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助推文艺领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中国文艺网联合喜马拉雅,隆重推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系列网络音频节目第二季。《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于2019年推出第一季,受到广大网友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今年国庆中秋之际,让我们再次相聚“追经典”,通过文艺大家名家、网红大咖、业界专家的推介,继续领略经典文艺作品的永恒魅力。本期推出的是《王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本期推出
王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件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大家好,这里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我是王菊。
没错,我就是那个在很多人看来,可能皮肤不够白皙、身材不够纤细的姑娘王菊。
很高兴,今天中国文联邀请我来给大家推荐一部文艺经典,那就是作家铁凝1983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为什么我要推荐这部小说呢?很简单,因为我喜欢啊!——这部小说中,有一位和我自己有点像的姑娘。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说小说。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讲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中生活,主人公安然是一名16岁的高中女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一位酷酷的小姐姐。她爱吹口哨,穿夹克衫,放鞭炮,当然啦,也喜欢穿一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小说一问世,就被多家报刊转载,引发了广泛讨论,年仅26岁的铁凝收到数百封热情洋溢的读者来信。在她的“原著粉”里,就有导演陆小雅。
1985年,陆小雅根据小说改编并拍摄了电影《红衣少女》。安然身上的红衬衫被更多人熟知,简直成了80年代新青年们的标配。铁凝回忆说:“《红衣少女》公映后,我在街上常看到有人穿起安然式的红衬衫,有人甚至干脆把它叫作‘安然服’。”
或许,你会很好奇,一件红衬衫,为什么让铁凝写出一部小说,更让年轻人惦记了一个时代?有朋友肯定会说,当然是因为漂亮,女孩子都爱美嘛!确实,上世纪70年代服装的色彩几乎只有蓝和黑,到了80年代,颜料盒仿佛一下子被打翻了,浓烈、闪亮、相互碰撞的色彩成为80年代的特有标志。
比如,在1980年上映的经典电影《庐山恋》里,女主角张瑜的泡泡袖短衬衫、高腰喇叭裤、杏色高跟鞋、灰色贝雷帽,全都是年轻女孩儿模仿的对象。在小说中,安然作为一名普通高中女生,也穿起一件款式独特的红衬衫,这个在今天看来,简直太正常了,但在那个时候,这可属于一种足以惹人指指点点的突破!
而且啊,那可不仅是在穿衣时尚方面的表层突破!
怎么说呢?安然喜欢这件红衬衫,却被班主任和同学们认为她“爱表现”“不合群”。班主任甚至认为这抹“红色”是需要“防患于未燃”的危险火种,是孩子变“坏”的某种迹象。
在评选“三好学生”的班会上,安然坚持不脱下这件衣服。如果说一开始安然只是出于单纯爱美,喜欢这件红衬衫,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件红衬衫与安然的生活、与安然对自己内心标准的坚持和坚守就逐渐融为一体了。
说到底,安然的红衬衫此时成了她坚持自我的武器,是她试图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她心中的“好”, 并不是迎合别人目光的“好”,更不是按照外在“人设”表演的“好”。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独立、真诚和追求。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安然,有些“刺儿头”,却又表里如一,纯真不改。她敢于在课堂上当众纠正老师的错误,也会唱《假正经》来讽刺同学的虚伪,甚至直言不讳地“撕破脸”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说到这里,我来读一段安然的小作文,让我们感受一下她的性格:
一些同学谈起我们的班长时,总说她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从不和人吵架、红脸。仿佛已经具备了做人的美德。我不这样认为。原来班长把同学们那些小小的缺点都捅到老师那里去了,甚至连谁上课讲话、谁在走廊吹口哨、谁叫了女生的外号她都不放过。但是,遇到关键问题却缺乏起码的勇气和正义感。一次,全班在校外操场打排球,王红卫勾来外校男生打了刘冬虎。事后刘冬虎把经过告诉老师,老师去问班长。班长当时明明在场,却一口咬定她根本没看见。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王红卫站在她眼前,就因为怕报复。一个班干部连这点起码的诚实和正义感都不具备,我对这样的干部很不以为然。
我以为,青年很重要的两种品质是正义感和诚实。我愿意和诚实的同学交朋友,哪怕他们有别的这样那样的缺点……
你听听,安然居然在考试作文中,就这么直接戳破班长“好学生”的假象,安然的性格跃然纸上。被这位耿直girl diss的班长,就是小说塑造的另一个人物祝文娟。
祝文娟是班长兼学霸,成绩优异,行为乖巧,是每次评优评奖的置顶人选。但安然不认可她。她作文里写的那位“诚实的同学”,是另一位叫米晓玲的女孩。
安然认为米晓玲确实有缺点,比如不爱学习,只对八卦和打扮感兴趣。但她讲信用、爱打抱不平,对人能够掏心掏肺。米晓玲后来辍学去当售货员,包括祝文娟在内的所有同学都对此无动于衷,只有安然一个人去教室送别她。
在电影《红衣少女》中,二人没有言语,安然默默陪伴着哭泣的、不舍的米晓玲,眼中充满了理解和疼惜。这是电影中的高光时刻,还有什么比两个花季少女之间的惺惺相惜更美好的呢?
有时候我也奇怪,自己为什么会为讲述我妈那一代青春的这个故事感动,或许每代人的青春都有其“张扬”个性的标志。在我妈那个时代是一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今天或许有更多、更勇敢的表达,但在这些不同标志的背后,始终贯穿着一种生命活力,它出现在我们精力最旺盛的年龄,诱惑我们打破常规、突破惯例、与这个世界中我们不认同的那部分“正面刚”到底;它鼓励我们面对自己,直视内心,努力把自己活成自己。
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安然、祝文娟和米晓玲,你最认同的是那种女孩?
或许,在看小说和电影时,大多数人会更认同安然。独立、真诚、坚持自我,这样的女孩怎不可爱?可在现实中,说实话,当无论是否愿意,我们有一天必须成长,面对各种利益权衡和社会规则时,我们还能自始至终、彻头彻尾地只顾及内心的那个自我吗?
铁凝在小说里写道:
“人要是真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啊。”
这是小说人物的感慨,恐怕也戳中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痛点。
其实在任何时候,个人的自我坚持与社会环境之间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个人的发展需要我们融入社会,但很多时候又正是个人对理想的坚守、对梦想的坚持汇聚在一起,推动着社会一点一滴地向前发展。
那么,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困扰,应该如何把握自我呢?当现实把这个难题抛给我们,安然就成为了一个参照,她永远用16岁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询问着我们,更召唤着我们、邀请着我们。
或许,《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正像安然注视我们的目光,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女孩,如何做一个好女孩,什么是对的,如何做才是对的。它之所以经典,之所以会让我们心潮澎湃或感动流泪,就在于它那么真诚地去探索,如何才能“安然”地面对自己,去做安然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特别推荐大家去听听电影的插曲《闪光的珍珠》。歌里唱道:
“我们刚踏入人生的旅途,常担忧纯真的心会感到孤独。虽然是路途,路途遥遥,却总会有朋友,有朋友和我会晤。”
希望安然就是这样一位朋友,希望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遇上安然这样的朋友。
再想想,安然其实又一直在我们心里,她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安然,一袭红衣,闪闪发光,她嫣然一笑,提醒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件“没有钮扣的红衬衫”。