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曌

女性摄影师坚守帕米尔高原创作历程

——李馨曌摄影+非遗艺术作品《帕米尔之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第一次读到这个诗句时,我4岁。这句话写在大我10岁左右的哥哥留给我的新华字典的第一页,写下这句豪言壮语的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我从小学习绘画,18岁进大学之前已经跟我父亲行走过中国60%以上的省份。少时习画和旅行的经历,激发和培养了我的好奇心、独立工作能力与冒险精神,更重要地是引发了我对中国各民族地区传统历史文化与人文的关注。 

  帕米尔高原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坐标。2009年,当我第一次踏上帕米尔高原,此后十几年的人生轨迹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我从质朴的新疆少数民族那里学会很多古老智慧,我迫不及待想通过艺术作品展示、分享给世界。

   杰出女性赋予我精神滋养

  1. 伟大女性先驱 

  能留在艺术史长河里的女性艺术家,似乎每一位都经历各种磨难并将这种磨难隐晦地表达在自己作品的背后,她们的作品最终观众刺破黑暗,放射出一道永恒的光芒弗吉尼亚·伍尔Virginia Woolf 1882-1941)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先锋。当我18岁在大学校园第一次看到由她作品改编的电影《奥兰多》(1992)时我被主人公那贯穿生命始终对文学艺术的着迷和对艺术使命的执着震撼,我开始研读她的所有文学作品。伍尔夫作为“意识流”小说的女性先驱,她的《一个人的房间》给我很多启发。

  电影《走出非洲》(1985)是根据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我27岁在肯尼亚旅行时自己租车专程到访她当年的农场故居;根据英国作家、女探险家、考古学家格特鲁德·贝尓(Gertrude Bell1868-1926)改编的史诗级电影《沙漠女王》(2015)带观众领略19世纪女性在阿拉伯半岛开疆扩土的冒险精神。

  此外关于女性艺术家的传记电影还有《罗丹的情人》1988)、《她比烟花寂寞》1999)、《弗里达》2002)、《皮毛》(2006)、《花落花开》(2008)、《乔治亚·欧姬芙》(2009)、《私人战争》(2017等等。传奇女性的传记题材受到观众喜爱,与当今女性的独立意识以及中产阶层女性比例不断提升密不可分。文学、绘画、科学等领域里极具牺牲精神的伟大女性们成为榜样激励着我,让我获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2.引发的启示 

  女性的精神构造比男性要细腻复杂得多。纵观艺术史,女性的艺术才华长期被抑制。对一个追求艺术事业的女性而言,需要具有反传统性的独立思维。一个女性艺术家的成功与否除了个人才华和独立思想外,取决于社会对的认可度以及所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的变化。虽然,女性艺术家只是艺术史长河里无数艺术家当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是她们的人生轨迹,却为我们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乃至哲学等不同角度阐明了艺术家创作的意义,她们的艺术作品传递出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注。有故事的女性艺术家,在胶片上呈现的色彩男性更丰富烈。艺术,成为女性艺术家们以柔美的方式表达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最有效的工具。

  3.为什么选择塔吉克族肖像来我的摄影创作之旅 

  作为一名中国摄影师,心怀崇的艺术使命感,创作出具有独特民族性,充分表达自己所经历年代的作品至关重要。2009年我第一次来到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为艰险和神秘的一段,千百年来塔吉克人在高原极地的生存方式和智慧更是深深地震撼了我。

  十多年来,我坚守在帕米尔高原,用女性艺术家敏锐的直觉力巧妙转化情感为视觉语言通过现代化的摄影装备,通过照片、视频等影像来讲述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至纯至善的生命之光和精神世界。

   摄影创作的创新

  真正的艺术杰作要建立在传统与经典之上。20多岁时我游走世界各国,体验各种新奇丰富的生活方式。28岁,我第一次来到新疆帕米尔高原,在这里度过艰辛而宝贵的时光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经过十几年在帕米尔高原的艺术创作,让我对于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民间艺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有了新的理解与认知。我看着这些年的作品,觉得自己仿佛站在海市蜃楼前面,许多难忘的已经逝去的场景,似乎又是如此真实…… 

  1. 长时间关注一个边疆少数民族 

  (1) 跨越十个春夏秋冬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帕米尔高原的边疆牧场、村庄草甸,用镜头追寻和记录逝去的时光,众生互惠而成,荒野与大自然是庇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家园。

  (2) 扎根深入塔吉克民族进行田野创作 

  竭尽所能地致力于中国塔吉克族的人文考察,创作过程我会非常重视日常生活体验、关注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同阶层、种族、身份之间的关系,关注当今社会突出问题。

  (3) 艺术创作与公益慈善结合 

  女性艺术家共情能力细腻而敏感。这些年的创作以摄影为媒介我认识了很多偏远乡村的少数民族女性,我的出现为她们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我曾经和地产企业合作举办公益摄影展,帮助残障儿童;帮助唇裂男婴的忧郁母亲,她年幼的儿子最终通过援疆项目得到救治;疫情封控期间,通过社交媒体帮助有危险的Rh阴性血(熊猫血)孕妇安全产下女婴;给迷茫青春叛逆期的女大学生指导建议职业与人生规划……

  2.拓宽艺术视野,挖掘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帕米尔高原主要生活着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拍摄的同时我也在研究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并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创新性研究法设计出民族与现代相结合的首饰作品。艺术的感染力是潜移默化涉及灵魂,透过创新设计的首饰艺术品,我们能够领略帕米尔高原自然物象深入观察和思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民族服饰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是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的途径,也是解读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1) 塔吉克族 

  塔吉克刺绣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是世代传承至今、融合本民族特征和现代气息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游牧民族严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对美的追求却从没停止过。塔吉克饰品大致可分为帽饰、 耳饰、 项饰、胸饰、腕饰等。因为是纯手工加工,每个独具个性的工匠用白银制作的产品都有其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产品的个性特征。当你走进他们的毡房,目光立刻被繁花似锦光彩耀人琳琅满目的精美工艺品如草隔帘、壁挂毯、被褥、枕头等所吸引这些工艺品都展现了手工艺的精美。

  (2) 柯尔克孜族 

  聚居在我国新疆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柯尔克孜族常年生活在高山草甸之间,山峰、水波、花草,动物都成了创作的素材,制作方法为刺绣,缝纳,补贴,编织,雕刻等工艺图案艺术主要用于毡房、毡毯、挂饰、刺绣、编织、车饰、鞍马、饰品、服装、建筑和生活用具等。柯尔克孜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玛纳斯》入选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柯尔克孜族约隆、柯尔克孜族库姆孜艺术、柯尔克孜族刺绣艺术、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都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杂酿造技艺、白毡帽制作技艺、 奥尔朵等众多项目则入选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保护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的新作品,同时也是中国文联“2022携手筑梦”项目的《帕米尔之赐》系列作品里,我与新疆少数民族手艺人、非遗传承人一起合作,他们的创造力就像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一颗颗珍珠,折射出新疆少数民族的艺术情趣和创作才华,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对非遗保护的迫切性。

  (1)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经普及到偏远边疆,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挑战。用科学的方法及时搜集、整理和抢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工艺需要通过抢救性、恢复性、生产性、记录性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性保护。

  (2) 从古,女性是传统手工艺坚守以传承的重要力量。守旧和创新,和谐共存的,让传统之美源远流长。

  (3) 非遗手工技艺是日常生活的造物活动,是人类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材料、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努力实践、探索用现代设计手段设计出符合现代生活的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新观念、新技术、新媒介,能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环境肖像创作的拓展延续

  女性艺术家通过作品延续自己的生命长度和广度。任何一位艺术家都会有一个创作的原点,我的创作原点和情感源头是新疆帕米尔高原,从原点出发你可以到达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和领域,但最终你的心还是会回到这个原点。

  《帕米尔之赐》是我2022年的新作品,通过摄影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饰艺术作品相结合,以女性人文视角鼓励人们反思当今社会的流行文化与消费主义,向人们展示生活帕米尔高原生活方式及古老的美学风格,通过摄影记录历史即将逝去的角落与细节。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人类精神财富的梳理,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多元的丰富而深厚的各民族文化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审美的愉悦,还给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认同,让观众重新领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谱系,从而把握我们民族内在的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并促使人们思考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女性之美 

  说到女性之美大家会想到谁呢?是德国新博物馆展馆之宝古埃及第一美人王后娜夫蒂蒂(Nefertiti,公元前1370-1330),达芬奇画笔下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神秘的敦煌壁画里舞姿婀娜的飞天仙女呢?

  女性到底有多美,女性的美是立体的,外貌、衣着、灵魂、思想。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真实、坚韧与勇敢的自我突破以及女性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能力都让她们更具有魅力。希望女性艺术家们不负此生,透过喧嚣的浮尘,以敏感,婉约,柔情,浪漫的细腻情感,通过源源不断的艺术作品锻造灵魂,抵达更广阔的世界。 

李馨曌,环境肖像系列摄影作品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台湾地区、英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地展览被多国的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向世界展示中国多民族的优秀人文历史文化。2013年摘得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艺术类金奖,2015至2017年度三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支持。2020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2022中国文联携手筑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