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薇
溯源省级非遗项目茶山绸衣灯公发展简史
茶山绸衣灯公是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独具民俗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品。这种穿着绸缎衣服的泥塑工艺品最早可溯源至唐宋时期“七夕”“乞巧”风俗泥塑玩具——磨喝乐,随北人南迁于岭南自成一脉,
源起
南宋末期,元军南下,临安失守,益王赵昰、广王赵昺仓皇南逃。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查开祥勤王至福州。德祐二年(1276)赵昰称帝,世称端宗。扬州沦陷,端宗退至泉州,登舟逃亡至汕头、潮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随者万千。
景炎年间(1276-1278),赵郡王之孙婿林天与时任王府仪宾郡马,自福州府福清县城上井街鳌里巷迁至东莞茶山寨,成为茶山上埗林屋林氏始祖。
祥兴二年(1279)二月,崖门一战,丞相陆秀夫负少帝昺投海而亡,十万军民用生命续写大宋王朝最后的悲壮和奏响时代的绝唱;五月,张世杰遭遇飓风溺卒于平章山下平章港(今海陵岛);在多次拒绝元朝招降后,文天祥于
发展
“四兄弟”的出现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也让人们对大宋无限眷恋的情怀和对英雄无比崇敬的心情找到了思想的寄托。“开灯”风俗是岭南民间生男孩之后的新年正月在祠堂登记入族谱,悬挂灯笼,同时供奉茶山绸衣灯公。何谓灯公?“开灯”男孩的父亲称之“灯头”,其祖父称之“灯公”。自此,当地人将“四兄弟”称之“灯公”,希望男孩在“灯公”的护
式微
清末民初,追求场面宏大,在求多不求精的消费观念驱使下,作为民俗用品的“茶园公仔”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精明的老艺人推出了批量生产的办法——模塑。于是,模塑公仔应运而生。下埗林屋、上元、钟屋、叶屋等相继涌现了一大批模塑手艺人。模塑技术上的创新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满足了普通百姓的需求。
茶山圩南门街“仁泰纸铺”老板林炳进(字展芳)是一位制作茶山绸衣灯公的老师傅,他把这门手艺传给儿子林谢稳。林谢稳的儿子林炯恩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七八岁就开始以捏各种泥人为玩具。后来更是痴迷于茶山绸衣灯公的制作。林炯恩13岁便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制作茶山绸衣灯公的大师傅。
传承
20世纪80年代初,李翠薇只有十来岁,她在一位老先生家里第一次看到茶山绸衣灯公作品——嫦娥奔月,立刻被绸衣灯公衣服上的刺绣深深吸引,从这位老先生处第一次听说茶山绸衣灯公的历史渊源。此后,央求外婆教授刺绣技艺,这一绣就是30年。2012年,李翠薇在《茶山乡志》上发现关于茶山绸衣灯公的记载,引起强烈的兴趣,并开始长达两年多的寻觅之旅。
2015年4月14日,终于寻找到一位老手艺人林炯恩。在东莞市茶山镇文广中心和旅游办的大力支持下,考虑到82岁高龄的林炯恩师傅身患绝症,最终李翠薇说服自己并打动师傅成为林炯恩的入室弟子,着手对茶山绸衣灯公这一濒临失传的老手艺进行抢救性传承。
10个月后,林师傅的病情急剧恶化。在林炯恩师傅弥留之际,李翠薇终于掌握了茶山绸衣灯公技艺流程和独门技法——“打泥折”。林炯恩不仅将茶山绸衣灯公的图谱以及自己专门为作品而雕刻的“恩”字印章作为传承人信物亲手交给李翠薇,同时“做人也好做公仔也好,最重要的是有心有骨”的师训亦被李翠薇记录下来,传播开去。
创新
在跟随林炯恩师父学习茶山绸衣灯公制作的过程中,李翠薇逐渐归纳总结出茶山绸衣灯公的基本技法流程,规范了师训的文字表述,同时对茶山泥塑、茶山绸衣灯公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科学的分类,并将茶山泥塑与泥人张、惠山泥塑、陕西泥塑等全国不同流派的泥塑进行比对,填补了茶山泥塑研究的空白。2018年,李翠薇和李培军合作并出版学术著作《茶园泥公仔(茶山泥塑)》获第九届广东省民间文艺著作奖、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
做工精致、色彩鲜艳夺目的茶山绸衣灯公要经过练泥、塑身、打面、
5年来,茶山绸衣灯公传承人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参与“中国泥塑艺术联展”“岭南风物——民间文化大讲堂”“东莞非遗墟市”“匠心传承·茶山绸衣灯公非遗课堂”“我是小小传承人”“学研行文化体验”等活动381场,受益学生达5000余人次,有效地展示宣传和普及茶山绸衣灯公制作技艺,使茶山绸衣灯公这门抢救性传承下来的老手艺得以重光。
李翠薇: 2008年以来,十余年如一日坚持田野调查的方式实地考察中国景观村落30多座以及广东东莞老城区及500余个古村落,参与调研、评审“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古村落”20余座。2013年,合著出版文史散文集《东莞城迹》;2015年,合著出版学术著作《南社印记·楹联》;2017年,合著出版文史散文集《南社印记·小楼深巷》;2018年,合著出版学术著作《茶园泥公仔(茶山泥塑)》;2020年,编辑出版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之《南社村志》。先后获得广东第六、七、八、九届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以及东莞市文学艺术奖。 参与省级非遗项目茶山绸衣灯公的抢救性传承 2020年,李翠薇被公布为茶山绸衣灯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茶山绸衣灯公作品《七仙女》获东莞市非遗展二等奖;2018年茶山绸衣灯公作品《四兄弟》在首届茶花杯中国(茶山)泥塑邀请展上获一等奖。2019年应邀参加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彩塑艺术传统与创新邀请展。 2018年申报并加入由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主办的“岭南风物大讲堂”,成为大讲堂讲师。研发山绸衣灯公课程获得全国云上非遗U课认证。 获2021年度非遗文化最具影响力人物“金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