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浗鏂囧鑹烘湳鐣岃仈鍚堜細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首 页 | 文 联 | 文 学 | 戏 剧 | 电 影 | 音 乐 | 美 术 | 曲 艺 | 舞 蹈 | 民 间 | 摄 影 | 艺术交流 | 文联报刊
书 法 | 杂 技 | 电 视 | 专 题 | 评 论 | 维 权 | 文 博 | 图 片 | 展 厅 | 文 献 | 名 人 | 文艺评奖 | 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联简介
·文联章程
·主 席 团 ·党组领导
·书 记 处 ·机关部室
·办事指南
·第八次文代会 ·第七次文代会
·第六次文代会 ·第五次文代会
·第四次文代会 ·第三次文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花开花落》:演活了二人台剧种
http://www.cflac.org.cn    2011-08-17    作者: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一场入选文化部主办的“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的剧目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这场演出,就是由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带来的内蒙古二人台《花开花落》。历时4年的创作,六易其稿的打磨,数度获奖并于2010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花开花落》迎来了“花落又花开”。

    该剧由柳志雄、张然明编剧,李维鲁导演,故事围绕一起发生在北方山村的蓄意车祸而展开。主人公高月清的丈夫因身患癌症、为骗取赔偿金而以生命为代价制造了一场车祸,“肇事者”吴喜顺不得不倾家荡产赔偿死者家属。喜顺的行为感动了月清,直到月清意外发现了真相,矛盾冲突陡然急转。经历了一番情感的波折,月清和喜顺克服重重困难,有情人终成眷属。看完全剧,曾为赵本山、刘欢、韦唯作过曲的著名作曲家逯贵连呼“震撼”,盛赞该剧“是一部接地气的戏”,“跟过去的二人台表演相比,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开始涉及人性、人情的内容,人物丰富而立体,展示了二人台艺术强大的发展潜力和丰富的可挖掘空间”。

    二人台是一种由“坐腔形式”汲取民歌素材、经由数代民间艺人和相关从业者改造、发展而成的一种风格独特的地方剧种。据内蒙古剧协副主席、秘书长韩国庆介绍,在过去,二人台表演情节相对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花开花落》取原型于现实,把“以人立事、以情感人”作为贯穿全剧的创作之魂,这在二人台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也许,正因为二人台艺术尚处在戏曲的“完形阶段”,它在唱腔、程式上所受到的限制就较少,从而可以大量地吸收兄弟剧种及其他艺术元素融入其中,比如民歌、漫瀚调等,以致被逯贵认为“把二人台艺术的叙事、表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更重要的是,二人台的这种包容性使得它更容易反映当下的生活。”该剧编剧柳志雄告诉记者,该剧不仅故事很现代,反映了当代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活,更大量运用了生动诙谐的歇后语,生活气息浓郁。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团团长、该剧吴喜顺的扮演者段八旺说,该剧“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非常与时俱进”,这使得该剧在过去的几年里,演出广受欢迎,远非其他传统戏曲的低迷境况可比。”

    段八旺说,该剧自创演以来,全部投资不过90万,却以尚处戏曲成型初期的二人台形式,讲述了一个情节相对复杂、人物内涵丰富的当代人性故事、情感故事,至今已有超过150万人次观看演出。是什么让《花开花落》既叫好又叫座?逯贵和柳志雄都认为是因为“情”,因为塑造了人物、表现了人性的丰富内涵。“过去的二人台就擅长演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感,《花开花落》可以说是既继承了传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柳志雄说。逯贵还表示,《花开花落》之所以好,源于它有深厚的生活底蕴,演员们都长期奔走在基层演出的第一线,他们熟悉基层,演起来就有底,剧本中鲜活的唱词、道白,他们都能心领神会。而且,《花开花落》以如此小的成本,产生如此大的效应,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

    如果说二人台艺术的包容性给予了《花开花落》广阔的可探索性空间,那么,“接地气”就是这部戏“饱满起来”的根源。也许,透过其“少花钱多办事”的创演历程,某种意义上,《花开花落》正以“一出戏演活了一个剧种”。从艺术本体上看,这是另一种“地气”。

(编辑:晓婧)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信箱:cflac@126.com  京ICP备0506736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