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树榛:故乡婚俗记趣
我的故乡是苏北一个古老的县——邳县,古称下邳,有2000余年文明史,早在春秋战国便有文字记载,时称邳国;汉代是她最辉煌的时期,现在尚有许多历史遗存,张良忍辱为黄石公三次脱靴的杞桥、韩信离开淮阴西去咸阳投奔刘邦途中借宿的驿站,都在这里;《三国演义》中,刘备屯兵下邳、关公兵败土山、吕布贪花白门楼都发生在这个地方。那时,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陇海铁路由此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她又变成水陆码头,是苏北的重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曾在此激烈战斗,如著名的碾庄阻击战,解放军全歼国民党黄伯韬兵团,打得惊天动地,留下弹痕累累。她饱经沧桑巨变,产生了无数故事和传说,形成丰富的民俗民风,在我的童年留下许多有趣的记忆。
故乡人的婚嫁仪式非常隆重,尤其是娶新媳妇,总要闹腾好几天。通常娶媳妇是婆家租来描龙绣凤的彩色大花轿,把新媳妇接进门,在大门前预设的香案前,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和高堂父母,一时锣鼓喧天、笙管齐奏、鞭炮齐鸣,周围万头攒动。人们一般把这看作婚礼的高潮,其实不然。在我们家乡,这仅仅是个序幕,好戏还在后头。新婚夫妇还要过三道“关口”,方能入洞房。
第一道“关口”曰“送房”。
婚宴过后,远亲远邻逐渐散去,但近亲近邻却多半留下,目的是为看下一个“精彩节目”,那就是“送房”——在新房的外间(如果是夏天,就安排在天井)摆一张八仙桌,桌上四角各放一个烛台,插上高高的红蜡烛,中间摆上丰盛的糖果和菜肴。桌的四周放置四把高背交椅,四名较有文化的嘉宾落座,其中一角留给新郎、新娘,他们不能坐,而是并肩站立。他们周围站着看热闹的亲戚、朋友、南邻北舍。男女老少都有份“围观”。
主角坐定后,“送房”便开始了。先由坐着的嘉宾一人带头领唱“送房歌”。这“送房歌”也大有讲究,内容多为喜庆之词,有故事赞美邳州先圣先贤,有诗歌颂地方美景佳境,有戏词颂扬才子佳人,有的是上辈传下来的老套子,有的是现场触景生情的新调,还有夸奖新郎新娘品端貌美的颂词,都得合辙压韵、基调昂扬、大吉大利。我现在还能记起某些片断,比如:
新娘生来不一般
有如仙女下凡间
眉毛弯弯赛西施
杨柳细腰如貂禅
满头青丝超昭君
银盆大脸羞杀杨玉环
新郎生就潘安貌
赛过罗成吕奉先
学富五车胜李白
七步八斗超过曹子建
郎才女貌天作合
早生贵子待来年
领头人唱一句,其余的人叫一声“好”,唱罢一段,新郎新娘便分头给在座的嘉宾斟酒致敬。但是,他们并不立刻就把酒饮下去,而是由领唱的人向新婚夫妇提要求。要求很简单,无非是让新人即兴表演一个小节目:或唱几句歌,或背诵一首诗,或互敬一杯酒,互赠一口菜。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众嘉宾便停杯在手,或唱支“荤段子”逼其就范,直到目的达到为止。随后由另一嘉宾再领唱新歌,如此周而复始,欢乐的气氛逐渐浓厚。进行一段时间,便会有嘉宾提出较高的要求,比如:将一枚现成的水果用绳子吊起来,让新郎新娘互相叼食。人们是不会轻易让他们噙着的,有人会故意摇动绳子,让他们出尽洋相才肯罢休。此时,算是到达“送房”的高潮了。见好就收,领唱者便会选择一支送新人入洞房的现成段子,结束这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