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梳理2017年至今5年来近三届北京双年展近200位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参展作品,试图探究把握当代中国女美术家群体参与时代主题创作的主要方面,从中总结出规律性,对于美术创作者和研究者来说,应当会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以第七届北京双年展为例,参展的中国女性艺术家数量基本是中国参展艺术家总量的三分之一,与中国当前女性美术家群体在美术圈中的数量比重基本一致。从具体的门类体裁、风格流派、身份年龄来看,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漆画、水彩、综合材料绘画、雕塑、装置等各个门类,写实具象或写意抽象均顾,老中青各个年龄段全覆盖,高校教师、画院画家或自由艺术家兼有,这近60位的女性美术家,代表了女美术家们艺术实践的方方面面,艺术化地呈现“丝路与世界文明”。
90后的年轻一代国画家马晨光,将中国重彩画与波斯细密画结合,以组画《采微》将丝路明珠中亚地区的民俗与民族歌舞同中国少数民族傣族歌舞场景同时展现,形式新颖,和而不同。80后国画家焦洋的作品《指南针与航海》采用传统工笔重彩的形式,以图绘史、以史为据,表现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文明积淀,另一位80后的国画家孙绿绿也是选择了“海丝”题材,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泉州港为切入点。漆画家张玉惠的作品《海路》同样也是选择了将泉州港作为创作对象,不同的是她选取当地惠安女的传统商贸往来为表现内容。《大梦丝路》作者唐晓丽也是80后的国画家,与两位表现海丝的同行不同的是,她的作品是打破时空界限后对于陆上丝路的全景式展现。
60后的国画家潘缨用比较当代的抽象水墨语言“再现”丝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 50后擅长人物画的国画家孙玉敏以《哥伦布的海上之梦》向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致敬,以线描加淡墨淡彩的形式为哥伦布造像。国画家王仁华也是50后,参展作品《古灯今照》以中国古代仕女入手,突出中外历史器物、碑帖壁画等属于丝路文明范畴的典型元素。孔紫的《戈壁滩-2》,表现的是新疆戈壁滩上“冬植”这个比较少见的题材,画面中可以看到作为“半边天”的女性们为再造丝路绿洲、迎接绿色的春天而忙碌着。
雕塑家李静借用中国传统皮影戏元素和景泰蓝技艺创作了《旦》,吴芯琳的《行走的路上》则再现了丝路上的那些有名或无名的取经人,于金雁的雕塑《丝路•同路人》为曾经或正行走在丝路上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同路人”造像。
第八届北京双年展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们,用主题创作展现“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
国画家冯玉英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将东方与西方、雕塑与绘画、二维与三维“融于一炉”,体现“文化命运共同体”;耿红彦的新工笔中国画《露从今夜白》借用传统“千里江山”青绿山水范式和西方绘画视觉样式,从“家园”二字破题;王二平的国画《天涯共此时》,通过表现中外青少年共赏“月食”,寓意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王烨的油画作品《同心》,运用缤纷的色彩和平涂的手法,突出画面中人群之“众”和“多彩”,以此表现世界“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邻。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的缤纷万象;雕塑家袁佳的《世界起点与尽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木雕,作品塑造了在“世界起点”停泊的小船,其中隐现女性形象,寓意生命及人类共同的起源。
第九届北京双年展,第一次专门设立了女性艺术家特展,其中,中国女艺术家的作品占比过半。入选“生命之光”主题展的女艺术家们把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后的文化艺术氛围推向了高潮。
青年国画家张湸的《一起向未来——2022北京冬奥会欢迎您》,是三件尺寸最大的主题创作中,唯一一件完全由女性艺术家担纲的超大体量主题作品,创作将北京冬奥标志性视觉元素融入画面,并将13个冬奥比赛场馆合理安排在画面中,彰显中国作为冬奥主办国的大国情怀和团结世界的精神;何梦琼的新工笔《祈愿》,以细腻的笔触和唯美的色调,从中国传统习俗入手,结合西方古典服饰特点,表现“世界和平”这一人文奥运的关键词;黄欢的国画《万物之光——未央花》,是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如何发展的实验性探索,通过描绘花样滑冰等冬奥项目,表现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生态循环;马婕的国画《冰球小将》,是直接“写实”表现冬奥项目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典型的新工笔,这一类的还有申素兰的《生命之光·中国速度》,师璠的《冰雪之炎》等;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近年走上“快车道”,表现“航空”主题的作品也在增加,宋亚平的国画《光影流星皓夜诗》,是这个主题完全不输男性艺术家的作品;陶兴琳的油画《户外运动拷贝NO.9》,是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以比较强烈的色彩对比关系,超现实的人物造型,表现运动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周丽萱的写实油画《丰收喜悦》,西藏题材,颇具古典美感的光线色彩,既是对于女性劳动者的生动表现,也是对于古典主义油画的继承;赵双临的油画《妈妈,你看起来像彩虹》,以女性和孩子的双重视角,展现孩子眼中的运动之美、母性光彩;周末的油画《生命·最美逆行者》,三联画的形式犹如电影蒙太奇剪辑,画中的白衣天使和迷彩服战士共同汇聚成逆行者队伍,带来生命的希望之光;漆画家张玉惠的《竞发》,充分体现了漆画形式进行主题创作的优越性,表现闽南沿海每年八月的传统“竞技”活动——开海;冯薇的视频互动作品《万物生》,体现了年轻一代女性艺术家们对于创作形式和边界的拓展,作品借用传统水墨绘画的风格,视频艺术的形式,表现生命千变万化、繁衍生息的状态,为观众带来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沉浸式多维感官体验。
港澳台女性艺术家也是一支重要且色彩纷呈的文化力量,第七届的澳门雕塑家梁海莎的作品《黑与白》,以“贝壳”为创作灵感,同时呼应海上丝路;第八届的香港艺术家黎小美的国画作品《龙腾盛世,东方崛起》,属于都市新水墨一类,取材于当地的货柜码头,绘画方法明显已经距离传统很远;第九届入选的香港国画家刘素文,出生于广东,从她的画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地域化题材、本土化体裁与东西方技法的高度融合与提炼,她的入选作品《浪涛过后有春风》,可以说是很好地通过风景画间接呼应了时事,很好地起到了用艺术温柔的一面来润化人心且顺应主流、响应中央的作用;台湾雕塑家董子瑗,长期在重庆的美术高校任教,她的第九届入选作品《云梦》,雕塑语言浑厚朴实、传统与当下结合得很好,观之很有亲近感,应该说与当下大陆写实雕塑的主流艺术语言一脉相承;台湾比较资深的女性油画家严许婉瑱,曾拜刘海粟先生为师,从她第九届的入选作品《众乐乐》中,可以明显看到作者在当代油画创作中对于中国传统工笔重彩技法的自如转化与借用。
此外,在其他一些涉及港澳台女性美术家的展览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相似的规律和现象,比如此次“新时代,新女性”主题的参展作品:旅居香港的中年油画家廖井梅,其作品《渡》,深沉的调性,高妙的笔触,作品艺术特性也是京港两地学习创作生活各方面融合的结果;澳门的90后画家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代际性,查蕊的油画《热血》,将电子游戏中的经典形象和装饰性处理后的现实风景,“意外”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杨咏欣因为曾在广州求学,所以她的国画《某天寻找自己在家中的感觉》II,不管从立意还是技法以及审美倾向,都突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润化;台湾孙翼华的《潮汐之梦Ⅱ》也是经典的三联画,透过多重性的指涉符号,经过组合并置之后产生新的意义脉络,花已非花,羽亦非羽,以女性视角探讨生命中最深层的奥秘及其无常幻化的本质。前段时间成功举办的“笔墨丹青绘湾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参展的港澳特区女艺术家,如香港的李淑君、刘素文,澳门的李霞,都出生于内地,她们的作品《霓虹之夜》《风雨化春归》《濠江新曲·莲成一家》,都体现出湾区和内地之间长期文化融合、积极互鉴的成果。
纵观以上举例的近三届北京双年展及其他相关展览,关于近年的主题性创作,可以看出女性美术家们在前人和传统的基础上,在创作体裁、题材、表现手法、视觉呈现、尺幅等各个方面有所突破,她们具备三个显著特点或者说创作规律:
一是题材选择丰富、敏锐,时效性强,而且都完美统摄到了女性视角下。不管是对于具象的事件显现、各色人物、日常事务、风俗地貌甚至抽象的情感等,相对于男性艺术家,更加细腻、丰富、温暖。
二是创作时相对会更多考虑受众,以期达到精准细微的传播效果,产生创作与观看之间的更好的和谐互动。从色调的细微调整,到构图和造型的精细推敲,再到创作情绪在画面和作品中的铺陈,甚至是作品名称的“文字游戏”,彰显女性主义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主动换位思考,契合受众们的观看逻辑。
三是女性美术家们之间的特性差异明显,普遍国际视野更加宽广,超越性别意识的趋势更凸显。在女性艺术家们的身上,可以清晰看到彼此艺术风格的不同,真正是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生动与丰富。而且,很多女性美术家,因为学习、交流、工作或者生活地的迁移,接触新的国际艺术样式和风潮越来越便捷,尤其是年轻一辈的80、90后的艺术家们,作品中体现的国际元素日渐增多。观看了这么多近年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会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女性艺术家在尺寸、体量和内在张力上,有了更强的驾驭能力,呈现出和男性艺术家并驾齐驱、不相上下的态势的同时,纷纷摆脱传统女性艺术家身上与生俱来的性别局限性。
以上,只是选取了一部分以近三届北京双年展为主的国内女性艺术家主题性创作的作品为例,但已经能够清晰反映出所涉及本土性、性别属性、创作特性、主题导向性等有关国际性、普世性大主题背景下,中国女性艺术家主题美术创作的基本面貌,相比于男性艺术家,女性艺术家们的创作视角和切入点完全不同,更加独特而有新意,更加细腻敏锐、柔和感性,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群体的一次次精彩亮相,让大众对艺术的认知不再局限于男性视角,她们展现了另一个平行又交汇的美丽的艺术世界,是美术界天然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