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国新时代的文化理论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马美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东篱 段丹洁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理念,此后又在各种场合多次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讨论。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文明交流互鉴构成了21世纪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艺理论发展,以文艺理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新时代文艺理论发展的大亮点。随着中外文明交流的拓展和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如何在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建设我国新时代的文艺理论成为了迫切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2024年6月7-8日,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与浙江大学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协办的“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出席会议。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主任董占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俊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建设新时代文艺理论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研讨和交流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关联紧密的版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拓展、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论著解读、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新时期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建设、新时期的文艺发展与重释等。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拓展 

  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观点十分重要,其中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要做到第二个结合,一方面可以寻找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契合点,另一方面则可以传统文论充实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内容。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时代拓展的方向。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晶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典文艺形象”的论述超越于以往文学叙事中的“典型形象”或“典型人物”,是综合性艺术创造的产物,融会不同艺术媒介的艺术特性,以最鲜明直观的审美效果唤起最普遍的审美共通感,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提出的最新美学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上海社科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许明教授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60年间的论点较发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更深化,更开阔,更完备,他们在意识形态过程的变动观点、人活动的思想形式与物质形式的相互作用问题、意识形态的幻想作用、关于无产阶级意识的历史条件、为人民利益和社会正义呐喊等方面做出了理论拓展,并对金克尔、拉萨尔、福格特展开了批判。这些创新对于新时代我们建设文艺理论与推进文艺发展有着重大的启示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党圣元教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艺思想鲜明地体现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观点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指明了创新路径,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丁国旗教授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新的文化使命。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如何将新的文化使命落实好,最终回到对文化文艺工作发展规律的认知和文化文艺实践上来,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锡荣提出,1930年代以左联为代表提出的“文艺大众化”的底层逻辑是由先进知识分子为核心主体组成的革命政党怎样获得大众从而取得革命胜利的问题。因此,文艺大众化成为左联和各左翼文化组织极端重要的工作,改变了五四以来的文风和创作面貌,并给后续抗战文艺、延安文艺的理论与创作带来深刻的启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心峰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命题,该思想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精彩的文明交流互鉴实践。这些实践的观念基础就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通”。“通”的观念对于今日的文明交流互鉴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湘潭大学教授季水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论述中提出“人民史诗”、“中国精神”等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的文艺理论范畴,强调了以人民为本位并用史诗笔法去书写人民英雄,以中华民族培育发展起来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为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标志。兰州大学文艺学研究所所长张进教授表示,现实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轴心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与世界范围内现实主义的强势崛起相呼应,也与中国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现实需求相协调,为现实主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定位。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林玮教授分析了文化创新、大国风范、理论迭代等文明交流互鉴的三个问题,认为数字文明时代的“赋权式跨文明传播”(文明赋权)将可能真正取代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的“霸权式跨文化传播”(文化霸权),使全球传播从美国主导的“跨文化传播”范式向中国倡议的“文明交流互鉴”范式转型。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梁玉水教授提出,“以美为媒”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19日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观点命题。这既是对人文与科学辩证关系的申明,也是对包括美术在内的各门类艺术全面参与、深入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世界”的新时代新要求。“以美为媒”观点命题更是对包括美术在内的文学艺术“以美育人”,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等功能的美学强调及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美学要求,有着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和文化思想意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李龙教授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区别于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强调创造性的文化和对新国民的塑造。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侯李游美指出习近平的文化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文化产品属性应一致,文化具有多样性与主体性,文化与战略相辅相成。同时倡导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适应全球文化交流新趋势。在数字时代,中国文化应保持特色,从自身文化特性中寻找发展思路,传承精神核心。

  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论著解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凤才认为,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构成了本雅明艺术哲学成熟时期的主题,但本雅明尽管不否认甚至还留恋艺术自主性,但更强调艺术的政治功能。因此在本雅明成熟时期,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消解的内在张力,但本雅明最终还是倒向了艺术政治化,从而淡化、忽视甚至贬低了艺术自主性。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翟志强教授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否定美学的哲学基础是批判哲学,其理论特质体现为厚重的哲学基础,直面社会现实的理论勇气,它在艺术的超越性存在、人的感性的全面恢复、审美乌托邦、以艺术的感性解放实现人类的自由等方面具有创见。在中国追求艺术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否定美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韩振江教授指出,以巴迪欧、齐泽克、朗西埃等为代表的21世纪欧美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和左翼哲学的基础上对文学理论体系以及艺术美学体系的当代重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大桥提出,当代批判理论美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前沿性问题域不断转换,突破传统美学、哲学美学或形而上美学的桎梏,返回感性现场,重审“感知与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情感的社会生成机制问题成为共同追求,在“感性政治”、“审美伦理”、“技术化感知”、“加速主义美学批判”、“社会学美学”等五个问题领域呈现出具体的美学问题。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于琦认为,深入理解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虚构的华尔街抄写员巴特比的形象有助于整体的理解阿甘本。阿甘本认为,巴特比身上所体现出的潜能状态能够反抗生命政治对生命的钳制,这体现了潜能助力生命走向自由的逻辑可能性。山东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蒋颖指出,在《论艺术社会学》中,霍克海默认为一方面社会基本结构决定了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艺术对社会生活也有维护或克服的反作用。在《我们时代摄影的意义》中,霍克海默认为尽管摄影完全致力于现象,但它比绘画更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因为摄影呈现的并非粗浅的外部现实,更是其背后的意志、信念等精神关联。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倪逸偲认为,卢卡奇批评费希特导致了世界的“非理性化”,但从费希特本人的视角看,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裂隙已经通过先验知识的再生—生产二重化机制得到克服,因而卢卡奇的批评并不成立,甚至其所错失的维度也许蕴含了一种全新历史哲学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李哲罕研究员认为哈贝马斯的美学理论是一种回到康德的尝试,科学的、政治-道德的与审美的区分在哈贝马斯那里就是主体间和主体—意识的区分,现代世界建立在一种去人格化(主体化)的朝向上,审美只能作为私人事务而得以实现。这在本质上是反美学的。所以哈贝马斯的美学理论可以归结为反美学的美学。

  三、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新时期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建设 

  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杰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文化经济时代的深度发展,以康德美学为核心范畴的形式主义美学大厦正在逐渐崩塌,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观念为核心的美学观念包括世界不同民族美学思想为基本内容的世界美学话语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这是中国学者应该关注并努力阐发的世界性的美学现象。上海大学宣传部部长曾军教授指出,中国文艺“人民性”问题的讨论离不开中西文论互鉴的视角,一方面,中国文艺的民本思想既有古今传承的接续,也包含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换;另一方面,中国文艺的“人民性”观念还有着来自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中国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指导。新时代文艺的“人民性”需要在中西文论互鉴中明确文艺“人民性”的立场、态度与方法。云南大学文学院审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向丽教授在综合考察中西审美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审美人类学尊重和探讨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群体如何“看”世界,立足于对地方性审美经验和本土美学的考察与研究,探讨审美和艺术复杂性和特殊性的深层社会成因,在让小写的复数的美的得以如其所是显现的基础上,发掘和阐释审美与艺术的能动性以及美的创生机制,助力审美治理来打造美好生活。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东篱认为,后全球化语境需要使用人民人类文化的策略建设能够被世界认同的民族文化,参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建设。农民画可作为我们人民人类文化建设的重要样本。它承载的意义类型按时间顺序可被分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意义、民俗生活的意义以及创意时尚的意义等。农民画在这些阶段中将民众具有民族性与日常性的感觉结构以审美乌托邦的形式表现出来,批判和否定现实对人类本性的异化,打破既定等级秩序和常规教条,进而集体走向自由和解放。民众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建立起独立的文化身份。不过,知识分子在其中的参与功不可没。绍兴文理学院教授范永康指出,在审美意识形态的概念上,中国审美学派重审美,而伊格尔顿重意识形态。两者在对审美概念的理解上,对审美本质的界定上以及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交点上表现出不同。

  四、新时期的文艺发展与重释 

  杭州市政府原副市长,西湖学研究会会长张建庭教授,从西湖景观的山水形态美、格局美、意境美、人文美、植物美、村社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西湖的景观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刘方喜教授阐述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等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要素对人类文艺生产方式的重塑与对文艺新形态的生产,指出从生产方式出发,既可以全面把握文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也可以贯通文艺政治意识形态属性、市场产业属性与制作工艺特性,从而有助于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更完整的体系。科技尤其自动机器技术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世界各民族文明、文化现代化的基础。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主任陈定家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守正创新”观念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新时代网络文艺的“守正创新”要求广大网络文艺工作者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扩大和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和世界影响力的过程中,中国网络文艺逐渐成长为中国现代式新媒介文化的先锋队和生力军。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刘云指出,《无常》在鲁迅作品中是颇为特殊的一篇,其间反映的鲁迅对“目连戏中鬼魂的偏爱”和对“民间迷信思想的同情”实际上体现了鲁迅深刻的民众观,即他既发现了民众中体现的黑暗、愚昧,同时也发现了民众中蕴含的原始生命力。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廖雨声认为围绕着与吃有关的味觉成为理解陆文夫小说《美食家》的重要线索。从马克思主义审美感觉政治理论的角度看,在小说中以味觉为代表的身体体验与政治体认纠缠在一起,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的感觉的复杂性。

  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副总编王忠波介绍了目前正在策划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丛书”的工作方案,丛书从总体上以译著、专著的方式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做出了系统的梳理。

  本次研讨会还开设了青年论坛,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云南大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参加了该论坛。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进程中,虽然文明的冲突仍然存在,文化之战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但是,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艺理论只有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过程中才能够获得建设和发展。中华文明作为一种古老但依旧生机勃勃的文明形态,其价值观和文化表达机制,还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日益吸引着各国学者的兴趣。在未来中西文明愈来愈深入的交流互鉴过程中,中华文明以及以新时代面貌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中国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艺理论必将迎来世界范围内的辉煌,为推动我国文化繁荣、促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