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掌声也要笑声 中国杂技向何处去?
    2011年02月10日      作者:陈 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

    中国是杂技大国,杂技作品和艺术家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但艺术的创新不够、国际竞争力不强、各门类之间发展失衡、杂技基础性建设仍然不足等问题,却折射出中国杂技面临的严峻现实。

    中国杂技向何处去?又该如何转型?

    

    岁末年初,有关中国杂技的消息频频传来,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全国杂技比赛、全国杂技和魔术展演相继在武汉、广州、北京举行,文化部也先后举办了杂技艺术研讨会、杂技艺术发展论坛。但在热闹的背后,杂技这一舞台艺术多年的宠儿,其表演、创作、商业营销却困难重重。

    其实,中国杂技是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国际演出市场的中国艺术,也是最早被世界舞台认同的当代中国原创文化产品。杂技作品和艺术家在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许多杂技演员被国际著名马戏节目所吸纳,可杂技为何不能在市场中占有相应的票房份额?

    现状

    四大薄弱环节亟待整合

    中国杂技通过这些年努力,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现实的种种问题也给杂技界敲响警钟。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杂技艺术发展论坛上,文化部部长蔡武的书面发言总结了中国杂技的现状,指出存在“四大薄弱环节”:一是艺术的创新不够,样式大多趋同;二是国际竞争力不强,存在恶性竞争,国际演出还处在低价、低端的层面,缺少具有号召力的品牌;三是各门类之间发展失衡,魔术随着电视的推广开始复苏,但滑稽、马戏、大型魔术等仍然陷于从业人员少、创作萎缩的境地;四是杂技基础性建设仍然不足。第四方面的情形尤其令人忧心,如全国约90%以上的杂技团体没有属于自己的演出场所;杂技演员的医疗、养老、工伤、再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保障;杂技艺术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缺少系统研究机构和专门评论人才。

    中国的杂技团体往往既是学校又是演出团体,不适应现代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化要求。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说,应该筹建杂技类高等教育院校,提高杂技艺术教育培养层次。在杂技教育中,要提倡理论、外语、现代商业技能、普及性文化知识等多层面的学习,将杂技艺术从单纯表演的传统形态中解脱出来。此外,大部分大中型城市至今还没有专业性的杂技马戏演出场馆,杂技团没有专业演出场所,这与我国杂技大国的身份不相称。

    演出

    “超人”好找,“卓别林”难寻

    “有掌声没笑声”被很多人用来形容中国杂技,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宁根福将原因归结为滑稽的缺失。宁根福说,之所以缺少笑声,在于杂技界的演出大都是技巧节目,滑稽被排挤到边缘;各类杂技比赛也基本取消了滑稽的内容。这都让滑稽失去了发展空间,名存实亡。这也使人们常说,现在舞台上杂技表演惊险紧张有余,轻松愉快不足,处处可见“超人”,难寻“卓别林”。而在国际马戏界,滑稽的代表、演出现场的中心人物——小丑有很高的地位并受到尊重。“小丑是马戏的灵魂,是马戏中幽默艺术的制造者”,“在整场马戏中小丑表演起着金线穿珍珠的作用”,当今国际马戏最高赛场——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最高奖也是用“金小丑”来命名的。

    演出缺少明星,一直是杂技界争论的话题。有人认为杂技是群体的艺术,也有人认为,没有明星就没有杂技的社会地位。很多专家表示,杂技实际上最需要的明星是小丑。德国两位著名小丑演员创建了世界上惟一的“小丑学校”,吸引了50多个国家的学生。该校校长米勒就说:“小丑表演绝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一种高雅艺术。”

    出路

    要从“比赛型选手”转为“市场型选手”

    很长时间以来,相较于其他门类艺术,中国杂技出国演出机会多,在海外市场的成绩也最突出。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很多杂技团体和演员过于重视比赛,比赛意识大于商演意识,导致商演之路越走越窄。很多演员为外国品牌打工,多数杂技节目只能参加晚会。杂技剧《天鹅湖》的总导演赵明认为,中国杂技要想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首先得改变观念。赵明说,参加比赛、晚会都只是权宜之计,向海外输出人才换来的也只是皮毛利益,只有将杂技团体打造成善于营销、具有先进经营理念、以市场作为演出主体对象的现代文化企业,才是杂技的出路。

    虽然中国杂技技巧高超,许多技术举世无双,但随着高科技在杂技领域的运用,特别是面对国际知名表演团体以杂技为主要元素的主题演出的竞争,作坊式制作方式和单一技巧堆积的表演形式,让中国杂技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上海杂技团团长俞亦纲说,中国杂技跟不上国际创作和制作的变革,落后于国际市场,根本原因在于每个杂技团实际上都是节目创作或项目制作单位,属于“小生产”方式,而像加拿大太阳马戏这样的国际品牌能够整合各类节目,通过现代技术和营销思路,形成独特的舞台表演,是整合型的制作团队,属于现代化的“大生产”。

    俞亦纲认为,杂技艺术要创新,思想观念必须转变,体制机制必须突破。需要有新的经营理念来指导艺术生产,颠覆以往“一招鲜,吃遍天”的创作思路,形成“创意为先”、“以销定产”的新理念,认真研究演出市场,细分目标观众群,根据观众的欣赏口味创作构思,将杂技技巧融入各类表现手法中,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

    中国杂技向何处去?如何才能在国内市场上大放异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