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杂技要多点“秀”
    2010年09月07日      作者:韩文桥      来源: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相貌平平的女子,经过造型师们施粉、修眉、勾唇、设计发型、穿上华丽的衣饰,甚至不惜重金整容等一系列精心、细致、恰到好处的打扮后,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明星就诞生了。这一现象在韩国演艺圈里尤其普遍,看一看当今的八卦新闻,就知道那些韩国明星是如何从“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为明星的。不管如何,“打扮”在“造美”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将这一理论移植到杂技行业来,一台普通的杂技,就像一位普通的女子,如果对其加入恰当的“秀”的成分,那么就像精心“打扮”后的美女——普通的杂技摇身一变,没准就成为人见人爱的杂技上品。

  “秀”是近些年出现的外来词,含义中除表演、展示外,更多的是夸张、调侃、娱乐的成分。

  现代杂技在舞台上向观众呈现的这一过程,我们姑且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杂技基本内容的展示过程,另一部分就是“秀”的成分。前者是杂技的根本,包括杂技的基本功夫、娴熟的动作、精湛的技艺、舞台上的套路等,是实打实的内容;后者更像是杂技表演的外表,带有包装和修饰性,有“虚”的一面。

  中国杂技自古都是严师出高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演员打小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不论是肢体的力量、柔韧度,还是敏捷性、技巧性都是令世界其他国家演员望其项背的。从古至今,中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杂技人,为中国杂技赢得世界声誉。就传统而言,中国杂技在第一部分的表现,无可挑剔。

  传统杂技向以“技艺服人”,鄙视“花拳绣腿”,“虚假声势”,多在哑然无声、紧张的气氛中展示过人技艺,令观众折服。然而,在杂技走向现代过程中,随着现代舞台表演的需要和舞台科技的进步,杂技也在各个方面正发生着变革。同时,观众随着文化教育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对杂技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就大环境而言,当今世界是个以娱乐为主打的世界,人们对那些形象可爱、平易近人的事物更容易接受。相形之下,传统的“实打实”的杂技在活泼性和人情味方面显得有些欠缺,换句话说,就是“秀”的成分需要增加。 关于增加杂技“秀”的成分,我想或许我们能从下面的描述中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向小丑学习。 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马戏团现在越来越多的小丑开始表演一些简单易学的杂技项目,比如手技、呼啦圈、空竹等。举个例子,同样是扔帽子,小丑最多只能扔四顶,专业杂技演员能扔六顶、七顶甚至更多。当他们面对观众的时候,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小丑会先和观众打招呼,做一些怪诞的动作和表情,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接着故意笨手笨脚地扔上一顶、两顶帽子。其中有些似乎是故意的失误,本来落在头上的帽子,却遮住了脸,然后又不小心绊倒,引来大家一片笑声和掌声。或者,他会邀请一些观众上舞台,和他一起表演,让观众把帽子扔给他,或者他把帽子扔给观众,中间又穿插一些搞笑的语言、动作或者情节,逗得大家前俯后仰。当然,小丑也会在适当时候,使出浑身解数,将自己扔帽子的最佳成绩表现给观众,从而达到演出的高潮,使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再看专业队上场。他们迈出整齐划一的步伐,直愣愣地立在观众面前,在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就直奔主题,进入表演,开始扔帽子。首先单人表演,接着集体表演,一个姿势下来换成另一种,他们全神贯注,表情严肃,一顶,两顶,三顶……越扔越多,天空中的帽子像雪片一样,他们炉火纯青的表演似乎进入了无人之境,观众也似乎进入无人之境。最后大家接住一顶飞得老高的帽子,直接进入大结局,集体鞠躬,离场。演员像尽义务似地完成表演,观众也像尽义务似地给以掌声。

  不难发现,虽然小丑的技艺远远不如专业杂技演员那么精湛,但是在舞台上他们似乎更受到观众的欢迎。 问题关键就出在“秀”上。试想一下,如果专业杂技演员在演出中能掺入小丑的一些技艺特色,比如和观众交流交流,加入一些夸张的表情等等,那么演出效果就会明显上一个台阶。 其实对于很多杂技演员来说,做到这一点也不难,难的是首先要有“秀”的精神。很多杂技演员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对杂技技艺本身的苦练上了,却放松了把自己当作演员的意识,认为杂技和演员是各不相干的事,忽视了对舞台表演方面的要求。

  事实上,站在舞台上,首先就应该是个演员,然后才是杂技演员。功夫再好,表演不到位,不能抓住观众的心,那么真正的表演价值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美国职业篮球赛NBA之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的观众,不仅仅在于NBA精湛的技术(事实上有很多技术精湛的篮球赛事),还在于NBA对篮球完美的表演和诠释。这样才赢得全球数亿观众的热情和欢迎。 

  同样的道理,对于专业杂技演员,如果在演出中像专业演员一样,训练和加强一下语言、表情、肢体的表现力,又或许可以穿插一些幽默元素,将严肃的技艺和轻松的表演结合在一起;多一些互动,把观众和整个演出拉近,同时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那么,相信得到最多掌声的将不再会只是小丑了。

  其次,“卖关子”也无妨。 有一个俄罗斯“高空走钢丝”的节目,开始是在钢丝上表演一系列技巧,在钢丝上翻跟头,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头顶上走,蒙着双眼走,倒着走,等等。当到了最后,他们把钢丝一端突然升高,和另一端形成45度的斜坡,演员要从低的一端顺着钢丝拉成的45度斜坡一直走到高的一端,这样的高难度可想而知。只见在钢丝低端的演员摩拳擦掌,像气功大师一样不断地吐纳运气,向观众席不断扬起手,请求鼓励,观众顿时给予热烈的掌声以示支持。

  开始表演了,随着音乐的节拍,演员一步一滑地向高处走去。每走一步,观众都拍一下手,越往高处走,演员的步伐越快,观众的掌声也越密集。但是就在离最顶端仅有几厘米距离时,演员失误了,从高处一端“哧溜”一下子滑回原点,全场观众不禁惋惜地叹了一口气,心情从最高点跌到最低。 但是表演还没有结束,演员抱着勇攀高峰的精神,重整旗鼓,从头再来一遍,一步一滑,越走越快。而这一次,观众给予的掌声是雷鸣般的,远远超过上一次。演员也意识到这一点,表演也越发卖力,最后终于不负重望一举登顶。现场的观众近乎疯狂地鼓掌,向演员致以英雄般的敬意,有些情感丰富的女士甚至为此泪盈满目。

  的确是很精彩,我看完之后也是这么觉得。然而作为一名马戏团里的工作者,我后来才发现,走钢丝这最后“登顶”的表演,每次都要在第二次尝试后才能成功。显然,第一次尝试只是卖了个“关子”而已。然而,有几个观众像我一样能“有幸”重复观看走钢丝这个节目?有几个观众能像我一样能有机会“不幸”识破这个“关子”?事实上,对于演出现场,每次在走钢丝的这个环节,观众都同样激动,同样疯狂,这个“关子”也百发百中,百试不爽。

  中国传统杂技,向来是实打实的,最忌恨花拳绣腿,或许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个“关子”一眼可以识破,甚至不齿一提,但是观众有几个是专业人士? 其实,加入“关子”不是为了欺骗观众,糊弄观众,而是为了拉近演员和观众之间的感情,使演出显得更有人情味,让观众更加投入在演出之中,从而加强了演出现场的整体效果。

  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观众有时更像小孩,“苦口的良药”远远不及“加上糖衣的良药”更能接受。观众是一切演出的最终评判者,如果观众能接受,能认可,能给以掌声,那也就说明演出是成功的。如果有必要的话,适当地“卖关子”也无妨。

  最后,丰富演出画面。 20世纪下半叶,现代杂技不断涌现,现代舞台元素不断融入其中,而过去那种单纯只靠技艺征服观众的杂技,逐渐失去观众和市场。 杂技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一些杂技节目一直固守特定的演出方式,特定的演出技巧和套路,在舞台上对其它舞台元素不够强调,创新也不多。

  所以,或许你在广州看到的一台《钻圈》节目和你在哈尔滨看到的没什么区别,山东的《草帽》和河南的没什么区别。同样的音乐背景,同样的技术套路,甚至服装也差不多,给人的重复感太多。似乎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同一个导演编排的节目。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逐渐失去观众和市场。舞台是一张白纸,表演是在白纸上画一幅画,一张展示给观众的立体画,包含线条、造型、动作、服装、道具、色彩、音乐、情节、灯光、音效、烟雾等一系列舞台元素。其中每个元素都是值得深思熟虑、精心考究的,现代杂技表演也不例外。 其实,对古老杂技艺术加上现代舞台元素,也相当加上“秀”的成分,新瓶装陈酒,一台杂技就会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

  可喜的是,现在很多杂技也正在走现代舞台之路,比如对背景音乐进行调换,服装和道具进行革新,舞台灯光、舞美等方面做了很多创新和改进,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现代舞台效果对“秀”能做的文章很多,发展的空间也很大。把古老杂技“秀”起来,一方面要对杂技节目编排进行创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舞台效果。如果想对这方面进行探究的话,可以借鉴一下世界顶级的马戏团的节目编排和舞台效果,比如太阳马戏团。

  无论如何,观众的掌声和认可是任何演出成功与否的标尺。给节目中增加“秀”的成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杂技的基本内容,而是在一如既往地坚持我们对杂技基本内容严格、执著的追求的同时,为了“讨好”观众,可以在节目中增加一些“秀”的成分,毕竟观众才是演员的“上帝”。我们中国古老的杂技节目,天生丽质,适当地加上“秀”的成分,使其更加适合现代观众的口味,那么古老的艺术一定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韩文桥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