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斌:《哥德巴赫猜想》,带你走进科学家是全民偶像的时代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

   编者按:
  为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助推文艺领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中国文艺网联合喜马拉雅,隆重推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系列网络音频节目第二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于2019年推出第一季,受到广大网友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今年国庆中秋之际,让我们再次相聚“追经典”,通过文艺大家名家、网红大咖、业界专家的推介,继续领略经典文艺作品的永恒魅力。本期推出的是《丛斌:〈哥德巴赫猜想〉,带你走进科学家是全民偶像的时代》
本期推出
 
  丛斌:
  《哥德巴赫猜想》,带你走进科学家是全民偶像的时代
  大家好,这里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很高兴能作为中国文联的特邀嘉宾,给网友们推荐一部科学和艺术结合的经典之作。
  先介绍一下我的专业,我的专业是法医学和基础医学。什么是法医学呢?法医学是研究和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害、死亡和身份鉴识等问题,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线索,为法院审判提供证据的一门医学学科。大家可能都看过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剧情里面描写的宋慈,他主要的破案工作就是法医的尸检和验伤,他也是世界法医学的鼻祖,生活在南宋时期;再有就是前两年比较网红的网剧《法医秦明》,讲的也是法医在破获刑事案件中的故事,当时赢得了不少青年朋友的青睐。所以说,用文艺作品来讲述科学故事或科学家的故事会给人以生动深刻的启迪和记忆。
  上个世纪80年代,同样也有这么一篇文学作品,描写的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这篇作品鼓舞了我们那个时代的许多人,其中就包括我自己——当时,我就是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想把自己修炼成一名“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科学家。这篇作品就是当代大文学家徐迟先生所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不仅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风过的精品力作”,它讲的陈景润的故事也让科学家成为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求的神圣职业”。
  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猜想:任何一个大于2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从此这便成了一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关注。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的成立。什么是"1+2"呢?它表述的就是"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那么,陈景润是怎样完成这个证明的呢?
  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徐迟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陈景润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尤其还突出了他在恶劣的身体条件与严酷的外部环境下,不舍昼夜地在六平方米,而且还没有桌椅板凳的锅炉房里孜孜不倦,刻苦专研攀登科学高峰,最终推动了著名的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搞得他发呆了。有一次,自己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统统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有时已人事不知了,却还记挂着数字和符号。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

陈景润
  这部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头条,并于2月17日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哥德巴赫猜想》的问世,立即引起了极其热烈的反响!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播报。包括党政军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国各界读者,喜欢文学的和不太关心文学的,都找来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有的人甚至能够背诵下来。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陈景润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天天都有大量读者来信飞往中科院数学所;由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宣传扩大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影响。随后,以陈景润为题材的连环画层出不穷,《中国摄影》和《人民画报》也都刊登了陈景润的肖像。一夜间,陈景润成了明星科学家,唤醒了一代年轻人。
  我是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的医科大学,陈景润的故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科学精神,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记得北大历史系欧阳哲生教授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回忆说:“陈景润不仅成为鼓励我学习的一个偶像式人物,而且他的生活观念或者说生活方式,长久地影响着我,影响着我们这一代的许多人。”欧阳教授说的的确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亲身感受。
  聊到这儿,有朋友肯定会问,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一名科学家,一篇不到两万字的报告文学,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时代影响,陈景润为什么会成为当时的全民偶像?
  这确实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其实,当时以科学家为原型的报告文学可不少,其中有很多作品的主人公是比陈景润资历更深的老科学家,比如李四光、华罗庚、苏步青等等,他们的故事同样感人肺腑。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以陈景润为主人公的《哥德巴赫猜想》引发了现象级的反响呢?

陈景润
  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我觉得原因有两个。第一,可能是时代的力量。徐迟先生笔下的陈景润站在了时代潮头,为时代提供了新的英雄形象。我们知道,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劳动价值并没有被充分认可。直到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更加坚定了那个时代的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奋斗目标。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在科学大会之前发表的,所以说这篇报告文学也是向这次大会致敬的献礼之作,陈景润也在这次会议上作了发言。后来,人们借用会议报告题目《科学的春天》来命名这段历史时期。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科学家形象便走入了人民心中的英雄群像。
  而伴随着高考的恢复,人们积攒了十年的求知欲如火山般爆发,“知识改变命运”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徐迟笔下的陈景润专注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几乎纯粹为数学而生,这样一个形象强烈契合了当时全民的求知热情,成为一代人心中的楷模。
  第二个原因是艺术的力量。其实写好一个科学家特别是一个数学家是挺难的事儿。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对于普通人还是一个很抽象很高深的东西;做数学研究,很多时候就是坐在那儿,吭哧吭哧地对着草稿演算,有什么可写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徐迟是如何把距离普通人生活很远的科学家与科学研究转化为艺术表达的?
徐迟
  其中有这样一段诗意的语言:
  何等动人的篇页!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
  大家能猜到这几句描写的是什么吗?描写的是陈景润笔下的数学公式!读者虽然看不懂那些数学公式,但却通过徐迟先生的一连串比喻,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与人类理性能力的伟大。
  陈景润作为陶醉在数学世界里的人,把人类的理性能力发挥到极致,在超凡脱俗的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的学习榜样。好吧,让我们再来重温徐迟先生的一段描写:
  且让我们这样悄悄窥视一下彼岸彼土。那里似有美丽多姿的白鹤在飞翔舞蹈。你看那玉羽雪白,雪白得不沾一点尘土;而鹤顶鲜红,而且鹤眼也是鲜红的,那是熬夜熬的。它踟蹰徘徊,一飞千里。还有乐园鸟飞翔,还有鸾凤和鸣,姣妙、娟丽、变态无穷。在深邃的数学领域里,既散魂又荡目,迷不知其所之。
  画面里这只飞翔舞蹈的白鹤,指的正是陈景润。读者们虽然不能亲身体验他的生活,但通过这段描写,仿佛真的走进了深邃神圣的数学领域,在这里面感受到数学家那种纯粹、专注、自由、艰辛却又幸福的精神生活。对当时的读者来说,这不正是理想的人格类型与生活方式吗?
  除了用“白鹤舞蹈”来比拟数学研究的美妙,徐迟先生还借用“登山”的过程来描写数学研究的艰辛。1975年中国国家登山队第二次成功登顶珠峰。当时徐迟先生阅读了记录这次登项过程的报告文学作品后,认为陈景润的研究过程跟登山过程简直一模一样,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描写:
  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前进,继续攀登。战胜了第一级台阶的难以登上的峻峭;出现在难上加难的第二台阶绝壁之前。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一张又一张运算的稿纸,象漫天大雪似的飞舞,铺满了大地。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为膝下群山,雪莲万千。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1+2)的台阶。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对数学公式的一连串绝美比喻,还是用白鹤舞蹈和攀登险峰来为研究过程赋予画面感,徐迟用作家的深厚功力,把距离普通人生活很远的科学家与科学研究写得极具形象化、情感化和审美化,亲切而动人。他用文字完成了科学和艺术的融通,完成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共振。他的这些描写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是具有强烈冲击力和新鲜感的,不少人多年后还能够背诵其中的某些段落。就这样,在文学家徐迟和科学家陈景润的合力下,《哥德巴赫猜想》得以击中人心,震撼灵魂,催人奋进,在一个时代大幕开启的文艺号角声中,加入了一段重要的音符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驱动的时代里,重视科技与发展科技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重温《哥德巴赫猜想》,也是为了找回当年那份追求科学的滚烫的“初心”。在这些饱含情感的文字中,再次焕发与“擦亮”那种笃定执着、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潜心孕育创造未来世界的信心、智慧与行动。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感谢各位的聆听!
下期预告

丛斌:《哥德巴赫猜想》,带你走进科学家是全民偶像的时代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

   编者按:
  为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助推文艺领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中国文艺网联合喜马拉雅,隆重推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系列网络音频节目第二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于2019年推出第一季,受到广大网友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今年国庆中秋之际,让我们再次相聚“追经典”,通过文艺大家名家、网红大咖、业界专家的推介,继续领略经典文艺作品的永恒魅力。本期推出的是《丛斌:〈哥德巴赫猜想〉,带你走进科学家是全民偶像的时代》
本期推出
 
  丛斌:
  《哥德巴赫猜想》,带你走进科学家是全民偶像的时代
  大家好,这里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很高兴能作为中国文联的特邀嘉宾,给网友们推荐一部科学和艺术结合的经典之作。
  先介绍一下我的专业,我的专业是法医学和基础医学。什么是法医学呢?法医学是研究和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害、死亡和身份鉴识等问题,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线索,为法院审判提供证据的一门医学学科。大家可能都看过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剧情里面描写的宋慈,他主要的破案工作就是法医的尸检和验伤,他也是世界法医学的鼻祖,生活在南宋时期;再有就是前两年比较网红的网剧《法医秦明》,讲的也是法医在破获刑事案件中的故事,当时赢得了不少青年朋友的青睐。所以说,用文艺作品来讲述科学故事或科学家的故事会给人以生动深刻的启迪和记忆。
  上个世纪80年代,同样也有这么一篇文学作品,描写的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这篇作品鼓舞了我们那个时代的许多人,其中就包括我自己——当时,我就是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想把自己修炼成一名“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科学家。这篇作品就是当代大文学家徐迟先生所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不仅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风过的精品力作”,它讲的陈景润的故事也让科学家成为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求的神圣职业”。
  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猜想:任何一个大于2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从此这便成了一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关注。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的成立。什么是"1+2"呢?它表述的就是"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那么,陈景润是怎样完成这个证明的呢?
  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徐迟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陈景润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尤其还突出了他在恶劣的身体条件与严酷的外部环境下,不舍昼夜地在六平方米,而且还没有桌椅板凳的锅炉房里孜孜不倦,刻苦专研攀登科学高峰,最终推动了著名的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搞得他发呆了。有一次,自己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统统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有时已人事不知了,却还记挂着数字和符号。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

陈景润
  这部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头条,并于2月17日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哥德巴赫猜想》的问世,立即引起了极其热烈的反响!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播报。包括党政军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国各界读者,喜欢文学的和不太关心文学的,都找来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有的人甚至能够背诵下来。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陈景润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天天都有大量读者来信飞往中科院数学所;由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宣传扩大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影响。随后,以陈景润为题材的连环画层出不穷,《中国摄影》和《人民画报》也都刊登了陈景润的肖像。一夜间,陈景润成了明星科学家,唤醒了一代年轻人。
  我是恢复高考第一年考上的医科大学,陈景润的故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科学精神,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记得北大历史系欧阳哲生教授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回忆说:“陈景润不仅成为鼓励我学习的一个偶像式人物,而且他的生活观念或者说生活方式,长久地影响着我,影响着我们这一代的许多人。”欧阳教授说的的确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亲身感受。
  聊到这儿,有朋友肯定会问,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一名科学家,一篇不到两万字的报告文学,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时代影响,陈景润为什么会成为当时的全民偶像?
  这确实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其实,当时以科学家为原型的报告文学可不少,其中有很多作品的主人公是比陈景润资历更深的老科学家,比如李四光、华罗庚、苏步青等等,他们的故事同样感人肺腑。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以陈景润为主人公的《哥德巴赫猜想》引发了现象级的反响呢?

陈景润
  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我觉得原因有两个。第一,可能是时代的力量。徐迟先生笔下的陈景润站在了时代潮头,为时代提供了新的英雄形象。我们知道,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劳动价值并没有被充分认可。直到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更加坚定了那个时代的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奋斗目标。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在科学大会之前发表的,所以说这篇报告文学也是向这次大会致敬的献礼之作,陈景润也在这次会议上作了发言。后来,人们借用会议报告题目《科学的春天》来命名这段历史时期。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科学家形象便走入了人民心中的英雄群像。
  而伴随着高考的恢复,人们积攒了十年的求知欲如火山般爆发,“知识改变命运”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徐迟笔下的陈景润专注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几乎纯粹为数学而生,这样一个形象强烈契合了当时全民的求知热情,成为一代人心中的楷模。
  第二个原因是艺术的力量。其实写好一个科学家特别是一个数学家是挺难的事儿。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对于普通人还是一个很抽象很高深的东西;做数学研究,很多时候就是坐在那儿,吭哧吭哧地对着草稿演算,有什么可写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徐迟是如何把距离普通人生活很远的科学家与科学研究转化为艺术表达的?
徐迟
  其中有这样一段诗意的语言:
  何等动人的篇页!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
  大家能猜到这几句描写的是什么吗?描写的是陈景润笔下的数学公式!读者虽然看不懂那些数学公式,但却通过徐迟先生的一连串比喻,感受到数学的美感与人类理性能力的伟大。
  陈景润作为陶醉在数学世界里的人,把人类的理性能力发挥到极致,在超凡脱俗的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的学习榜样。好吧,让我们再来重温徐迟先生的一段描写:
  且让我们这样悄悄窥视一下彼岸彼土。那里似有美丽多姿的白鹤在飞翔舞蹈。你看那玉羽雪白,雪白得不沾一点尘土;而鹤顶鲜红,而且鹤眼也是鲜红的,那是熬夜熬的。它踟蹰徘徊,一飞千里。还有乐园鸟飞翔,还有鸾凤和鸣,姣妙、娟丽、变态无穷。在深邃的数学领域里,既散魂又荡目,迷不知其所之。
  画面里这只飞翔舞蹈的白鹤,指的正是陈景润。读者们虽然不能亲身体验他的生活,但通过这段描写,仿佛真的走进了深邃神圣的数学领域,在这里面感受到数学家那种纯粹、专注、自由、艰辛却又幸福的精神生活。对当时的读者来说,这不正是理想的人格类型与生活方式吗?
  除了用“白鹤舞蹈”来比拟数学研究的美妙,徐迟先生还借用“登山”的过程来描写数学研究的艰辛。1975年中国国家登山队第二次成功登顶珠峰。当时徐迟先生阅读了记录这次登项过程的报告文学作品后,认为陈景润的研究过程跟登山过程简直一模一样,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描写:
  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前进,继续攀登。战胜了第一级台阶的难以登上的峻峭;出现在难上加难的第二台阶绝壁之前。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他只管攀登,在无限风光之间。一张又一张运算的稿纸,象漫天大雪似的飞舞,铺满了大地。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为膝下群山,雪莲万千。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1+2)的台阶。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对数学公式的一连串绝美比喻,还是用白鹤舞蹈和攀登险峰来为研究过程赋予画面感,徐迟用作家的深厚功力,把距离普通人生活很远的科学家与科学研究写得极具形象化、情感化和审美化,亲切而动人。他用文字完成了科学和艺术的融通,完成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共振。他的这些描写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是具有强烈冲击力和新鲜感的,不少人多年后还能够背诵其中的某些段落。就这样,在文学家徐迟和科学家陈景润的合力下,《哥德巴赫猜想》得以击中人心,震撼灵魂,催人奋进,在一个时代大幕开启的文艺号角声中,加入了一段重要的音符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驱动的时代里,重视科技与发展科技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重温《哥德巴赫猜想》,也是为了找回当年那份追求科学的滚烫的“初心”。在这些饱含情感的文字中,再次焕发与“擦亮”那种笃定执着、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潜心孕育创造未来世界的信心、智慧与行动。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感谢各位的聆听!
下期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