流直下的水滴在一瞬之间组成字母,组成单词。他在《比特·瀑布》中采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将自然要素——水,序列化成速度可控的人造水滴。自然完全被数字技术所控制,水滴的数量就是可以计算的,自然因而可以被量化——这些水滴组成的字母和单词,让时间以空间书写的形式存在,让自然元素承载了人类文明的意义。这件作品标志着数字艺术或者说作为自然映像的数字艺术时代的到来,为视觉媒体艺术开拓了新的可能性。

  “德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到今天,观念以及实践一直在不断革新。以影像艺术为代表的德国新媒体艺术从生活中提取艺术创作的要素,以周遭的人事际遇、生活场景和片段等为表现对象,诠释了作品的文化意义和批判精神。”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说。而“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项目总策展人、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则认为,战后德国艺术在观念上追求的历史感和表现性,不仅展现在伊门多夫、基弗、吕佩尔茨等绘画、雕塑领域的艺术家身上,也在朱利安·罗斯菲德、朱利叶斯·波普等新媒体艺术家的创作轨迹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关链接】

“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在京启幕

精神地图:聪明的购物(纸面混合媒介)弗朗茨·阿克曼

  本报讯 作为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框架下的重点项目,由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大型展览于近日在北京启幕。9月15日起,7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学术主题展和一场学术论坛陆续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太庙艺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红砖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元典美术馆和白盒子艺术馆举办。该展是德国当代艺术迄今在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展示,囊括了德国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最具影响力的55位艺术家的近320组作品。

  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主席、“德国8”总策展人之一瓦尔特·斯迈林介绍,在形态上,“德国8”涵盖了油画、水彩、素描、雕塑、装置、摄影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在时间上,展出的作品从20世纪中叶一直跨越至今;在艺术家构成上,包罗了德国战后艺术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名家和当今活跃的艺术界领军人物、高校和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整个展览将持续两个月。 (焦俞萍)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