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乐山,有一个深受欢迎的交响管乐团。自2007年创建至今,这一交响管乐团独立举办了30多场音乐会,这在四川绝无仅有,在全国亦为鲜见。
乐曲本身巨大的震撼力、歌唱演员时而嘹亮时而低回的声音交织、美轮美奂的舞台背景以及拨动人心的交响乐……沉浸于音乐享受的观众眼中,久违的泪水频频夺眶而出。这就是为庆祝建党90周年,四川省乐山市文联交响管乐团今年7月在泯江为观众奉献的一台经典交响乐《长征组歌》演出现场的情景。
专业人士、出租车司机、下岗职工、教师、医生、学生等各行各业的爱乐人组建起乐团
古称嘉州的乐山,文风炽盛、历史悠久。有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护佑着古三江儿女的安宁;有雄秀天下的峨眉山,昭示这方土地的灵秀与美好;更有苏东坡、郭沫若等文学大家,为世人种下精神食粮。这是一块文化、历史积淀及蕴藏深厚的人文宝地。
谈起为什么要组建交响管乐团,乐山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张亨山深有感触地说,“记得四年前我刚到文联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佳明对我说,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乐山书法、美术、文学等艺术门类的活动都开展得很好,音乐方面虽然人才济济,但无多大特色,希望文联能把本土音乐的氛围和声势造起来。”之后,市文联深入调研,发现乐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一支新康礼仪乐团,团员们出于对音乐的爱好走在一起,没有编制和报酬,但乐此不疲。这些人员分别闲置在工厂、学校、文艺团体和民间。可以利用这些长久闲散的力量,在新康礼仪乐团的基础上组建一个交响管乐团,乐山的音乐事业也就大有可为了。于是,乐山交响管乐团的组建工作正式启动。
乐团人员尽可能地吸纳包括乐山中心城区、峨眉山市、五通桥区、夹江县、沙湾区等周边区县音乐人才。木管乐手、铜管乐手、打击乐手、指挥、导演等,逐渐有了一个大体轮廓。乐团成员由专业人士、出租车司机、下岗职工、教师、医生、学生等各种职业的人员组成。接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加紧排练,赶在2007年底举办一场“迎奥运”主题音乐会,并正式挂牌。
整个四川的交响管乐团要举办一场大型的音乐会都很难,乐山要搞,谈何容易?
乐山,一个地市级二线城市,要在演出时,不用话筒、不用扩音器,全部依靠乐器本身的发声,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交响管乐团,谈何容易。幸好新康礼仪乐团有着一个很好的班底,大家并非久疏乐器。排练时每个人也都非常投入,为乐团的演出质量打下了基础。乐团艺术总监和团长分别由乐山市音协主席刁继承、副主席张宗明担任,他们是中国音协会员,也都曾担任过乐山市歌舞剧团团长,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乐团总导演由国家一级舞蹈编导、市舞协主席熊永辉担任,乐团常任指挥由曾任新疆歌舞团演奏员兼指挥谢于新担任。后来又专门到成都请来了知名音乐艺术家李冰,作为艺术顾问和客座指挥。
今年65岁的李冰是成都人,国家一级作曲家、一级指挥家,其作品《蜀乡古风》获得过文化部“文华奖”,是全国知名的音乐人。李冰初听乐山一帮人要搞交响管乐团,甚是疑惑——整个四川省,成都的交响管乐团,要举办一场大型的、完整的音乐会,都很艰难,乐山要搞,谈何容易?但爱音乐的李冰并未放弃。于是他决定亲自到乐山眼见为实,上台指挥演奏了几首曲子后他激动地说:“很有潜力。但还有一些差距,尤其是在交响乐演奏方面。”此后,李冰不计报酬,自己驾车往返于成都、乐山之间百余次,行程25000多公里。大家笑称,李冰为了乐团,走了25000公里,超过长征一倍。有了李冰的加入,乐团如虎添翼。许多演奏上的毛病和一些技术难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激情迎奥运》音乐会和成立仪式,得以如期举行,并喜获成功,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与音乐会长期办下去的经济支持。之后的4年里,乐山交响管乐团除完成自己既定的演出任务外,还在每年年底举办“新年音乐会”,形成惯例,不再间断。
“我们到马边、峨边、金口河去演出,很担心那里是彝族地区,观众听不懂怎么办?去后才发现,彝族同胞对于音乐欣赏的天赋,真是叫人大吃一惊!”
不仅要让观众享受交响乐,更要让大家了解交响乐,进而爱上交响乐。了解乐器之后再来欣赏音乐就更容易接受,观众就更能体会到交响乐的魅力,交响乐才能更好地走向大众。基于这样的理念,每场演出之前,乐团指挥都要抽出5到10分钟,向观众介绍各种乐器知识。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很多观众对各种乐器有了些认识,欣赏起来便渐入佳境了。
在曲目的选择上,乐团将西方古典音乐、交响管乐的曲目进行适度改编,尽可能地结合国人的欣赏习惯,进行编曲,演奏《红旗颂》《友谊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威廉退尔进行曲》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交响曲和进行曲,同时也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小路·灯光》《天路》等中外传统民歌,进行改编演奏,还有《最美是乐山》《阿妈的火塘》等本土音乐家创作的歌颂祖国家乡风情的作品。这样观众能从中感受到与以前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
“令我们最受感动的,还是到彝族地区演出。”乐团团长张宗明回忆说,“我们到马边、峨边、金口河去演出,开始很担心那里是彝族地区,听不懂怎么办?去后才发现,彝族同胞对于音乐的热爱和他们表现出的对于音乐欣赏的天赋,真是叫人大吃一惊!”
今年47岁的雷煜平,过去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后便开出租车。雷师傅喜欢音乐,尤其是打击乐。军鼓、架子鼓、定音鼓,敲得风生水起。加入乐队后,只要排练他就停工。“虽然少了些收入,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值得!”雷煜平说。
“什么叫群众文化?这就是群众文化。”
乐山交响乐团的发展与成功,不仅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引起了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和爱心人士的关注。在乐团创建之初和蓬勃发展至今,先后有多位企业家为乐团演出提供了关怀和赞助。“什么叫群众文化?这就是群众文化。这样的公益活动,我们愿意介入。”一位赞助商这样说。
“乐山交响管乐团这种社会化的运作模式,正是今后我们的文化发展所走的方向。”一位资深文化研究人士说。他表示,在国外,很多专业的文化演出团体,资金基本上都来自社会捐赠和资助,政府几乎不做这方面的预算,企业、财团已习惯把支持文化发展与进步,等同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乐山交响管乐团如果完全是官办,这样一个经济状况的城市,根本养不起。而当前这种民办民助的运作模式,很具现代化意识,对于其他地区和文化团体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当问起乐山交响管乐团未来的发展时,作为乐团主管单位领导的张亨山说:“我们首先要克服生存困难,发展下去,不能散,要把交响管乐团打造成乐山文化品牌之一,普及高雅文化,到基层去演出,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交响乐。要多走出去,提升乐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推广高雅音乐、建设文化强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