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时间:2017年05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编者按 5月18日至5月24日,“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暨第十三届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以及邱运华、刘尚军等参加活动。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民协、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自今年初启动作品征集,截至5月,本次活动先后进行了“山花奖”初选、进入中国美术馆展览作品遴选的工作。其间共收到参评作品1450幅,最终确定200幅作品入选本次展览。这些作品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涉及60多个农民画画乡,由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的农民画艺术家创作,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鲜明,彰显出“中国精神·中国梦”的鲜明主题。

  

李屹、陈建文、潘鲁生、邱运华、刘尚军等参观展览 白旭旻 摄

  五月十八日,“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本报记者 张志勇 摄

  展现当代农民的生活风貌

  □ 陈建文(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的精神食粮。这次全国农民画创作展是全国广大农民画艺术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生活采风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反映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高度文化自觉,以此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农民画是一种民间绘画,特征是用变形、抽象、夸张的手法和绚丽的色彩来表现人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愿,是一种奔放自由的画种,不受任何工具、形式制约。农民画扎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以民间文化为创作基础,以乡村生活为创作灵感,充分诠释了“美从民间来,民间有大美”的理念。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画坛占有一席之地。长期以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对农民画的保护、传承和弘扬给予大力支持,近年来,在浙江杭州、江西万安、贵州水城举办了“中国精神·中国梦”等系列全国农民画展,不仅展示了全国各地的农民画艺术精华,而且以开放、亲民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介绍了农民艺术,更好地传播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风貌,搭建了民间艺术交流平台,共筑民间文艺工作者的中国梦。本次展览作为近年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共展出200幅各具特色的农民画作品,同期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初评将从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参与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的角逐。近200位来自安徽、辽宁、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山东、青海、新疆等地的农民画创作者汇聚在这里,相互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必将碰撞出新的创作火花。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缔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希望农民画的创作者们、关心和支持农民画创作的民间文艺工作者们,胸怀大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的农民画精品佳作,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民间文艺高峰。

  农民画里的中国梦

  □ 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5月18日,“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了。展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梦为主题,展出了来自20多个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全国60多个农民画乡的200幅农民画作品。展览主题突出,内容生动,富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建设发展成果和民间文艺的精神风貌,是中国文联党组领导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贯彻与落实,是民间文艺家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一次献礼创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战略部署,指引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更关切农村文化命运,在基层发挥了深远影响。在树立文化自信、守护乡愁记忆、礼敬文化传统的政策部署引导下,农民画的创作与传播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次展览筹备过程中,全国各地农民画作者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参与的农民画乡最全,作品数量最多,创作题材最广泛,是新时期农民画精品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些作者生活在农村和城镇社区,亲历了农村的深刻变化,熟悉乡土生活,具有深厚的乡愁情怀,充满了生活的理想和热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基层农村的“中国梦”主题。广大作者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民间艺术特色,突出“农民叙事”风格,凸显了农民画的创作特色。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的指引下,民间文艺繁荣发展,呈现出新风貌、新气象、新活力。党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发展政策在广大农村和基层社区落地生根,实现了对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服务方向引领、创作思想引领、创作道路引领和思想道德引领。农民画的创作队伍不断成熟和壮大,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文化使命感,农民画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民画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表达人民的心声,反映了农村建设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引领。我们相信,遵循总书记的文艺思想,我国农民画创作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国精神,鼓舞人们创造美好生活,以民间文化的磅礴力量助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本次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三、五、七号展厅展出。图为观众参观展览 本报记者 张志勇 摄

  图说中国故事:真实、生动、感人

  ——“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观后

  □ 廖开明(民间美术评论家)

  5月18日,来自全国各地60多个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200幅农民画作品汇集亮相于中国美术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农民画家是实现“中国梦”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们满怀激情地创作着,通过画自己的“梦”来体现中国精神,真实生动、亲切感人。在树立文化自信、守护乡愁记忆、礼敬文化传统的政策引导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艺术风貌,反映出当今中国农民画创作的水平,给人们以惊喜。

  辽宁大连宋玉华的《惬意》,画的是一群老人带着爱孙在海滨避暑度假的情形。他们有的在遮阳伞下观赏海景,有的举杯畅饮,好不惬意!为何如此惬意?是因为生活无忧无虑才这般。这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奔小康”的进程,也体现了人民的“获得感”。广东龙门骆雪芳的《幸福交响曲》,画中一对果农夫妇在收荔枝小憩时逗耍两个爱子的情形,也让人感受到他们心中如荔枝般甜蜜的幸福温馨,这也是“获得感”的表露。在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浪潮下,各民族的节庆民俗活动更加活跃,在许多画里都有所表现。广西三江罗耘的《欢乐的侗族花炮节——“三月三”》,表现了侗族饶有情趣的民俗活动的热烈盛况。浙江秀洲朱琴华的《江南踏白船》是表现江南水乡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水面大胆地运用红色,不仅具有传统刺绣艺术韵味,更烘托出这热烈红火的欢腾气氛。重庆綦江李成芝的《龙舞人欢》描绘了春节舞龙灯的情景,在金蛇狂舞中人们兴高采烈,呈现一片勃勃生机。这些画在礼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留住了我们的乡愁记忆。贵州大方赵元桥的《苗乡赛事》则表现了新的民族文体竞技活动。古老苗寨吊脚楼下江水翻腾,急流中皮划艇赛手奋力拼搏,两岸苗胞喝彩助威,朝气蓬勃,反映出人们乐观健康的生活。

  建设美好家园,赞颂美丽中国,是农民画常画的题材。湖北宜昌韩玉红的《家乡田野似花布》,画题就颇具诗意。河南舞阳张新亮的《家园》,画的是对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美丽的青山绿水在成为旅游胜地的同时形成了环境污染,孩子们主动捡拾垃圾,保护家乡青山绿水的行为让人感动。地处京杭大运河畔的邳州市,是最早的农民画乡,也是中国农民画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有大量汉代文化遗存,还有丰富的活态民间艺术,以画抒怀已成风气。朱成梅的《美在人间》和她丈夫邹文才的《乡土之花》画的都是当地民间美术。前者是表现民间艺人正在制作泥玩具,后者是展现染坊正在漂染晾晒蓝色印花布的场景,它们都是对民间美术的赞美,正像郭沫若的诗:“美在民间永不朽”。还值得一提的是,邹文才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身残志坚,不断有佳作问世,还屡屡获奖,令人敬佩。

  俗话说“人勤春早”,改革开放似春风吹拂开人们勤奋的心灵之花,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上海金山张新英的《赶早市》和浙江秀洲杨海萍的《晨忙图》,都是表现农民勤劳品质的。《赶早市》中三位农妇披星戴月,挑着自产的农副产品奔赴市场,让我们看到了在脱贫致富道路上奋进的农民。后者画的是清晨雾气朦胧中蚕农们忙碌的场景,以蓝色调抒情地表达了“一天之计在于晨”的意涵。这两幅画,前者是以人物为主,后者是以景物为主,都同样表现了当今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

  “圆梦”是当今最流行的词语,是时代的声音,农民画圆了成千上万普通劳动者的“丹青梦”。“中国梦·我的梦”在农民画中表现的很多。吉林桦甸康梅花、王咏梅的《圆梦》就是其中之一。农民脱贫后想到走出偏僻山乡,画中着重描绘了一对老夫妇在天安门前的情景。作者打破时空概念,把老人所看到的都依次表现在画面上:升国旗的卫兵、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华表及天坛和广场观光的人群,还有各族人民纵情歌舞。老两口手拉着手,老太太拄着拐杖、老爷子手拿相机,相视而笑,是那么高兴!生动真实地表现出奔小康的农民“梦想成真”的瞬间。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

  农民的心画,时代的镜子。展览向观众娓娓图说着真实生动的中国故事,令所有看画的国人感动,也让外国友人感慨:透过观赏这些普通劳动者描绘自己生活的质朴图画,竟能了解一个真实鲜活的中国。

  生活之树常青

  ——有感于“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

  □ 刘 燕(中国农民画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2017年5月18日,将成为中国农民画作者铭记的一天,“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了。作为党的十九大的献礼之作,全国各地的农民画家共同描绘的“中国精神·中国梦”画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以来,农民画作为中国画坛的一枝山花,始终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生存空间紧密相连,反映着劳动大众的生存状态和审美趣味,以民间叙事的手法描绘着人们现实中、理想中、期盼中的美好生活,反映着中华民族善良、勤劳、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在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及发展研究”课题组为期三年的农民画调研中,我们走访了全国20多个画乡,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深入研究当代农民画作者的生活、创作状态,深刻体会到农民画是诠释传统民间审美、民间艺术思想的抓手,是民众最原始、淳朴审美趣味的体现。我国56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发展,山地、平原、海洋各种地貌的影响,使农民画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精神面貌。浙江舟山的打鱼生活,形成了海洋符号的视觉语言,作者们描绘生活中的场景和盼家人打鱼归来的期待之情。杨素亚的作品《东海》,体现了海上劳作的生活。杨素亚经历过大病,对生命有着独特的感悟,在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热爱。四川甘孜州乡城县作者着着,每天带领着徒弟们绘画寺庙的壁画,为本次展览创作了《南丝路一带缘,藏汉人一家亲》,作品汲取唐卡艺术的手法,再现了四川南丝路一带藏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场景,突出一带一路、藏汉一家亲的主题。杭州作者刘巧云,以女性的微观视野描绘着心中的家园,她常常从一棵树、一片树叶、一只昆虫等细微之处寻找灵感,这次入选的作品《放大镜下的蟋蟀》描绘了一个孩子视野下的自然世界,传达出细腻敏捷的情感体验。在调研浙江余东农民画的时候,虽然村子里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是余统德、郑利民、吕卸良、金光炎等农民画作者围坐一起,互相打趣的场景令人不能遗忘,越是辛劳,越是热爱。腾冲农民画作者跨过中缅边境赶来采访的场景,欢畅的歌声和傈僳汉子的笑脸久久浮现在眼前,难以忘怀。这些农民画作者鲜活的民间生活滋养了其作品的特殊精神面貌。还有一些农民画作者,身体有残疾,但是仍然以乐观的态度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心声,传递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各级政府的支持使农民画这朵山花朝气蓬勃地发展。此次参展的农民画艺术家积极踊跃,许多农民画艺术家全家总动员,比如上海金山农民画作者顾培莉、张斌、张瀞麟祖孙三代,上海西郊农民画作者胡佩群、张懿婷师徒二人均入选本次展览,反映了海派农民画艺术的薪火相传。贵州巴江乡平坡村农民画作者兰开军,母亲、妹妹都参加展览,贵州铜鼓村赵元桥、杨文秀、赵龙玉一家三口入选展览,江苏邳州邹文才一家三口都从事农民画创作。诸如此类的农民画之家在全国不在少数,显示了农民画有序的传承和持续的发展状态。从参加展览作者看,苗族的小花族支系、歪梳苗支系,傈僳族、回族、彝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的农民画作品,民族特色突出,地域特征明显。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的农民画辅导老师默默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如上海金山的吴彤章老师、天津北辰的张为民老师,虽年逾80,却依然在默默地参与农民画创作辅导。上世纪50年代“农民出生活,领导出思想,专家出技术”的创作模式,使农民画的辅导在全国发动起来,当时被称为“专家装药,农民放炮”。6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口号下,邳县、户县的农民画以年画的样式表现时代主题,形成写实的艺术风格。七八十年代的金山农民画在“回归乡土”的指导思想下,转向民众内心的情感,绘画的创作主体是农村的老妈妈,辅导老师希望能够“像味精一样把它们调出来”。上海金山农民画辅导老师吴彤章的方法一度被称为“酒瓶倒酒”法,辅导老师的角色就是“揭开瓶盖”,让那些有着丰富生活体验和熟知民间剪纸、刺绣的老妈妈们,面对空白的白纸,能够自由地挥发出具有丰富民间文化内涵的画面。从此农民画艺术回归乡土生活,寻找中国民间绘画的根脉、彰显特色的绘画道路,形成了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样式。农民画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信仰、元素、符号,在当代生活空间中延续和再生,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价值观,在新时期发挥农民画的宣传、教育功能,将民族精神、乡土精神等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精神文明相协调,更好地畅想中国精神中国梦,诠释人们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

  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在逐步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农民画艺术以民间绘画语言的形式让人们回归精神家园。虽然生活变了,但文化的根脉越扎越深,艺术的语言越来越丰富。农民画作者的身份、创作手法不断发生着变迁,农民画创作的题材、样式经历了诸多挑战,绘画材料由纸本水粉演变到布面丙烯、布面油画、国画宣纸、版画、漆画等多种手段,并在持续丰富的过程中,农民画创作摆脱了画种和材料的限制,以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表达了当代农民画作者的心声。

  在画展的开幕式上,我激动地看着各地赶来的农民艺术家,一时心酸与喜悦并存,回想着调研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着此刻大家的快乐,忍不住潸然泪下。作为国家重大课题组的一员,能够亲睹各地农民画作者的勤勉与辛劳、快乐与苦闷,倾听他们的心声,我感到十分荣幸!真心为农民画作者骄傲,希望农民画在当今能够更好地发展,祝愿农民画创作的生活之树常青,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绽放的农民画之花

  □ 郭梅花(农民画家)

  “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5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我的作品《黄土地开花——万物生》有幸入选,参加了这次全国大展。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在发言中提到,王朝闻先生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评价农民画家是用他们自己所掌握的朴素语言——“好看”、“开心”和“自己也会笑出来”表达他们对于形式美的挚爱,“随心走,选有趣的‘画’”,农民画正是以朴素醇厚的语言歌颂劳动,礼赞生活,传递着昂扬向上的精神活力。对农民画的这段描述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

  “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农民画创作展开幕了!”铿锵有力的声音落下之后,人们熙熙攘攘地涌向展厅。一幅幅精美的、艳丽缤纷的作品映入人们的眼帘。人们或驻足、或拍照、或评论,徜徉其中。大家的脸上无不洋溢着赞叹和愉悦。

  这些作者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他们的技法异彩纷呈,有粉画、油画、国画、漆画、版画、剪纸画和唐卡。无论来自哪里,他们都把心中最美的赞歌、最朴实的情感通过画笔抒发出来。这些画作向观众展示了作者的所想所愿、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追求,所在地区不同的民俗风情、不同的地域文化。真是叫人大开眼界,令人称赞。

  这些作品来自于生活,质朴醇厚,充实饱满,带着泥土的芳香,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有着独特的魅力。扎根于乡间沃土的农民画向人们诉说着当代乡村的生活方式和幸福生活,传承着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向人们展现了它的自信。农民画,这朵民间艺术中的奇葩,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在伦理教化、审美娱乐、人格培养、情感交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我仔细地品味着这些佳作,被这大美的农民画感动着、激励着,不由惊叹同行们的创造力、对美的感悟力以及对艺术无止境的追求。两百幅作品,两百个心声,两百个表现手法,每幅作品都有它的独特之处。研究、欣赏、学习,迷在其中,乐不知疲。上世纪80年代初,我也是在此地第一次参加农民画展,那时,农民艺术家大多都是用水粉来表达自己对农村生活的感受。我思索着,农民画随着时代是要发展的,但归根结底,农民画还是要画农民的。

  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梦想

  □ 兰开军(农民画家)

  作为广大农民画创作者的普通一员,我跟所有参展的农民画作者一样,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回忆过往,农民画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出现,在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是第二次大规模地登上我国最高艺术殿堂。可以说,这是党中央充分重视民间文化、民族艺术所结出的硕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像一股春风吹醒了老百姓对民间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我们农民画作者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用我们朴实的作品、高昂的精神,描绘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想,发自内心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主旋律。中国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国梦,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梦,是我们对生活更美好、祖国更强大的追求。咱们全国的农民画创作者,都有着这样的精神追求,也都有着这样的信心!

  这次展览,为我们农民画作者群体表达心中的“中国精神·中国梦”提供了机遇,所以大家都以非常高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中来。今天到场的农民画艺术家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这个盛会。我们都是真心热爱这门艺术的人,也都想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心情,为十九大献上一份发自真心的礼物!

  倾尽丹心绘异彩

  □ 周贵根(农民画家)

  紫气东来,华夏万里披锦绣。

  天时地利,神州千顷尽朝晖。

  看到伟大的祖国正昂首阔步地前进,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想用我的画笔,来倾注我的满腔热情。当我接到“中国精神·中国梦”的创作任务时,心中是有些焦虑的,因为可画的题材太多了:山川新貌、和谐社会新气象、助人为乐新风尚、古朴民俗民风……我是安徽人,对安徽的民俗民风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于是我以古朴典雅的安徽民居为背景,以安徽老乡淳朴勤劳的品德为主线,表现他们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家家户户杀猪杀鸡、做豆腐、做米粑、贴春联、挂灯笼、搞卫生的欢乐祥和景象。画面上有整洁的乡间小道,洁白的粉墙上,晾晒着火腿、咸肉、香肠,尽管听不见他们的欢声笑语,然而在他们的形态上便一目了然他们的满足和喜悦。

  在古民居的布局结构上,我采用穿插争让的手法,使其错落有致,节理自然。在房舍造型上,根据徽派建筑的特色,尽量加以变化。另外,因为画的是寒冬腊月,必然有着落叶枯树,对此我做了美化的处理,在色彩上,尽可能艳丽一点,亮化一点,冷暖色对比强烈一点。

  《徽乡迎新年》这件作品,从小构图到大图、定稿描墨线、用宣纸复制、作色,用时十余天。当我得知我的作品初选入围,心情十分激动。能进入到中国美术馆这个艺术最高殿堂,是我意想不到的,当我看到展厅里倾注着二百余名作者心血的精美作品时,心绪犹如翻腾的浪花般久久难以平息。“农民画”这个朴实而不造作、艳丽而不失真实的艺术之花,将承载着时代的重任,以独特的魅力在祖国百花齐放的大花园里绽放,折射夺目的光彩,“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福喜临门 郑成双

 

 渔家乐 梁金城 林提升

  芦笙舞 岳红霞

  

火红的日子 陈钦煅

  喜读新报 沈扬林

  我的家乡 毕文明

  茶乡惠风 胡立火

  东海 杨素亚

  家乡 力提甫·吾许尔

  关东夜市 秦福纯 李 涛

  徽乡迎新年 周贵根

  龙舞人欢 李成芝

  家园 张新亮

  老友乐 陆连江

  安塞腰鼓 陈海莉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