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齐迎现代奥运 5大剧种7台大戏登场
    2011年11月04日      作者:      来源:中国曲艺网

越剧《梁祝》剧照

视觉京剧《新白蛇传》剧照

  从2008年8,“雅韵流芳——中华戏曲奥运展演”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中国传统戏曲包括京剧、川剧、越剧、昆曲、黄梅戏等5大剧种的7台大戏和若干著名剧目的片断将逐一登场。

  据介绍,本次展演不仅汇集了李维康、裴艳玲等33位梅花奖获奖艺术家,还有戴玉强、万山红、幺红、濮存昕、大山等明星跨界参演。展演剧目则包括黄梅戏《美人蕉》、昆曲《公孙子都》、川剧《金子》、京剧传统大武戏《龙潭鲍骆》、神话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昆曲《公孙子都》

  昆曲是“百戏之祖”,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浙江昆剧团作品《公孙子都》突破了当今昆曲舞台上以文戏为主的传统,在武戏方面进行充分挖掘和创新,成为近年来昆曲舞台上少有的重头武戏。

  《公孙子都》故事独特,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来表现古代题材,通过对公孙子都不择手段、阴谋杀人直至走向毁灭的心理描绘,揭示了一念之差可成英雄、一念之差将成罪人的人生感悟,并对公孙子都这一人物所具有的人类共有的劣根性——嫉妒进行了展示和批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警世性。

  公孙子都的扮演者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昆剧团团长、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林为林,他对《公孙子都》修改十二稿很有感触:“所谓‘十年磨一戏’。这个戏的题材非常好,对人生很有警示作用。”

  黄梅戏《美人蕉》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作品《美人蕉》讲述了一个晚清女子对生命记忆的回忆,美人蕉用不死的灵魂珍藏着一个名字,象征着爱的恒久信念。

  在这部作品中,话剧导演王延松首度涉足戏曲,他集《美人蕉》的编剧、导演于一身,将话剧艺术的精妙手法融入到了黄梅戏这个传统剧种之中。弱化的叙事、抽象的情节、寓言般的故事使得《美人蕉》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诗化气质。他说:“这是一部有力量的、给人以明确精神指向的抒情悲剧。”他希望人们不仅仅只是把它理解为一种爱情,它更是一种大爱、一种对生命的信念。

  《美人蕉》中,“黄梅皇后”、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韩再芬独挑大梁。被誉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韩再芬本身就是一个唱功精湛的美人胚子,美人演绎“美人蕉”,无疑将是这部黄梅戏的最大看点。

    越剧《梁祝

  和传统《梁祝》比较,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新版越剧《梁祝》在现代审美思维的融入与虚实的平衡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以往梁山伯 “呆头鹅”般的书生形象变得纯洁而浪漫。扇子的意象贯穿全剧,为全剧增添了无限诗情与意境。结尾处,“化蝶无蝶”,以两把扇子的意向代表蝴蝶,伴随着漫天飘落的花瓣,营造出凄美故事的最高潮,美得让人心碎。

  扮演梁山伯一角的是茅威涛,越剧女小生中的翘楚,她凭借新版《梁祝》,成为继尚长荣之后戏曲界第二位梅花大奖得主(三度获得梅花奖,即称之为梅花大奖)。

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该剧由素有“京剧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京剧院三团倾情奉献。据本戏编剧吴江介绍说:“新版《三打白骨精》最大程度汲取了传统京剧中‘猴戏’的精华,同时融入当代艺术手法和剧场技术,将灯光、舞美等高科技元素融于京剧艺术的雍容华贵中,在全面展示京剧不同流派唱念做打的精彩之外,还吸收了杂技、魔术等多种民间艺术样式。

  《三打白骨精》的最大特点是起用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担纲主演。新生代京剧演员中的佼佼者张森、王璐分别饰演前后半场的孙悟空。优秀青年演员马帅和郭凡嘉则饰演两个半场的白骨精。

 《龙潭鲍骆》

  《龙潭鲍骆》由《嘉兴府》、《巴骆和》、《四杰村》等折组成。此次的演出是北京京剧院对该剧进行了重新加工和整理的版本,特邀老艺术家王金璐、谭元寿为艺术顾问。这是一场基本上“囊括了武打武生所有的表演程式”的大戏,武生、武净、武旦,武戏行当齐全,在京剧舞台上极为罕见;从头到尾连场开打,热闹非凡;七十二般武艺尽出,加上满台翻、腾、跌、扑,使人目不暇接。

《新白蛇传》

  全新视觉京剧《新白蛇传》,将于813日、14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正式首演。该剧由中国著名京剧演员王艳及北京京剧院的演员们共同演出。

  《新白蛇传》是知名作家邹静之的戏曲处女作。邹静之在剧中加入了白娘子放生、治病的情节,强化了白娘子性格中慈悲善良、普爱众生的高贵品质。

  据悉,在《新白蛇传》中,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幕布被一面长16米、高9米的全景LED大屏幕与纱幕投影取代,现场播放的多媒体视频生动地表现了“成精下凡”、“水漫金山”等戏曲舞台上根本无法呈现的腾云驾雾、惊涛骇浪等神奇场景。此外,剧中还大量运用了舞蹈、杂技等肢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