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日本电影导演是枝裕和: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内心汹涌澎湃

时间:2017年04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 渝
0

  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内心汹涌澎湃

  ——记日本电影导演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编剧并执导的电影《海街日记》颇受影迷好评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中,“焦点人物”将目光投向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是枝裕和,以《步履不停》《比海更深》等八部影片的展映呈现了他从事电影创作以来的发展历程。是枝裕和本人也在影片公映期间来到北京,与中国影迷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讲述了自己艺术创作之路上的点点滴滴。

  是枝裕和的作品一贯以朴实无华的风格和真实细腻的生活场景讲述寻常人的生活,观众常在观影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被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方式所打动,甚至有的影迷表示,一走出影院,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内心汹涌澎湃。是枝裕和出身电视导演,在开始拍电影之后,还进行纪录片、电视剧、MV等多领域的创作,这也让他的电影作品表现出各种元素交汇的色彩。对此,是枝裕和表示,正是由于拍摄电视在先,才会深刻认识到电视行业的重要性,对电视媒体的发展抱有责任感,一直思考将电影与其融合的方法,同时进行创作。“其实跟我同时代的电视导演都会对电影和广告进行尝试,在不同的体裁中切换可以感觉到它们都是非常有趣的,电视更像一场马拉松比赛,电影则是短距离的跑步,因此当我在拍摄了电影后再去写电视剧本的话,速度会比之前快很多。”是枝裕和说。

  有电影评论家认为,是枝裕和早期的作品比较关注社会议题,带有浓郁的纪录片风格,但近年来的作品更侧重于家庭内部的故事。是枝裕和坦言,生存与死亡都会出现在自己的电影作品当中,并且蕴含人与人之间对生命的感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同时,自己通常都会有意识地把贴近自身的故事和问题当作创作的主题。“我在母亲去世后,包括自己也成为了父亲以后,才想到侧重描写家庭相关的话题,这种转变并不是说社会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只是想透过自己的人生反映某些内容。而我最新一部作品《第三次的杀人》,与其说是关注社会问题,不如说是在诠释人际关系,讲述人与人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比海更深》是是枝裕和近年来拍摄的一部讲述家庭关系的作品,其中最核心的主题之一便是“你是否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对此,是枝裕和也深表感慨:“在我父亲和母亲去世之后,我都有想过,自己不是个好儿子;现在我有了儿子,也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人生不会总是顺着自己的想法来,我和大家都一样,所以设置了这一主题。”

  作为当今国际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导演之一,近年来是枝裕和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或者其他单元。虽然是在不同的国家上映,但观众都会纷纷发出共同的细碎感受——“这个电影里说的就是我的父亲/母亲”“这个细节好像也曾经出现在我生活的某一瞬间”。但是,正如是枝裕和所言,他并没有下意识地迎合观众特意描写,相反,其实每个作品都是不尽相同的。“比如作品中出现的食物,是我小时候对吃的东西留有很深刻印象的再现。至于设置一些做饭的情节以及在做饭和收拾厨房的过程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从中可以体现很多生活上的细节,我对于这种情节的设定非常感兴趣。”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枝裕和解释说,他们经常会影射自己和父亲,还有周围一些人的样子。“虽然我创作的是一些虚构的小说情节,但特别是在拍摄家庭电影的时候,是以我个人的体验以及我周遭的人的感觉来加入到作品之中,包括经常出现的颓废中年男子、性格不太好的母亲和姐姐、体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感的小孩子等等。”

  是枝裕和常常身兼导演、编剧和剪辑三职,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原创故事,即使是像《海街日记》这样的改编作品,他也亲自创作剧本,在现场拍摄时,经常会发出“啊,是不是这样拍比较好”的感叹。现场的状况的确会对是枝裕和的创作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是他的一种创作风格。是枝裕和认为,如果是其他人来写剧本,拍摄的时候多少会有些不舒服;自己创作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本身以及拍摄的自由度。“在拍摄之前是不可能写出十分完美的剧本的,在现场拍摄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出现,我会很想马上把这些想法利用到现场的拍摄中,甚至可能会想到之后的后半部剧的故事情节会不会需要重新改写。我更希望现场得到的一些灵感会超越我在写作时的灵感,希望将它们体现在作品中,于是会有意识地在现场捕捉这一点。”是枝裕和说。尽管看重现场的即兴创作,是枝裕和在拍摄之前仍然要做大量的功课,对拍摄对象进行采访是他常常运用的方式,同时会把家人的印象加入到作品中,这当中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记忆”,第二个是“创造力”,第三个是“观察力”。比如电影《海街日记》中的三姐妹关系设定,是枝裕和真正实际找到这样的三姐妹家庭并实地进行采访,例如询问她们晚上泡澡的时候先后顺序是怎样的,或是询问吵架时要怎样才能吵起来,以这样的形式希望把真实的情况写入电影当中。在拍摄电影《下一站,天国》时,是枝裕和选用的十几个演员中有一半是老爷爷、老奶奶等非职业演员,拍摄前,他请工作人员到街上对老人进行随机采访,向他们提问最珍贵的记忆是什么?然后,把他认为回答非常有趣的人叫到拍摄现场,拍摄手法就是让他/她对着摄影机说出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些话,摄影机一直进行拍摄,现场并不对他们进行表演指导,这几乎是把拍摄纪录片的方法运用到这部电影创作中。

  是枝裕和还有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剧本的习惯,他为每一部电影选择配乐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可能会在前期决定好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听不同种类的乐曲,再根据电影的需要进行筛选。也会以喜欢的音乐家为切入点,比如写《如父如子》的剧本时一直在听格伦·古尔德,就想做出“格伦·古尔德风”的配乐,后来在电影中直接使用了他的曲子。而在电影《比海更深》中,则引用了邓丽君《别离的预感》这首曲子,这是因为邓丽君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歌手,小时候是枝裕和就常在电视上看到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思考这部影片的表达方式的时候一下子想起来这首歌,这首歌与邓丽君其他描写不被允许的爱情的歌不一样,截然不同地表达了纯粹的情感,影片中树木希林所扮演的母亲并未经历过这样的爱,感觉运用音乐造成的这种反差会很有趣。

  阿部宽、树木希林和中山雅也都是是枝裕和影片中的“老面孔”,他也非常信任和喜欢这三位演员。“其实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难以表达的、感伤的琐碎小事,我并没有总想用喜剧的方式来表现它们,但阿部宽和中山雅也总能很好地表演出这些来。”是枝裕和回忆到,拍摄《步履不停》时自己和阿部宽都是40多岁,而拍摄《比海更深》时都变成了50多岁,也都做了父亲。“我们曾约定30岁、50岁和60岁时分别拍摄一部电影,所以再过五到六年还会继续合作。这两部电影虽然讲述的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但不论是作为导演还是作为演员,能够经历共同成长、一起创作作品的过程,我认为这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之争在当今的国内外电影市场上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而是枝裕和却并不认为自己的电影只属于艺术电影。“电影不就是电影,有必要分为商业和艺术吗?我认为只有有趣的与无趣的电影之分。”在他看来,在中国、日本以及其它的亚洲国家,由于现状和背景不同,单纯地说商业电影或者艺术电影不是完全准确,而就是枝裕和自己来说,一个作品是同时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他把作品当成两面性来看待,这是拍电影过程中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中,电影也渐渐失去原有的和应有的魅力,其实我想拍的电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在说一种平实的话,但这样稀松平常的电影想拍出来也是很难的。我拿了投资人的钱,观众花钱买票到剧场来观看我的电影,所以拍摄的时候我是要对投资人和观众负责的,同时兼顾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但其实大家来电影院看电影这事本身,我就觉得非常幸福了。”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