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光:读图时代 激情奥运凝聚摄影梦想
    2008年08月15日      作者:李前光      来源:中国文联网

    受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北京地区传递组委会邀请,我荣幸地作为一名火炬手,于87日参加了圣火在北京的传递。此次传递活动受到了全国摄影界的关注,因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摄影界的光荣。而作为一名摄影家,我更体会到在这个全世界的盛会中,摄影无处不在的传播与见证功效。

    我曾有幸考察并拍摄过希腊奥林匹亚遗址,深切地感受到,奥运会张扬的是和平、团结、友爱的精神,更体现出一种包容和尊重,在奥林匹克的大舞台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可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光彩。中国的摄影人、中国人民同样会在奥运的大舞台上表现出世界公民的宽广胸怀。自2001年奥运申办成功到如今奥运在北京盛大启幕,7年来,我看到的是,奥运激情点燃了摄影人的热情,更凝聚着中国摄影新时代蓬勃发展的梦想。

    在火炬传递前的培训环节,有关负责人对我们这些火炬手强调最多的,就是要注意面对镜头。接过火炬、启程接力的那一刻,我才发现火炬手的正前方,不是欢呼的人群,不是飘扬的彩旗,而是一辆厢式货车般的媒体车,开放的后厢内,从下往上密密麻麻布满镜头,除摄像机外,更多的是摄影师的大炮筒,那一刻,我更体会到影像之于奥运的价值。虽然每个火炬手传递的距离有限,时间以分秒计,但与圣火一起奔跑的那一刻的影像会永久留存,成就火炬手个人与奥运会息息相关的经典瞬间。

    奥运会开幕式盛大热烈,独出心裁,处处充满创造力和智慧,也处处充溢着影像魅力。早在一年多前,北京奥组委就面向全球征集笑脸照片,当来自全世界的笑脸影像汇聚一起,我们看到了全人类的狂欢表情,这些平常的瞬间却博得了地球公民永恒的感动。在最后点燃主火炬的体操运动员李宁绕场一周的前进步伐中,火炬在全球各地传递的画面一 一映现,在奥运开幕这样大型的文艺表演中,摄影作为一般很难发挥作用的造型艺术,能够如此光彩,恰恰是因为影像独特的传播和见证功能。

    无论是在各奥运赛场内数以千计的注册摄影记者,还是更多在外围采访的非注册摄影记者,加上在各个岗位上直接或间接参与奥运工程的以十万、百万计的专业或业余摄影人,都在为全面留存奥运影像付出着自己的努力。

    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连日来,全国、全世界各大媒体都使用了比平时更多的图片,尤其是精彩的奥运图片,更成为版面上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主角。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在公众传播领域的作用不仅显现于平面媒体,在互联网上,在电视屏幕上,摄影师定格的一个个动人瞬间,已成为人们最好的奥运记忆和情感寄托。

    其实,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起,摄影就开始与北京奥运的进程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场馆建设到城市变迁,从生活细节到人们的精神风貌,众多的摄影活动和全国摄影人的积极参与,让影像见证了与奥运一起成长的北京,见证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北京变成现实的历程。这些精彩的瞬间串联起来,就是一部有关北京奥运的影像史诗。如今,这个进程还在继续。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奥运会的摄影热潮,推动了体育摄影事业的发展,摄影师提前准备,媒体全力以赴,中国摄影人在中华大地上与世界同行角力竞争。奥运会摄影热潮更推动了记录摄影的进步,奥运为中国的摄影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变化,中国的每个与奥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细节,成就了许多足以载入历史的摄影佳作,更为普通摄影人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创造艺术佳作的舞台。

    奥运盛会毕竟会很快结束,但经典的影像却会永存。这些照片不仅会成为奥运物质遗产进入博物馆,更将成为精神遗产,通过广泛传播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激励更多人们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奋进。赛场上林立的大炮筒,街头巷尾随时按下的快门,甚至不时有群众拿起的拍照手机,让我们在奥运时间里体会着摄影在公众中的普及和力量,享用着因奥运而生的视觉盛宴。摄影记录下的是奥运带来的丰富情感,延续开来的是人类不灭的永恒梦想。

    我为摄影能够全面参与奥运盛会而自豪,我为摄影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骄傲,祝福奥运,祝福祖国,祝福中国的摄影事业阔步向前。

    (作者为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