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妍

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建构当代剧场艺术审美

  笔者是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赵妍,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中央戏剧学院舞美戏学习舞台设计专业,在一些高校做学术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但被行业所熟知却是因为跨界以剧评人的身份写戏剧评论,很荣幸今天有机会能够以更加跨界的身份和心态,深度参与如此高端、汇集两岸三地众多优秀女性艺术家的艺术论坛。当代剧场艺术于笔者而言,最有魅力的就是差异性和多样性。彼此的比对互文,能摆脱刻板思维模式的束缚,思考和了解文化上、审美上的差异与殊路同归。 

  近期,作为新文艺评论工作者,笔者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一项《敦煌艺文源流研究》课题的申报,对敦煌乐舞以及敦煌主题舞蹈的本体与变相进行了深度研究。自从加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并且成为中国评协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后,笔者时刻牢记“文艺评论两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希望发挥新文艺群体的新思维特质,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体现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价值中确立的跨文化的思路和理念。 

  笔者以女性舞美家、女性剧评家的视角正在长期进行研究、梳理、总结的一项工作,即是中国戏剧家对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当代探索。站在浪潮之巅的戏剧家们是历史的当事人,他们可能敏感察觉中国舞台艺术发展的大势,而笔者想要做便是以未来的眼光,去洞察我们今天的舞台实践百花齐放背后更真实的一面,以这个角度,跟踪、记录和串联中国戏剧当下与未来发展的变量。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转折时代,需要记录者。 

  受敦煌壁画乐舞启发,当代中国舞不仅体现着古代舞蹈的独特韵律和美感,更直观地呈现了丝绸之路各民族间音乐舞蹈文化的碰撞交流,是中国戏剧家解密古代中国舞蹈文化的钥匙,也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角度。作为新文艺评论家,经过梳理数十载戏剧艺术家们的传承、挖掘与嬗变,我认为敦煌主题舞蹈的生成机制、风格语言、美学特征、艺术价值、保护传承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一、开创性的经典舞作 

  “敦煌舞”是一个文化概念,不是指发生在那一地区的舞蹈形态,也不是一个历史中的舞蹈样式,而是今人根据敦煌壁画上大量的舞蹈姿势、动势倾向发展起来的一套新型舞蹈样式。这是一种借助了古代舞姿和形态,由今人创建一种当代舞蹈样式。 

  1954年,戴爱莲创作的双人舞《飞天》,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舞蹈中长绸舞的技法,以凝练的舞蹈语汇、形神并茂地将“飞天”形象再现于舞台,是新中国第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音神的舞蹈作品。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北京首演大获成功,被称之为中国民族舞剧的里程碑。随后,中国戏剧家们先后创作了《西出阳关》《大梦敦煌》《敦煌古乐》《箜篌引》《飞天》《浔阳遗韵》《俏胡女》《天姿馨曲》《西凉乐舞》《唐韵胡旋》《反弹琵琶》《千手观音》《天马萧萧》《敦煌情韵》《敦煌韵》《步步生莲》《九色鹿》《彩虹之路》《甘州乐舞》等一系列具有自我独特风格的舞台作品。

  二、超越性的当代创作 

  作为新文艺评论工作者,笔者撰写了大量剧评记录、梳理和转化当代舞剧编导是如何将绘画的静态图像转换为舞蹈的动态叙事,如何将空间艺术形态转换为时间艺术形态。在当代舞蹈的创作中,笔者依循中国艺术的一体化原则,从传统美术图像获取题材、造型、色彩及文献资源,并加以转换,这种创作方式一直被编导们推崇为主流性的创作路径与方法,从20世纪的《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到近年火爆出圈的《洛神赋》《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足可以构成当代舞蹈谱系的主脉。 

  2021年河南电视台春节晚会中的《唐宫夜宴》作品的“破圈”现象,可以进一步促动舞蹈艺术的创作者和从业者反思新媒体时代的舞蹈作品的5G+AR新技术制作方式和不断扩展的传播方式。2021年河南卫视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带来的《端午奇妙游》中,一支美轮美奂的水下飞天舞《祈》,一夜间刷爆全网,荣登微博热搜榜,霸网整晚。女舞者在水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就像洛神甄宓“转世”人间般惊艳。观之如画,恰似飞天。拖着薄雾般的裙裾,如凌空而行,恍惚之间与仙人同去。美得犹如敦煌壁画一样的景象,竟真实浮现在眼前。而在《七夕奇妙游》系列节目中,《龙门金刚》融合《飞天舞》与《金刚伎乐》,13位飞天仙女再现敦煌飞天的奇景带给了大家极为震撼的感受。 

  这一系列作品都将无可争议地成为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与样板,它们不仅仅在视听层面上取得极大成功,文艺评论者更应该研究其背后蕴含的更大课题:传统美学的当代转换、国潮文化的创新发展、当代舞蹈的叙事结构等。这些现象亟需我们通过对文化传播、舞台视觉制作路径诸多方面,及当代舞蹈创作及学科建设相关领域的探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敦煌乐舞对当代舞蹈内容、风貌与气象等的深远影响,在展现敦煌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同时,彰显中国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深邃智慧,更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的信念。

  三、传统元素的当代重构 

  戏剧中时代与民族特有的传统舞台惯例,它们在舞台上的象征意义和作用往往比较图解、确定、单一。我作为新文艺评论家,对这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视觉符号加以重读,挖掘其确定意义背后的“不确定”,单一形式背后的“多样化”可能性。不断对中国传统审美进行当代化探索,碰撞、发掘古老文明的魅力、重构新的文化元素,实现多元文化之间的自由跨越。这不是舞台上单纯视觉元素复古风潮,更契合了当下中国观众的审美诉求、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诉求以及时代潮流的精神诉求。若只追求原汁原味的“国粹”,仅仅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原样照搬,则是一种僵化的设计观念。当代中国戏剧家所做的探索,是利用而不自缚于古典审美的既定意义,是尝试给传统事物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是以现代人的审美为立足点,对传统视角进行重构。 

  对中国传统审美进行当代化探索,其精髓为“古今兼容,西为中用”。借助“他者”的眼睛,来碰撞、审视和寻找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深厚的精神内涵、丰富的历史素材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为戏剧创作中的理智和情感提供了最丰厚的美学养料。发掘古老文明的魅力、重构新的文化元素,实现多元文化之间的自由跨越。这不是舞台上单纯视觉元素复古风潮,更契合了当下国人的审美诉求、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诉求以及时代潮流的精神诉求。 

  40年以来,中国舞台美术的发展过程受到过全球各种舞美流派的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大量的戏剧作品展示了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国戏剧家在有意识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索符合当代审美的视觉主题。在这种自觉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再构的方式被运用于当代舞美创作中。如何传承和转化中国传统文化,并以当代的美学观念和技术条件,确立独特的表达方式,是越来越多中国戏剧家不断思考的问题。 

  结语 

  中国戏剧家们在不断探索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转化成当代戏剧舞台造型语言,以此连接中国与世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笔者亦将以女性戏剧家视角、表达女性艺术家声音,深度探究中国传统美学对建构当代剧场艺术审美的影响与启示。

赵妍,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数十部篇学术文章出版于全国核心期刊、专业书籍、报刊等。策划组织、主持多项国际、国内戏剧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